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武术训练中运动损伤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2018-04-26赵克昌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踝关节武术部位

赵克昌

(太原学院 山西太原 030032)

武术是中国的传统国粹之一,它伴随着中国历史与文明发展,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雨历程。它作为中华名族炎黄子孙生存的技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华民族历代沉淀维系生存和发展的一项法宝。武术运动主要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动作,遵照攻防进退、刚柔并进、虚实结合等规律组成的徒手和器械相结合的演练,它既是一门自保技术从而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防卫健身,又能使人们的头脑得到应变能力的训练,提升自身的精神文明面貌,引领修习者认识人与自然,是人类物质文明的导向和保障。

近年来,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及防身自保的代表,越来越多高校选择把武术作为体育训练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即能提高学生防身健体又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虽然这项技能被越来越多的人掌握并且水平提高的也很明显,但在武术训练期间由于种种原因,发生武术运动损伤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所谓的武术运动损伤是指在武术运动过程或训练过程中由于不当的动作和各种内外部因素发生的身体损伤。在武术运动过程中,身体受到损伤在所难免,但是有很多损伤是可以避免的。同时运动损伤的发生不仅影响着这项技能的提升与训练,阻碍了学生们参加各项训练及比赛,而且降低了高校学生在学习武术过程中的积极性[1],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发扬光大。究其根源,出现这种运动损伤的原因以及怎么样做好防护,避免出现此类状况的发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文章通过对太原学院大一的武术训练生,在进行武术训练的过程中发生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从调查中运用统计学及走访调查分析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原因给出了相应的策略方法,便于在今后的武术运动训练中能尽可能的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更快更好的提高武术动作技术水平,提高学生们联练习武术的积极性,从而使中国传统武术得到传播并发扬光大。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太原学院大一50名武术训练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其中男35人,女15人,平均年龄21岁;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共计50份,回收有效率100%。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阅读体育学和武术训练运动学,利用互联网搜索有关武术训练中发生损伤的原因及补救措施等资料。

(2)问卷调查法。此次问卷调查包括三个方面,即从事武术训练年限,在武术训练过程中易发生损伤的部位以及是否曾经有过带伤训练。

1.3 统计分析

采用Excel软件对调查所得有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高校生基本情况

受调查者训练年限基本情况详见表1。

表1 受调查者训练年限情况

由表1可知,该校武术学生的训练年限50名被调查者中在一年及以下的高达23人,占全部的武术训练生的46%,而参加武术训练的年限在5年及以上的仅有4人,占总人数的8%。调查中初学者占据的比例较大,因而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几率相对比较高。初学者武术动作技能没有完全掌握,处在初学阶段技术动作不规范,在运动中动作变形腰部脚踝等容易引发损伤。武术训练前的准备活动不仅能能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性,还能增强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来保证武术运动的效果并有效的预防武术运动损伤的发生[1]。初学者往往由于急于求成而忽视了这一点,没有充分的做好训练前的准备工作,导致运动中负担较重踝关节、膝部、腿部、腰部等力量和伸展性不够而发生损伤。初学者由于心理和身体素质还处在相对较弱的阶段,训练中极易精力不集中,保护和防护动作不规范从而导致运动损伤[2]。

