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电影产业与创作观察

2018-04-25谭政

电影评介 2018年4期
关键词:宝莱坞印度卢比印度

谭政

印度电影在2016年的发展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这一年电影总收入有3%的增长;忧的是国内总票房居然是负增长。但也出现了不少亮眼的体育影片,比如出现了《摔跤吧!爸爸》,不仅在国内成为票房冠军,在海外也影响不俗,尤其是在中国取得了十多亿的票房。在国际票房阵列中,印度延续了增长的态势,继续提升了一位,位居全球票房第4位。①

一、 产业前沿表征

2016年,印度电影产量达到1986部②,达到历史新高,其中产量超过200部的语种有:印地语(Hindi)364部,泰米尔语(Tamil)304部,塔卢固语(Telugu)294部,坎纳达语(Kannada)220部,总共有43种语种(包含1部泰米尔语译制片)。

(一)总收入增长,国内票房减少

2016年,印度国内的电影总票房达到1423亿印度卢比,比上一年增长3%,不过这一增长却是依赖海外票房(109亿印度卢比)尤其是附加收入(Ancillary Revenue Streams,196亿印度卢比)的增长,附加收入增长了51%。而国内票房是自2010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降幅为1.6%,仅为998亿印度卢比。与此呼应,观众人次与2015年相比也出现停滞,仅有20.15亿人次③,人均观影1.5次,比上年的1.6次稍有回落。票价依然保持低位,仅49.5印度卢比(0.8美元),银幕数11000块左右④,但单厅影院还超过70%,每年大约3%-4%的单厅影院关闭。⑤在多厅影院中,占据银幕数前四的院线依然是PVC Cinemas(600块银幕⑥)、INOX Leisure(480块银幕⑦)、Carnival Cinemas(324块银幕⑧)、Cinepolis India(265块银幕⑨)。

虽然国内票房近些年首次出现负增长,但仍是印度电影工业总收入的核心部分,占到70%左右。而之所以出现负增长,还是如同2016年,作为印度电影重要力量的宝莱坞电影表现欠佳,排在第二的泰米尔语电影表现也欠理想,大约上映了200部泰米尔电影,其中《暗流》(Kabali)表现突出,在印度上映时有3200块银幕,取得了2016年印度电影票房第四的佳绩①,全球票房则进入到了印度电影第8的位置②,影片表现了马来西亚印裔黑帮的故事,印裔帮派首领(知名南印度影星拉金尼坎斯饰演,Rajinikanth)自然代表着正义良知,反而华人黑帮被塑造成不择手段之徒,坏首领由赵文瑄主演。

2016年,地方电影几乎贡献了国内总票房的50%③,除了泰米尔电影外,其他较有影响的地方电影是塔卢固语(Telugu)、马拉雅拉姆语(Malayalam)、孟加拉语(Bengali)、马拉地语(Marathi)。其中,塔卢固电影的代表是《这些人渣欠修理》(Janatha Garage),它是《巴霍巴利王:开端》(Baahubali: The Beginning)之后第二部取得10亿印度卢比的塔卢固电影。《打虎英雄穆卢干》(Puli Murugan)是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马拉马雅拉姆电影。表现跨种姓爱情的《荒野》(Sairat)成为了史上马拉地语电影票房最高的电影,全球票房也获得了10亿印度卢比的票房,在全印度上映时有500块左右的银幕数,此前马拉地语的电影一般只有250-300块的银幕上映。孟加拉语电影这一年表现不佳,整体票房有所回落。④

2016年印度电影的海外票房达到109亿印度卢比,增长了14%,在国内票房回落的情况下让总收入得到增长。这主要归功于南印度电影在海外的强劲表现,归功于海外非常住印度人(NRI)数量的庞大。宝莱坞电影和塔卢固语电影基本保持往年水平,其中宝莱坞电影《摔跤吧!爸爸》(Dangal)和《摔跤手苏丹》(Sultan)在海外的票房都表现不错,前者是印度电影海外票房最高的影片(3070万美元)⑤,在美国取得的票房目前也是仅次于《巴霍巴利王:结局》(Baahubali 2:Conclusion)和《季風婚宴》(Monsoon Wedding),后者在美国曾进入单周票房第十的不俗位置⑥。只投资了1000万的塔卢固电影《Pellichoopulu》获得了3亿卢比的票房,成为海外收益率最高的影片。但泰米尔语,尤其是马拉雅拉姆语电影海外增长比较大,《Rajinnikanth》是南印度电影海外票房最高的影片,《打虎英雄穆卢干》则是首部一个月内全球票房过10亿印度卢比的马拉马雅拉姆语电影。

(二)税改的冲击

在税收方面也有喜忧参半的消息,此前片商需要交服务税和娱乐税,当前多厅影院的经营者需要交纳平均票款的21%-22%的娱乐税(每个邦不一样)和平均11%-12%的增值税,有的地方的税率甚至高达45%甚至更高。⑦而且印度因为各邦的税制不统一,严重地分割了印度的国内市场,从一个邦到另一个邦都要交不同的税,不是统一的市场严重影响着片商对电影的发行。

