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心理冲突及高校教育对策研究
2018-04-26曹丽颖
莫 静 曹丽颖
(天津农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天津 300384)
2016年2月4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意见》中提出“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全社会关爱保护儿童的意识普遍增强,儿童成长环境更为改善、安全更有保障,儿童留守现象明显减少”的总体目标[1]。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曾指出:“决不能让留守儿童成为家庭之痛、社会之殇。”[2]这表明了国家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与关爱。而上世纪80年代起,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进,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留守儿童问题就已凸显,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留守儿童长大,部分留守儿童考入大学。本研究将父母双方或一方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家乡,且子女与父母分开居住时间持续长达半年以上的在校大学生定义为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3]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儿童时期所造成的心理影响并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抹去,而其因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使他们心理上有了更大的冲击,所以高校教育工作者更应加强对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关注。
一、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心理冲突
通过对200位在校大学生(其中89位为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10位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个体访谈,发现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因长期未在父母陪伴下生活成长,造成了三方面的心理冲突。
1.与父母关系不亲密同渴望父母关爱间的冲突
(1)与父母关系不亲密
本调查中运用平均多长时间与父母一方联络一次,说明与父母的亲密程度,其中联络方式包括电话、短信、微信、qq等多种通讯方式。在调查统计中,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平均5.7天与父母其中一方交流一次;而没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平均3天与父母其中一方交流一次。很明显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联络父母较少,这也可以说明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与父母的亲密度不及没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个体访谈中,大多数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反应,与父母主动的联系较少,联系原因主要是生活费的需求;遇到困难时,也很少同父母倾诉或者寻求父母的帮助。
经调查研究,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与父母的关系十分淡漠。究其原因,儿童时期与父母生活时间较少,或者其生活成长的重要节点父母未在身边,造成亲子关系的疏远。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父母在外打工,由于时间或经济所限,没有与孩子充分的交流,父母只将子女的需要定义在物质方面,而大大忽视了精神情感的沟通;留守儿童的监管者也只注重儿童的衣食生活,忽略了儿童应与父母建立情感沟通,更有甚者破坏了儿童对父母的信任感、依赖感,甚至产生抱怨心理。
(2)渴望父母的关爱
家庭的关爱是为社会人的一项基本需求。通过设计问卷,用4个维度衡量大学生渴望父母关爱程度。
表1 大学生渴望父母关爱问卷数据
以上数据(见表1)表明,74.1%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非常渴望父母关爱和比较渴望父母关爱,而没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这两个维度只占了46%。尤其比较渴望父母关爱维度,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比没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高出了74.2%。
在调查研究中,67.4%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表示希望与父母多一下沟通,但在交流中又不知道应该交流些什么。50.5%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表示,在生活学习上遇到困难困惑,希望与父母倾诉一下,因知父母在外或留在家中留守的父母一方也十分不易,不想自己的问题再让父母担心,或担心向父母述说后反而会遭到责骂。68.5%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表示在与宿舍同学(为没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接触中,感受到同学与父母的关系十分的融洽,使其更加希望增加与父母的情感交流,但不知应如何做。
在未成年期间,留守儿童缺乏与父母面对面的沟通,无法与父母建立正常的情感交流,在依恋对象中对父母的依恋程度往往较低,无法建立稳定的依恋关系。[4]而传统的思想及生长环境,又造成了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十分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而与父母的关系不亲密让他们不知应如何与父母进行情感交流,得到想要的关爱形式,形成了心理冲突。
2.自卑心理与渴望成就间的冲突
(1)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由于自我认知的偏差而产生的,是因现实自我的评价无法满足理想自我而产生的[5]。通过自卑评定量表测定,有71.9%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其中重度的自卑心理占11.2%,中度的自卑心理占19.1%,轻度的自卑心理占41.6%;而没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存在自卑心理的比例为59.4%。经过数据分析,差异性显著的检验值sig值P<0.05,表明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与没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存在自卑心理差异显著。
