服务类节目需要“专家型”主持人
2018-04-26孙博李丹
孙博 李丹
【摘 要】融媒体时代广播的服务性受到了新兴媒体挑战。受众与广播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要求提升广播节目的服务质量来增强听众的“黏度”。相应地,对服务类节目主持人的要求也从“杂家”升级到“专家”。广播电台和主持人要从多个方面来培养与修炼,来完成向“专家”的转型。
【关键词】服务类节目 主持人 杂家与专家 黏度
服务类节目在传统广播节目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尤其是相对于报纸和电视,广播由于直播所决定的即时性、便利性,其服务类节目历来为受众喜闻乐见,是传统广播电台的“看家本事”。然而,在融媒体时代,广播的服务性受到了互联网、新媒体的挑战。于是,提升服务的专业性,被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上。广播节目更需要提升信息附加值及拓展传播能力,方能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中立于不败。因此,培养与锻造服务类广播节目专家型主持人,就变得更加刻不容缓。
一、互联网时代受众与广播关系的变化
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受众获取信息服务的渠道是相对单一的。广播的服务类节目由于快捷性和即时性,成了受众获取信息服务的重要渠道甚至是主要渠道。所以受众对广播服务类节目形成了依赖性。受众的“黏度”是考察广播服务类节目质量的重要参数,也是其体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重要渠道。节目的播出整体上看是单向的,受众多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交互性不强。由于受众信息需求的种类繁多,五花八门,彼时对广播服务类节目主持人的要求更多的是“杂家”,唯此方能应付播出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保证节目的质量。
互联网的到来改变了一切。首先是互联网信息的海量使得广播不再是受众获取信息服务的主要渠道。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门槛也越来越低。他们可以随意在百度等手段中找到广播服务替代品。其次是受众对广播节目收听状态,由单向接收转为互动性的参与。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背景下,听众不仅可以在广播节目中参与,而且可以在广播之外参与,使广播的生存环境由“一枝独秀”成为“众声喧哗”。再次,广播的存在形态以及对其价值的判断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广播不仅存在于收音机,同时也广泛地存在于网页、手机APP等各种互联网终端上。时空限制的突破意味着广播节目主持人原有的竞争格局也被打破,他们对听众注意力的争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原有的“杂家”式的知识结构已不能满足广播生存空间的巨大变化。
二、提升广播节目的服务质量来增强听众的“黏度”
面对着互联网、融媒体时代广播的生存环境,“质量为王”仍然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只有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才能抓住听众,增强其与广播节目的“黏度”。突破对听众需求的“一时一事”式满足,而是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地了解其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是一条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
比如每天早高峰时段,上班族在出门前关心天气,在出行路上关心路况,随时关注本地的热点新闻。这就要求在节目编排上,以时间为内容线索,多提供气象信息及各条道路的交通情况。这样自然就会得取开车受众的欢迎,也会具有同时段媒体竞争的优势。
在专业的服务类节目中,以抚顺交通广播为例:有提供专业即时出行信息的《畅通早高峰》《畅通晚高峰》;有专业的房产节目《帮你买房》。房产类节目除了播出房源信息,主持人还与房产开发商、物业、房产中介共同分析介绍房产交易买卖过程中的专业知识。汽车服务类节目邀请专业的汽车工程师解析车辆维修、维权等问题。同时开展线下活动,如看房团、观影团、检车团和车友俱乐部、车技大赛等,围绕不同需求的受众,专业的服务才能使广播节目具有吸引力,从而增强听众的“黏度”。
三、从“杂家”到“专家”,主持人与广播的自我提升
如果“杂家”是传统广播时代服务类节目主持人的看家本事的话,那么“专家”就是其互联网时代的必备素质。从杂家“升级”到专家,是广播与主持人适应融媒体时代变化的必由之路。“专家型”节目主持人提供给受众的知识信息有着鲜明的可信度,能够吸引受众对节目的关注,也能够培养受众对节目的忠诚度,形成固定的收听群体。例如,抚顺交通广播的早间直播节目《畅通早高峰》以提供出行服务为主,主持人能够随时看到市交警指挥中心的大屏幕,第一时间播出路况信息,路面上的突发、应急情况,导播及时和交警取得联系;听众在道路出行方面的疑问、意见建议,记者立刻采访相关部门作以解答,使一档每天90分钟的直播节目具有专业性、权威性。节目中有急救病人家属打来电话,主持人与附近交警联系为急救车辆开辟绿色通道;听众提出的和出行相关的法律法规或检车换证等问题,主持人线下采访专家,在节目中及时解答……听众、主持人、职能部门的互动使节目在服务中彰显专业。
四、专家型主持人的培养与修炼之路
作为服务类专题节目的专家型主持人,就是将所从事宣传报道行业的专业知识与自身播音主持业务有机结合,成为这一行业令公众信服的评述者和“新闻发言人”。专家型主持人,首先必须具备基本的业务基础和综合素质,同时又要成为他所从事宣传报道领域的“专家”。在拥有深厚的播音主持造诣、新闻采编专业知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同时,还要拥有很多服务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
根据受众需求,可以开办有专业性的服务类节目,如:财经、音乐、旅游、法律等,吸引相关的受众群体。专家型主持人的培养与提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广播电台必须认识到在现今环境下培养专家型主持人的重要意义和迫切性,将专家型主持人培养列入规划,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针对特定目标培养。尤其在当前广播面临不景气的背景下,切不可急功近利,只顾眼前,忽视了人才的长期积累与储备。
2.主持人在相关专业系统地学习、培训,先期可以从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做客节目、答疑解惑、介绍推介入手。在做节目的同时,主持人与这些领域的专家学者建立联系,有意识地从他们身上获取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能力。向专业的人学习,可以确保其专业化的道路从一开始就保持正确的方向而不至跑偏。
3.主持人要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在具体的工作中不断积累和提升业务能力,系统地学习类型化平台所需的专业知识,由“杂”向“专”转变。“杂”强调的是多向性,顾及的是“面”,而“专”强调的是深入性,顾及的是“点”。一个主持人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穷尽各行各业的知识,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地为自己制定发展方向与目标。
4.没有明确定位的广播节目主持人不妨利用工作外的时间在某一领域深入研究,甚至重返学校深造,將自己打造成专家型的节目主持人。
总之,在全媒体环境下,广播节目需提升服务属性、广播节目主持人需提升专业素养,同时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才能让广播节目与时俱进、提升服务的专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