2016年8月3日印度联邦院通过商品与服务税(Goods and Service Tax,GST)第122号宪法修正案,扫除了阻碍印度国内实施统一税制的最大障碍,8日晚GST在印度人民院全票通过。[1]此前人们曾预测,GST有利于降低票价,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影院,对于最大的院线商PVR来说,应该能提升4%-5%的利润率(EBUTDA)。⑧该法已于2017年7月1日实施[2],联邦财政部长(Arun Jaitley)宣布,低于100印度卢比的票的税率会低于18%,高于100印度卢比的继续降到28%。⑨统一的税率后,有利于发行商,而且对于此前高达45%的娱乐税率的邦,无疑是大大降低了票价,比如贾肯德邦(Jharkhand)此前的娱乐税为110%,北方邦(Uttar Pradesh)的娱乐税为60%①。但对于没有这笔娱乐税的地方,这么高的税率,自然催生这些地方电影票价高昂。但业者反应,100卢比以下的大约只占到总体票房的10%,只占到6%的收入。PVR的主席说,政府强制实行这么高税率的GST是错误的做法。②

统一税制后,对制片商有不少好处,能够降低他们的制片成本,只是现在税率降得并不多。此前他们需要付出采购成本的7%-10%,并且在创意服务方面比如给艺术家付酬不能够进行税收抵免,导致整体税收成本提高。在GTS实施后,他们能够降低成本,并且能够掌握这些服务的准确成本并提高效率。但对一些地方电影来说,这不是利好消息,因为很多地方电影是通过免税来扶持发展的,比如马拉地语和泰米尔语电影分别在马哈拉施特拉邦和泰米尔纳德邦是没有娱乐税的。这些地方电影解决了大量人口的就业。实行统一税制后,这些地方电影要付出18%或28%的税收,要和更大制作的宝莱坞电影和好莱坞电影同场竞争,无疑会处于劣势。泰米尔纳德邦的影院甚至直接关停来抗议GST的实施。③因此,有人说印度电影或许会因为28%的GST重重地摔一下。④

二、 当下创作表现

整体而言,2016年宝莱坞电影的表现并不理想,仅有370亿印度卢比的票房。自2014年以来,宝莱坞电影的观众一直在减少。这一年共有225部印地语电影上映,但票房继续集中在第一集团,前50部大约占了宝莱坞国内票房的96%。⑤与上一年相比,超过10亿卢比的宝莱坞电影有所增长,达到8部,去年只有6部。其中,《摔跤吧!爸爸》成为史上最高票房的宝莱坞电影,而当下其票房国内已经有49.525亿印度卢比⑥,海外票房更是成绩喜人,仅在中国就取得了12.9912亿人民币⑦,全球票房有3.1亿美元。⑧宝莱坞电影票房前十见表2。

(一)宝莱坞电影延续一贯特色

根据以上票房数据,可见2016年与之前相似,票房前十的宝莱坞电影继续保持一贯的特色:

1. 天王巨星的影片继续位居票房前列,第一和第二是阿米尔·汗(《摔跤吧!爸爸》)和萨尔曼·汗(《摔跤手苏丹》)的影片,阿克谢·库尔玛继续有3部影片进入前十,只是沙鲁克·汗表现不佳,主演的《脑残粉》才位居第九名,主演的《美好人生》(Dear Zindagi)才获得第14的成绩,票房6.64675亿印度卢比。

2. 保持通俗情节剧的底子,高强度的戏剧冲突和夸张的情节,比如《摔跤吧!爸爸》剧情中的矛盾设置,《雪峰神爸》中拯救女儿的老爸神勇无比的设置。

3. 直面社会问题,比如《摔跤吧!爸爸》直面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和压制,直陈体育官僚系统的陈腐,《撤离科威特》中外交官僚的推诿拖延。

4. 爱情是许多类型片中或主或次的叙事因素,推动剧情发展,加强情节的强度,比如《摔跤手苏丹》《心碎的感觉》《真爱满屋》《为爱叛逆》。

5. 全球视野的叙事情怀,许多影片的叙事依然涉及在国外时空,比如《撤离科威特》《雪峰神爸》《为爱叛逆》《真爱满屋》等片的大量情节甚至全部情节都是发生在印度国外。

(二)体育片类型因素战主导

2016年印度宝莱坞电影票房前十名的影片,还体现出以下两大显著特征:一是体育片类型因素占主导,二是几部影响深远的片子都是改编自真实事件。

前几年,宝莱坞电影前十类型主导的片种是超级英雄片、爱情片。而2016年,宝莱坞电影票房前十的影片主导类型是体育片,票房成绩显著,表现特别突出。一般而言,这类影片较难进入票房前十,不管是在成熟的北美市场,还是在正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体育影片的市场表现都不是很好,不仅是近些年,即便电影史上也比较少出现票房叫座的体育片,从美国boxoffice网站可以看到,体育类型北美最高票房的影片也只有2.56亿美元①(票房3.3亿的《阿甘正传》虽有体育项目,但显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体育片),离9亿多美元的北美地区票房冠军相差甚远。一般在成熟的电影市场,位居票房冠军的都是奇幻、科幻片、超级英雄片,因为这几类影片会提供极富想象力的视听冲击。