从自卑的体现分析,主要来源于家庭状况、学业成绩、外貌身材等方面的不满。在调差研究中,60.1%的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表示不想让其他同学知晓其留守的经历,害怕成为同学眼中不一样的人,有的甚至或说谎欺骗他人以达到隐瞒留守经历的目的。在上大学前,身边比较多的同学同自己一样为留守儿童,但到大学,同学来自各个地方,环境的变化往往会加重其自卑心理。在参与集体活动中,他们顾虑往往比较多,有想法但不敢付之行动,害怕失败、害怕他人异样的眼光;做事被动,不会与人主动相处,更有甚者躲进自己的 “保护壳”中,一旦有人触碰到“保护壳”奋力反抗。
从自卑的原因分析,个人因素方面,个人的期望过高造成的心理落差;家庭因素方面,从小父母不在身边,家庭经济较差,较少得到父母的认可造成了安全感的缺乏,从而造成在与人交往中过低的评价自己;从社会因素上说,他人的眼光、其他同学的优越感,造成其自尊心的伤害,这些都是造成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自卑的原因。
(2)渴望成就
关于成就的调查中,有87.6%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有着较强及强烈的成就欲望,而没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此比例仅为51.3%;其中60.6%的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认为成就是挣大钱、做一番大事业。经过数据分析,差异性显著的检验值sig值P<0.05,表明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与没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存在差异显著。在个体访谈中,有7位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表示希望通过个人的成功解决家庭的经济困难(调查中,有81.2%的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2800元的贫困标准);有5位表示希望通过个人成就得到父母的认可;有5位表示通过成功自己可以扬眉吐气,不会再自卑。从调查访谈中可以看出,大多数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对成就的渴望度较高,对成就的认识较为狭隘,只停留在社会地位或财富积累层面,或将成就目标设定较为高远,无视自我在现实中所取得的“小”成就。
现实中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人生的蜕变与升华;而从小非完整的家庭生活环境,造成了其自卑的心理,社交活动、沟通协调能力等造成了诸多的限制,阻碍他们实现成就。
3.内向的性格与渴望关注间的冲突
(1)性格内向
在性格倾向调查中,有66.2%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性格内向或偏内向,而没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比例为49.4%。经过数据分析,差异性显著的检验值sig值P<0.05,表明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与没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性格内向与否方面存在差异显著。在个体访谈中,有6位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多较为简单,常用“好”、“是”、“有过”等简单的词语进行回应;有5位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表示大多数时候他们都想多说一些,但有时不知道怎么表达,有时不好意思说,这从侧面说明了他们的性格倾向内向。访谈中,有一位同学表示,其6岁时,父亲外出打工,母亲在家监护三个孩子,照顾爷爷奶奶,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遇到烦恼也不会同母亲倾诉,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也越来越内向。造成性格内向的原因有很多,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缺乏与家庭的沟通交流,缺乏父母的关爱是造成他们性格内向的主要原因之一。
(2)渴望关注
人的社会性注定了人对关注的需求。通过问卷设计,用4个维度衡量在校大学生的渴望关注程度。
图1 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与没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渴望关注数据对比表
以上数据(见图1)表明,78%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非常渴望关注和比较渴望关注,而没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这两个维度只占了54%。
在个体访谈中,有一位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讲述,从小其寄养在奶奶家,会做一些破坏性的事以博取家人的关注,随着年龄增长,思想渐渐成熟,不会再以不良的行为博人眼球,但是同样希望成为焦点。
通过心理分析,大多数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存在性格内向与渴望关注的心理矛盾。他们因年幼时特殊的成长环境形成了性格内向,不会公开自己的情绪,喜欢独处,不热衷于参加集体活动,同样因为幼年时所得到关注较少,又极为渴望关注,尤其是遇到挫折困难的时候。当遇到挫折,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往往会躲到自我建立的 “保护壳”中逃避现实,不愿暴露自己的弱点,不愿向他们倾诉、求助,而内心中又十分的渴望他人尤其是家人察觉到自己的异样,从而得到关心帮助。
二、引导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疏解心理冲突的对策
高校作为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心,是解决其心理问题的重要力量之一。家庭作为大学生第一教育者,是解决有留守经历的大学心理问题的根本所在。家庭与学校的相互配合,相互弥补,社会给与应有的关注,是解决有留守经历的大学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1.了解学生情况,对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加以关注
在入学之初,组织学生填写基本的情况调查表,表格内容包括基本的个人信息、家庭信息,兴趣爱好、自我描述、近期及中长期的计划目标,全方面的了解学生及家庭情况。填写调查表,班主任或辅导员要对学生进行讲解与指导,使学生正确理解调查表的内容与作用,以免学生敷衍,保证调查表的真实性;同时,鉴于大多数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或家庭有变故的学生不愿让他人知晓其家庭情况,应确保调查内容的保密性并向学生说明。
2.进行感恩教育,搭建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桥梁
