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教育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综述

2018-04-25赵敏

读天下 2017年17期
关键词:方法问题

摘 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教育实现国际合作势在必行,目前,国际教育合作已初具规模,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做了一份关于国际教育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研究综述。

关键词:国际教育合作;问题;方法

教育国际化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为之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又使之面临严峻的挑战。关于国际教育合作存在的问题,不仅在高等学术教育中存在,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同样不容忽视,笔者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做以下综述:

一、 高等学术教育中国际教育合作所存在的问题

孙路指出,高等教育国际化主要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进行,因此,我国要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只有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才能在国际化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与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比,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层次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局部性低层次的范围,通过一定程度的调查研究,并比照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孙路发现其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开展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如下:

1. 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具体目标、实现途径和保障机制等未能落到实处,思路不明确,发展没有重点。

2. 交流合作的开放性不够,交流合作面不够广,层次不深。

3. 学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4. 交流与合作的经费不足。

5. 软硬件配套设施落后。

熊永根在《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浅探》一文中指出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受到国际政治环境的制约、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受到科学技术发展不平衡的影响以及各国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和教育体制的差异也会制约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

李锣在《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现状及发展》文中指出“跨国和跨地区之间如何保证教育质量,如何进行继续教育的跨境课程衔接、学分转换和学历互认,如何进行认证与评估,如何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关系等”是需要我们迫切加强研究和探讨的方面。

二、 高等职业教育中国际教育合作存在的问题

在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高等职业教育随之得到了飞速发展,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要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大量的高级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还承担着提高本地区劳动者素质和劳动技能的重任。并且,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高职教育也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其规模逐年扩大,但随着其不断地发展,在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曾涛在 《高职院校开展国际教育合作的突出问题及对策》一文中指出,当前高职院校国际教育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比较普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个别院校的办学目的不明确。

个别高职院校在办学中没有将重点放到借助外方的优质教育资源来提高学校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上,仅仅将合作办学当成了留学办学,把中外合作的办学项目当作是学校创收的“摇钱树”。

2. 对外方教育资源质量缺乏监控。

它包括对于国外院校的教育资源是否优质没有一个认定的标准以及对外方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主要靠自查自检,没有一个可以衡量的标准。

3. 专业的趋同。

设立的专业大多为文科专业,且相当一部分并不是社会所急需的,而对于理科中很多社会紧俏的专业却由于合作难度大、实验仪器设备等硬件要求高等原因很少开设。

4. 合作的方式单一。

5. 师资不达标。

廖海鹰在《云南省高职院校国际教育合作存在的问题》中也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国际教育合作中不仅仅受国内教育体制的限制,同样还受到目的国国家教育制度的制约,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合作定位狭窄,国际视野不开阔。

2. 关注知名度,不重视国际合作可操作性,高职生学历进修受阻。

3. “走出去”容易,“请进来”难,除国家或政府支持项目外,高职院校较难吸引外国学生自愿前来就读。

4. “双师型”教师难求,对外籍教师依赖程度高。

5. 硬件设施薄弱,科研合作受限。

三、 解决方法

通过借鉴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经验,面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孙路从科学的发展思路、得力的政策措施、强大的支撑保障三个方面入手,提出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若干对策:

1. 科学的发展思路

首先要逐步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心下移,形成学校为主导,学院为主体,学科为基础,教师、专家、学生为主角的全方位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体系。

其次要发展重点学科,坚持重点建设与整体统筹相结合,有重点有层次地推进国际化进程。

2. 有效的政策措施

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采取得力的政策措施使得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工作得以顺利地开展。围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一系列活动,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国际交流工作,拓展大学生的国际视野;推进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强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利用各种交流与合作的平台,进一步扩大原有的合作关系,并争取更多的交流与合作机会;优化留学生的教育资源,扩大和提高留学生教育规模和层次,使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水平得到切实的提高。

3. 有力的支撑保障

强大的支撑保障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的保證。学校要改革外事工作的工作模式,完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项目管理机制。同时,在资金、办学设施等各方面为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安慧荣在《教育国际化与国际教育合作趋势的思考》一文中指出:在教育国际化和国际教育合作的进程中既不是要盲目地引进国外教育的一切,也不是要盲目地排斥国外教育的一切。要从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研究和实施各国教育国际化和国际教育合作的策略,遵循教育发展的自然规律,建立教育国际化的科学观念,并用以指导教育国际化的趋向和国际教育合作,从而推动各国教育改革,达到各国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

教育的国际化是信息全球化的产物,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与经济全球化伴随共生,是一种客观趋势,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魏玲,潘玲玲,周康,王炜.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现状及对策分析——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为例[J].咸宁学院学报,2010-12-15.

[2]李锣.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现状及发展[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09-20.

[3]曾涛.高职院校开展国际教育合作的突出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7-05.

[4]廖海鹰,宋国敏.云南省高职院校国际教育合作存在的问题[J].中国校外教育,2013-08-03.

作者简介:

赵敏,云南省昆明市,云南民族大学国际学院。

猜你喜欢

方法问题
学习方法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用对方法才能瘦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上台前,你用什么方法消除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