2.2 武术训练过程中易发生损伤的部位调查

武术训练过程中易发生损伤的部位情况详见表2。

表2 训练中易伤部位情况

由表2可知,被调查的50位高校生中,腰部发生运动损伤的人数为20人,占总人数的40%;膝盖部位受损伤为8人,占武术训练总人数16%;而踝关节受损伤的有12人,占武术运动总人数的24%。可见腰部、膝盖、踝关节是武术运动过程中极易发生损伤的部位。因为武术运动讲究的是“以腰为轴”长期大运动量的训练,会使训练者的腰部受力过重而损伤。在武术运动训练的同时,膝关节是经常处于弯曲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要使膝关节达到稳定就要依靠髌骨和肱四头肌的支撑。髌骨的张腱膜和髌韧带所承受的牵拉张力及髌骨相应关节面所承受的挤压力都很大。因此,膝关节在弯曲的状态使所承受的负荷要比身体直立时要大,容易引起身体的疲劳感。如果在武术运动中,武术动作姿势不得当,下肢肌肉力量不足,此时肌肉的韧带松弛或是武术动作中的步法互换不准确等,都是会引发膝关节的损伤,从而使各种类型的膝盖部位受到损伤的发生,慢性损伤典型的是髌骨劳损、关节炎等。而腾空跳跃之后的跌叉、马步会使大腿肌肉快速拉伸,如果动作不规范极易会使肌肉产生快速拉伸滑动而拉伤[1]。调查显示,除腰部和膝关节部位以外,踝关节也是很容易引发运动损伤的部位。踝关节是身体很重要但是构造却很复杂的关节之一,由胫骨下关节面、胫腓骨内外踝关节面与距骨滑车关节面构成,两侧有韧带加固,外侧的韧带均比较薄弱。由于踝关节的构造是外踝低,内踝高,韧带也是内强外弱,所以此时的踝关节稳定性不好,易于发生损伤,因此武术运动中要避免这几个部位的损伤[2]。

2.3 是否有过带伤训练的调查

经统计可知,受调查者中带伤训练人数高达35人,占总人数的70%,不难看出带伤训练是目前武术运动训练中较为普遍的问题。运动员已经出现了运动损伤,但是这部分武术训练者并没有暂停武术运动的练习,等伤势完全康复以后再进行训练,长此以往身体机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经过反复治疗、武术运动训练,反反复复,导致新伤旧伤痛上加痛最终形成慢性的运动损伤,因为武术动作具有对抗性、协调性、准确性、节奏型和复杂性等特点,而人体在受伤后产生不良反应,如肌肉协调性降低,关节活动范围受阻,使得身体机能下降更易发生损伤。另一部分学生急于求成好胜心强,没能对带伤训练的隐患做出正确的认识,所以带伤训练也是造成武术训练者运动损伤的又一直接原因。

2.4 是否有伤病预防及心理素质讲座

经调查得知,60%的人认为伤病预防及心理素质讲座应该经常举行,24%的人认为可以适当举行,16%的人认为没有必要。由此可知,很多在校的武术训练生并没有经常参加预防伤病方面的知识讲座,这样很不利于武术训练的开展。因为如果没能定期安排合理的讲座和心理层面的辅导,使武术训练者不懂得做好准备工作的意义,也不懂得运动过程中容易出现损伤部位的处理办法,导致在武术运动过程中发生临时性的紧急危险不懂得怎样保护自己。同时做一些自我保护的动作练习,久而久之,武术训练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差,在激烈的武术动作中不能保护自己,遇到紧急情况不会处理,心理素质差也就必然了。

2.5 武术运动损伤季节率

武术运动损伤季节发生情况详见表3。

表3 武术运动损伤季节调查表

由表3可知,春季发生武术运动的损伤为11人,比例为22%;夏季进行武术运动而受伤的人数为5人,损伤比例为1%;秋季发生武术运动的损伤人数为8人,比例为16%;这3个季节里发生武术运动的运动损伤几率比较低。而冬季发生运动损伤的比例为52%,受伤次数26人,说明冬季是武术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频率最高的。由于冬季温度很低,武术运动者们的活动范围变小,很多武术动作的进行受到了限制,如果在此时准备活动做的不够充分、热身不充足就很可能造成运动损伤。

研究显示,武术训练损伤多以技术动作不规范,由于武术训练年限短,没有掌握动作要领,训练前准备活动不充分,身体各项器官及大脑的神经系统没能达到兴奋点,身体的各项器官在没有打开的情况下进行基本功的训练,极易引发韧带的拉伤及踝关节的扭伤。另外,通过调查发现武术训练年限短的学生在心理素质上相对较弱,没有做准备活动的观念,主观的认为准备活动没有必要、作用不大,觉得是在浪费体力浪费时间。其实不然,因为准备活动关系到之后训练时的武术动作是否能规范到位能提高身体协调性。另有一部分是带伤训练更容易引起身体损伤加重的现状出现[1]。任何一项武术动作都具有对抗性、竞争性、复杂性、多变性的特点,在受伤时身体机能本身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一些不良反应,旧伤很容易使身体各项器官,如韧带活动能力下降、疼痛难忍、踝关节受到限制。如果在这时继续进行武术运动的训练容易引起身体各项机能超负荷工作,当负荷超过了训练者生理机能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就会引起损伤。而此时在心理上又会出现担忧、情绪不稳定、武术训练者会出现注意力不够集中,这些担忧阻碍了武术运动者的思维,造成脑部信息加工的效率低,从而发生模糊的运动表象,所以就容易出现各类运动损伤。此外季节性产生的运动损伤也不容忽视。