通过入学初的学生基本情况调查,建立家长档案,便于及时同家长交流学生情况。通过班会、主题活动、个体谈话等形式倡导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了解父母,同时主动向父母讲述自己的生活学习情况,从而拉近与父母的距离;建议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体验父母的工作状态,体会工作的艰辛,感恩父母。
3.进行榜样教育,使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发现自身优点,树立信心
以班会、讲座等形式,向学生讲述成果案例,使其从中找到自己发展努力的方向,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在案例选择方面,尽量选择学生身边的案例,而非像马云等“高大上”远离学生的案例。通过案例,树立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自信心;也可从他们自身出发鼓励他们,消减他们的自卑心理。例如,大多数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或因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中一部分都是自己到校报到,而有的学生报到需要全家出动,可以通过此事使他们发现自身勇于一人来到陌生的地方,自立性强的优点,树立其信心。
4.进行“第二课堂”教育,鼓励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激发自身潜力
第二课堂中的活动、比赛是大学生活的重要一部分,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大多因为自卑心理或者内向的性格,不会主动参与到活动中,但其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又十分羡慕可以尽情展现自己的同学,有的甚至会产生妒忌的心理。因此,学校应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学生参与活动,例如参加课外活动、比赛换学分,奖学金中设定参加活动的奖励,举办全体性活动等。通过学校的政策倾向,使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由不敢参加变为必须参加;他们从活动中感受到自己的能力,释放潜力,使其由必须参加变为主动参加。在日常工作中,鼓励其加入学生会或其他社团组织,成为学生干部,使其更大限度的发现自身的潜能,增强信心,正向性的满足其渴望被认同、渴望成就的心理。
5.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时给予重点关注和专业心理援助,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课程现已被大多数高校设定为必修课,安排在入学之初。课上老师除讲解基础的心理知识,如何排解心理问题外,心理健康普查也应是课程的重要部分,从而做到“早排查,早发现,早排解”。心理老师对排查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将学生的情况分级分类,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当的心理干预,引导学生走出阴霾。尤其是大多数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留守经历对其心理健康依然存在持续的影响,长期的心理冲突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惑,及时的排解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基础。
6.进行助困扶志教育,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助困更助心
经统计81.2%的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因此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应采取“奖、助、贷、勤、免、补”措施,使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衔接开展心理、学业方面“扶志育人”模式,加强“奖”和“勤”的比例,使学生不产生“伸手要”的惰性思想,减小单纯助学金可能产生的自卑心理。[6]
7.进行生涯规划教育,使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功观
通过生涯规划课程,使学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肯定自我,通过小幅度的进步,建立自信;帮助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客观的认识成功及标准,指导其设立各阶段的目标,树立正确的成功观。
8.建立家校联动机制,弥合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亲子关系
通过qq、微信等与父母建立联系通道,促使父母关注学生的在校状况,引导家长重视留守经历对学生造成的创伤。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形式,将学校活动等信息反馈给家长,使家长与学生建立共同话题,弥合亲子关系。
三、结束语
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我国有留守儿童6972.75万,占全国儿童21.72%。[6]他们中的一部分今后将进入大学的校门,成为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这是一个庞大的数量,应引起高校的关注。通过本研究表明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三方面的心理冲突是其留守期间非正常的生活环境所造成的,高校有责任通过多项举措,促进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培养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2/14/content_5041066.html.
[2]付聪.李克强:决不能让留守儿童成为家庭之痛社 会 之 殇 [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6-01/27/content_5036696.html.
[3]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29-36.
[4]王敏,程靓.基于学生发展理论视角下的曾留守大学生的人格特征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6):41-43,55.
[5]孟晗.大学生的自卑与核心自我评价的关系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2014.
[6]段成荣,吕利丹,郭静等.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基本状况——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人口学刊,2013(3):3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