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外火电厂建设中EHS管理的差异
2018-04-25李丽安
李丽安
摘要:EHS是环境(Environment)、健康(Health)和安全(Safety)的缩写,EHS管理在火电厂建设中越来越重要.通过环境因素识别、制定EHS管理计划、培训和宣传、监测和检查、持续改进等手段,对环境、健康和安全进行系统管理。目前国内多数企业对EHS管理的理解不够深入,EHS管理制度缺乏系统性,且没有持续改进。若要充分发挥EHS管理的作用,首先要提高认识,其次要全员参与,再次要完善计划,最后要认真执行。只有将EHS管理贯彻到日常工作中才能产生实际效果。
关键词:EHS管理;中外火电厂建设;健康和安全计划;环境管理计划
一、引言
EHS是环境(Environment)、健康(Health)、安全(Safety)的缩写。EHS管理体系是指实施环境、健康和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职责、程序及资源等要素,通过先进、科学、系统的运行模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的动态管理体系。EHS管理体系是以《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IS014001)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OHSAS18001)两个标准为基础的管理体系,所以其同样采用策划一实施一检查一改进(PDCA)的运行模式。建立EHS管理体系的目的是保护环境,改进工作场所的健康性和安全性,提升企业形象,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项目背景
越南永兴电厂四期工程(简称VT4),建设3台600MW燃煤机组。该项目位于越南南部平顺省绥风县永兴镇,由业主越南电力集团(EVN)投资建设,韩国斗山集团(DOOSAN)、日本三菱集团(Mitsubishi)、越南第二电力建设咨询股份公司(PECC2)和河内太平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PC)联合总承包。韩国斗山集团在现场设置EPC总承包项目管理部。笔者工作单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简称SEPEC)与越南电力集团下属企业越南二号电力建设咨询股份公司(简称PECC2)签订了越南永兴四期燃煤发电机组输煤岛EP合同。
三、中外火电厂建设中EHS管理的差异
笔者作为EP承包商现场工程师,于2016年在现场工作了半年。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EHS管理有很多体会,感觉到国外工程现场EHS的管理与国内工程有很多不同之处,特此总结出来,旨在对同行有所启发。
1、高度重视参建人员培训教育。
由于参建单位和人员多而且来源杂,笔者和同事们在未参加由总包方组织的安全教育前,不能进场工作。等待了大约半个月,才等總包方凑够了一个培训班人数(大约60人)。在总承包办公区,专门建设一个安全教育培训室。这个确实值得我们学习,笔者工作几十年,包括1998年在核电参加建设,也没有见过修建如此专业的EHS培训室。在培训室里,讲台面悬挂着巨幅英越文EHS Policy。其他三面墙上悬挂着各类安全工器具的使用说明挂图、安全作业方法图示、各类警示标志、以及事故案例挂图,安全宣传内容等,EHS培训内容十分丰富。
特别是在一面墙,放置着各种个人安全防护用具,供培训时演示使用。培训讲课由总承包方专职EHS教师讲课并演示。经过一天的培训后,当场发卷考试,当场判卷,然后,拍照制作入场证。整个培训过程十分严格,内容十分丰富。绝不像国内有些工程,培训流于形式,答卷抄抄写写。笔者印象十分深刻。
另外,根据需要在施工现场还搭设有不同实操培训中心,为保证工程安全和质量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例如:网格板拆除培训中心等。
2、严格检查进场人员安全装备。
工地在一个位置设有3处出入口。一处供运输材料、设备的车辆,运输货物、驾驶室及司机,门卫有权检查。一处供乘车人员进入,乘车人员须下车打卡,且接受检查人员的检查,如安全帽、安全鞋、反光马甲等。还有一处进场通道供步行人员出入,也有打卡机和人员检查,进口处陈列着截获的被盗物品,墙面上张贴着处罚单,对少数不遵守规定的人起到了很好的警示教育作用。我对出入口那些检查人员的认真工作态度,十分赞叹。
3、严格管理参建人员安全行为。
总承包方配置了若干名流动安全管理人员,他们配备有摩托车,哪里有情况,他们马上就能骑摩托赶到处置。另外在现场配置了若干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基本做到了在各个施工场地,都有安全员巡视,十分尽心尽责。笔者曾在未佩戴安全带的情况下,去汽机运转层近距离观察汽轮机内部工艺,但被2名韩国斗山安全人员劝离,原因是汽机房A列外墙尚未完全封闭,存在临边坠落的可能性。在施工现场可以随处看到,所有人员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十分到位,即使在主厂房内的清洁工也佩戴有安全带。包括各类特种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用品十分标准、到位。即使在6米层砌筑砖墙的工人们,也认真地佩戴有安全带施工。
4、确保设施安全、突出警示标识
在国内施工现场,往往我们在高大的建筑物上悬挂安全生产月主题标语、各类专项安全宣传口号标语等。国外工程却完全不一样,在整个施工现场,也到处有安全警示标语,但内容却更加具体和富有人性化,更加体现了企业的QEHS方针和对现场作业人员的警示。例如:”No Safety=No Progress+No Quality”(没有安全=没有发展+没有质量);”Safety start from concern,Accident start from unconcern.”(安全源于关心,事故源于冷漠);另外一个很深刻的印象是,在整个工地,其中机械非常多,而且,起重作业非常规范,不仅塔吊、龙门吊等固定起重作业规范,即使流动起重机械也非常规范,往往是一台吊车,配备有6-7个人员,司机、指挥、司索分工非常明确。而且,他们的隔离、警示标志等设施成套配备,只要有起吊作业,就一定有隔离和警示标志。在施工工地,到处都张贴有应急救援图示和应急救援联系方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按照国内安全管理理论,即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的缺陷三大方面实施管理和控制,再加上应急救援的保障。事实上,国外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无外乎也是这三方面的管理和控制,只是国外工程更具体和严格,更注重事故隐患的预控措施的落实。实际上,建设工地的文明施工环境还不一定有国内工程好。但某些国内工程,表面上看,标语和口号横幅悬挂满现场,但大多空洞和不具备针对性。甚至有的只是在上级领导来工地检查时,把现场打扫的干干净净,多流于形式和表面。总而言之,国外工程施工现场的EHS管理,在人的安全行为、物的安全状态和管理措施的全面和严格等方面,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国外火电企业较为完善的EHS管理制度,与其发展起步相对较早、法律法规环境较完善、以及对员工个人安全的重视是密不可分的。其管理模式对于目前我国能源行业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与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进行监管,不如从一开始就把安全发展目标制定进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从项目的计划阶段就开始对全周期进行安全评估和风险预防;与其通过血的教训吸取经验,不如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让每一名员工在上岗时就已经成为经验丰富的老手。针对自身特点,融合行业内先进理念,取长补短,建立自己的PDCA循环,不断提高改进,实现安全管理能力与行业规模的同步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