3 武术训练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高校学生在进行武术训练时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学习与锻炼,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

3.1 加强准备活动

做好武术运动之前的准备活动不仅可以促进身体自身的血液循环,使肌肉的韧带弹性加强,调动身体各项器官的稳定和积极性,提升武术运动中的随机应变能力。准备活动的内容和运动量还应该根据学生们的身体情况及气候条件而定,要有针对性。做完一般准备活动之后,应进行与课的内容相关的专门性训练,对运动负荷较大及易损伤的部位比如腰部、膝部、腿部、踝关节部位要特别强调做好准备工作。据有关研究表明,容易引起各种损伤的武术动作可分为10类[2],其中以跳跃包括翻腾动作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占一半以上,其次是压腿、踢腿、腰功等。因此,没有及时有效的做好相关部位的准备活动,会更容易引发运动损伤。

3.2 锻炼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身体各项素质的提高是做好武术运动动作的基础,身体素质得到提高才能更好的减少武术运动带来的身体损伤。武术运动训练者的身体素质主要包括力量性的桩功、柔韧性的腰腿肩臂功、灵活性的跳跃功。加强身体各项机能的训练,提高机体的抗击打能力。此外,加强心理素质的建设,培养武术训练者有安全意识,不定期的进行武术训练过程的安全教育。高校应该建立健全训练场地制度,避免因为手持武术运动器械脱手伤害到他人。在进行武术运动训练时要全身心的投入,集中精力训练,不要急于求成,求胜心切,过度紧张和过度兴奋而引发运动损伤的出现。

3.3 科学合理的安排运动量

避免武术运动损伤的发生还应合理的安排运动量的大小。运动量如果超过正常范围,身体各项机能超过负荷,引起身体局部的疲劳,从而在做武术动作时发生运动损伤,运动量过小,不能达到武术运动动作规范的要求。因此武术运动的运动量安排必须有规律可循,应该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安排合理的运动量,避免 “单打一”的训练方法,注重培养正确的各种翻腾跳跃的动作姿势,增强有关肌群的力量,防止关节韧带扭伤。此外针对教学训练的内容、学生个体情况及气候条件而定。冬季在进行训练时一定要做足充分的准备工作,做完一般性的准备活动后针对运动负荷较大和易损伤的部位要逐步加力不要用力过猛而造成肌肉拉伤。

3.4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易受伤部位的训练

武术动作主要是以踢、打等动作为主,如果在武术训练时自我保护意识差,武术动作不规范不到位,就很容易发生运动损伤。为了避免这样的损伤发生,武术运动训练者平时要加强手、脚、腰、踝关节等容易受伤的部位的素质训练和抗击打能力的训练,从而减少运动损伤,坚决不允许出现带伤训练的情况。

3.5 加强医务监督和自我监督

武术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损伤也需要相应的医务监督作为支撑,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来使损伤降低到最小程度。这就需要学校建立相关完善的医务监督机制,定期的进行武术运动安全防护的检查,及时对武术运动过程中的身体状况进行观察记录。一旦发现有不正常的身体反应时及时报告,以便及时、科学调整武术运动训练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不但能使学生的身体损伤得到有效的预防,还能使损伤得到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沙川华.试析武术套路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的机理及治疗[J].四川体育科学,2010,29(3):25.

[2]张忠新.武术套路运动中常见的损伤与预防[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4,28(2):94.

猜你喜欢

踝关节武术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分析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新型涵道武术擂台机器人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