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喀什地区纺织服装企业的现状
2018-04-26秦桂英
文/秦桂英
自中央做出支持新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的战略决策以来,在援疆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借助政策、资源、电价、供地、税收和援疆等优势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企业,纺织服装产业已成为促进喀什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喀什地区计划到2020年纺织服装实现产能服装3亿件、针织袜5亿双,手套1.05亿双,床上用品1000万套。实现就业11.18万人,喀什纺织服装产业正迎来大发展机遇。
纺织服装企业发展的总体概况
喀什地处中国的西端与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五国接壤,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接近。有卡拉苏、红其拉甫、吐尔尕特、伊尔克什坦和喀什空港这5个口岸。在“一带一路”指引下,喀什逐渐成为辐射中亚、西亚和俄罗斯等地的中西部服装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
喀什地区已建成喀什、巴楚两个自治区级纺织服装产业园,莎车、岳普湖、英吉沙3个地区级重点纺织服装产业园。截至目前,喀什地区已经注册纺织服装企业363家,纺纱企业39家。其中喀什经济开发区服装产业园服装生产企业有46家,纺纱企业2家。喀什纺织服装行业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呈现出勃勃生机。
为了及时掌握纺织服装企业的基本状况、生产需求、市场销售等情况,2017年7月,喀什地区纤维检验所调研走访了喀什经济开发区深圳服装产业园纺织服装企业14家,企业主要生产校服、床上用品、军用服装、外贸服装、职业装等,有自检能力4家,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认证的有3家。
纺织服装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1.部分纺织服装生产企业监控意识淡薄,企业内部质量管理水平不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原料验货制度,对原料(面料)的采购缺乏有效的控制机制和手段不具备必要的检验检测能力,缺乏检验检测人员和设备。
2.纺织服装企业缺乏纺织专业人员和熟练的技术工人。部分纺织服装企业虽然购置了先进生产设备,机器自动化程度高,对劳动人员技术水平要求严。然而,喀什地区服装企业员工均为少数民族人员,文化层次低,生产交流方面存在很大的障碍,工人难以满足企业的工作要求。严重地制约了企业的生产、管理、经营,以及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与创新能力。
3.喀什地区纺织服装产业链不完整,未形成从“纺纱—织造—设计—加工— 成品 —销售”一条龙产业链。当地企业始终处于产业链的底端,只有纺织与服装企业,织造企业数量很少,而且全地区没有一家染整企业,所有染整方面的产品均由内地厂家提供。
4.喀什地区的多数纺织服生产校服、床上用品、军用服装、外贸服装、职业装等,服装企业都以来料加工和订单生产为主,消耗的人力资源成本高收益低,无广告、无品牌、无设计,靠订单进行经营的模式,未形成当地独有的品牌。
对喀什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建议及展望
1.建立纺织配套产业链。加快喀什从棉花资源大区向纺织强区转化的考虑,必须发展纺织产业集聚,选择现有棉纺企业相对集中,具备一定条件的地区发展棉纺织及与之相关行业,形成紧密的产业链,使有限的资源要素集中起来,实现从最原始的生产资料——棉花,经过纺织园区内的相关链条企业进行纺织、印染、加工,最终将生产出终端产品——衣服,经物流运送进入国内、国际服装市场。
2.加快纺织服装人才队伍建设。政府职能部门加大纺织服装职业培训力度,依托企业、职业学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划拨人才培养专项经费,与国内知名纺织服装大学开展联合培养在职研究生工作,提升现有技术人员整体素质;积极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或大型企业引进或聘用高层次专业人才,担任本所的技术顾问、学科带头人,加大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打造尖端产品,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3.积极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各职能部门发挥自身管理和技术优势,深入企业调研摸底,大力宣传国家各项扶持政策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我区纺织服装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保障。了解喀什地区纺织服装企业的最新现状,适时把握最新动态,知其所需,援其所需,稳步提升纺织服装产品质量。
总体来看,在实施新疆发展服装产业带动就业“无形之手”的同时,用好政府“有形之手”,大力培育和推进纺织服装产业,促进纺织服装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在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改善民生、发展喀什经济上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