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关中:打造中国三大策源地

2018-04-26

当代陕西 2018年5期
关键词:西安协同建设

◎文/张 军(本刊记者)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一角 母家亮/摄

推进关中协同创新,打造全国知识创新策源地、技术创新策源地、成果转化策源地。

兴陕西必先强关中。

八百里秦川以不足全省1/3的国土面积,聚集了全省近2/3的人口,实现了全省近2/3的经济总量,在陕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省委书记胡和平曾指出,“关中拥有陕西最密集的发展资源、最雄厚的工业基础、最丰富的人才储备,拥有西北部唯一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理所应当也责无旁贷地要在陕西追赶超越进程中扛大头、挑重担、走在前。”

2018年1月25日,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持续推进关中协同创新发展,推动高科技产业园区配套协作,壮大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和总部经济,加快打造全国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策源地。

事实上,从2016年开始,“关中协同创新发展”就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关中地区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构建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相互支撑的协同创新发展格局,成为全省追赶超越的“加速器”和“起跳板”。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经济越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越高。作为我省最具优势和潜力的区域,在西部大开发、打造“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等叠加历史机遇下,“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仍然是关中区域发展的短板之一。2017年,我省加速推进关中地区的交通、水利、电网、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关中协同创新发展构筑强有力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平台。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总装生产线

构建现代综合交通网络体系。以大西安为核心的面向全省、连接全国、辐射国际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明显加快。“米字型”高铁网络初具雏形,宝兰、西成高铁建成通车,西安经延安至包头高铁、西安经安康至重庆高铁、西安经商洛至武汉高铁正在抓紧前期研究或开工准备,西安火车站成为全国仅有的三个可直达中国大陆每个省会城市的车站之一。关中城际铁路建设不断加快,西安至韩城、阎良至机场、西安至法门寺、机场至法门寺城际铁路已开工建设。关中高速公路网持续加密,西安外环高速南段、眉县至太白、韩城至黄龙、合阳至铜川、旬邑至凤翔、太白至凤县等部分项目已启动工程建设。西安咸阳机场全年旅客吞吐量达4186万人次。

全面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关中地区水资源短缺,水资源量仅占全省19%。我省树立柔性治水理念,统筹推进关中各市区共同建设水环水绕的宜居美丽新关中。采取水源涵养、水系连通、水量调蓄、水污染防治、海绵城市建设、水环境提升等综合措施,促进关中主要江河湖库外部连通、内部循环、互为补充,修复水系水生态。如今,昆明池、 陂湖、卤阳湖恢复建设初见成效,碧水粼粼、风景如画的 灞、千湖、石头河、赵氏河、冶峪河、清峪河、马栏河等国家湿地公园星罗棋布在各市县区,成为关中地区一道道亮丽的旅游风景线。

建设信息智慧关中。加快建设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是打造关中经济“双引擎”、实现协同创新发展的关键载体。我省充分发挥西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作用,促进信息集聚。加快推进关中六市两区通信一体化和电信市场一体化,降低信息成本。加快建设互联网时代的“云、网、端”新基础设施,推进互联网数据中心、电子政务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创新服务公共平台建设,实现数据共享,打造“西部云谷”和“智慧关中”。

产业发展互补互促

关中的产业发展相对较好,但一产不够优、二产不够强、三产不够大,在产业规划上还存在各市区产业趋同、同质竞争等问题,没有做到错位互补。2017年,关中各市区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进一步找准产业定位,实现错位发展、协调推进。

西安市发挥在关中协同创新中的核心地位作用,重点在汽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医药、食品加工制造、新材料与新能源等领域创新突破。宝鸡市以打造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城市为契机,重点在高端装备制造、钛及钛合金、能源化工、烟酒食品、文化旅游等领域做大做强。咸阳市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重点发展物流、电子信息、纺织、生物医药、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等,同时做好与西咸新区的产业合作与交流,大力支持西咸新区建设全国“双创”示范基地。渭南市发挥我省向东开放的战略门户作用,着力打造现代煤化工、通用航空、冶金建材、文化旅游、现代农业、3D打印等产业聚集区。铜川市重点在建材、铝业、电力、医药、陶瓷等产业实现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接续替代产业的培育壮大。另外,杨凌示范区以支撑和引领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创新发展为目标,韩城市重点在钢铁、焦化、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等领域创新突破发展。

差异化、层次性的创新功能定位,各具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有效引导了生产要素的合理布局,推动关中各市区产业发展迈向高端化。

西安市被列入首批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爱生无人机“一基地两中心”、京东无人机基地、小鹰700通用飞机研制等重大项目稳步推进。宝鸡市打造全国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咸阳市与西安、西咸新区共建创新驱动产业集聚区,铜川市打造关中产业转移和航汽铝产业配套基地,渭南市建设中国钼化工基地、3D打印产业基地和航空产业基地,韩城市构建“一心四区三带多点”的产业空间格局,杨凌示范区打造中国西部绿色食品之都和西部主要的农业机械产业基地,呈现出各具特色、协同共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创新驱动互融互进

协同创新发展,关键是协同,核心是创新,目标是发展。

关中有5个国家级高新区、6个省级高新区,是我省推进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平台。2017年,我省充分发挥关中军工实力强、产业体系全、科教资源多的优势,加强关中各市区协作,聚焦各种创新要素,着力打造全国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策源地。

围绕创新培育产业,先后凝练卫星及应用、钛及钛合金、3D打印、石油钻采等特色产业创新链7个,统筹安排人才团队、园区平台、科技项目等省级计划3148项,财政科技经费支持7.31亿元,以技术的群体性突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整合关中各市区在航空航天、智能制造、信息感知等优势领域资源,积极培育国家实验室,推动关中地区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和跨区域协同创新,促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融合发展。

围绕科技资源共享共用,强化创新主体协同,推动关中地区共享西安富集的创新资源。充分发挥省科技资源中心作用,加强关中各市科技资源统筹分中心建设,实现省市联网运行。支持各地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编制技术需求清单,建立县域创新发展科技需求库,实现省级与关中各市、各市之间在项目、人才、平台、成果等方面的开放共享和有效互动。

围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组建一批产业技术联盟、产业创新园区和创新创业孵化器。西北工业大学联合多家航空航天企业和科研院所,组建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探索在联盟内部设立专利池,推动技术成果在联盟成员间共享共用。依托30家试点单位、7家重点单位,复制推广“一院一所”模式,试点单位累计转化科技成果222项,新孵化科技企业56家,引进或自建创新创业团队86个。

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西咸新区、杨凌示范区建设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关中区域省级众创空间达到148家、科技部备案众创空间40家;科技孵化器达59家,入孵企业2705家。积极探索企业内创推动腾笼换鸟转型、院所自创推动军民融合发展、高校众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众创模式,为关中地区加速奔跑发展汇聚排浪式的强大势能。

与此同时,深入推进大西安建设,加快西咸一体化、富阎一体化进程,高标准建设示范县城,形成一批市域副中心城市,促进关中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全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

2月7日,国家发改委官网发布了《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规划》提出,要把关中平原城市群打造成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充分发挥关中平原城市群对西北地区发展的核心引领作用和我国向西开放的战略支撑作用。

猜你喜欢

西安协同建设
创造力的“阴暗面”与“创新—保新”的协同论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西安2021
Oh 西安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加强自身建设 增强工作实效
强化使命担当 建设“两个机关”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京津冀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