2016年,宝莱坞电影票房前三竟然都是体育片,它们是《摔跤吧!爸爸》《摔跤手苏丹》《多尼:不为人知的故事》。 这三部影片完全是现实意义上的体育故事,没有任何奇幻因素,虽然印度的一些现实题材影片往往有极为夸张的情节设置,但这三部影片都是老老实实讲述故事,情节的设置符合常理,逻辑基础非常结实。

这几部影片之所以能获得高票房自然是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首先是不错的故事编织,励志的体育故事,其次是源自真事改编的感染力,再有便是明星出演的号召力。巧合的是,《摔跤吧!爸爸》《摔跤手苏丹》都是关于摔跤的体育项目,相对于印度影响力最深的板球比赛,摔跤运动还不是那么流行的体育赛事,但这两部影片却在印度取得了高票房的成绩。这两部影片都有一个比较闭合的且强烈戏剧冲突的故事,叙事节奏控制都比较精到。《摔跤吧!爸爸》从男主角身怀摔跤绝技却不能为国争光开始叙事,他对抗世俗偏见培训两个女儿摔跤,一路比赛下去,直至夺取世界冠军。《摔跤手苏丹》则是把家庭亲情及矛盾和男主角励志故事融在一起,把主角的爱情与摔跤的故事双线交织叙事。而《多尼:不为人知的故事》则偏纪实性,基本以多尼的成长轨迹进行叙事,但其中的桥段也充满了戏剧性,让影片具备较强的观赏性,尤其表現的是印度很流行的板球运动。这三部影片都是由明星出演,尤其是前两部,分别由阿米尔·汗和萨尔曼·汗两位巨星出演,《多尼:不为人知的故事》则有长相酷似原型的明星苏尚特·辛格·拉杰普特(Sushant Singh Rajput)扮演。在故事设置上,基本都是围绕主人公的竞技成长轨迹进行叙事,编织不同的矛盾放在他成长的每个阶段,让他们去克服。这些矛盾有世俗偏见(不支持女孩摔跤),有亲人的不理解(家长认为应该找个工作),有工作外在环境的压力(同事不接受他不在岗),当然更有强劲的对手(面对的都是此前的冠军)。有趣的时,这三部影片都有一个寻求赞助的情节支点,表明在印度的体育赛事中,商业赞助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市场化水平较高。这些影片的叙事节奏和矛盾控制都能得体地契合观众的接受心理,让影片在印度市场甚至国际市场获得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

(三)源自真实事件的电影改编

印度电影在南亚次大陆能够有一百多年的长足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贴近观众接受心理的叙事传统,因而很多电影都有很强的戏剧化情结,有本土特征的类型化因素。因此,今年票房前十中居然有四部影片都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不能不说是一个非常特别的现象。2017年的印度宝莱坞电影中,前十中有4席,除了前文提到的《摔跤吧!爸爸》《多尼:不为人知的故事》外,还有两部影片便是《撤离科威特》和《三枪隐情》。巧的是后两部影片都是阿克谢·库尔玛(Akshay Kumar)主演,雖然他主演的电影都没有夺到第一第二,但近些年票房前十中都有两三部他主演的电影(《真爱满屋3》他也是主演之一),确实能显示他有很不错的票房号召力。而在北美或中国市场,一个人能有几部影片进入前十,这样的事一般很难发生。

影片《摔跤吧!爸爸》不仅在本土票房和口碑双双不俗,在海外也赚的盆满钵满,尤其是在中国,它的票房收入已经超过了本土的票房收入,并在中国、美国等海外市场产生了轰动效应。这是一个讲述父亲培养女儿的故事,叙事节奏和镜语控制非常成熟,从序开始,主创就编织了一个个戏剧冲突,一个线性的叙事推进,让每一个矛盾解决之后,又等着下一个矛盾的解决,观众在欣赏过程充满了矛盾解决后的欣慰和情感共鸣的喜悦。

《撤离科威特》是根据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时印度商人(Mathunny Mathews)自发组织大约17万印度侨民撤离的真实故事改编。阿克谢·库尔玛扮演了他,在片中名叫兰吉特·凯亚尔(Ranjit katyal),他联合几位印度人冲破各种障碍、历艰难险阻带着这些侨民从科威特穿过伊拉克到达安曼,印度政府再安排飞机接回国,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侨民撤离行动。《三枪隐情》是根据1959年海军军官(K. M. Nanavati)因妻子被诱出轨愤而杀死其情人的旧案改写,阿克谢·库尔玛扮演了这位军官,并且因此获得了64届印度国家电影奖(National Film Awards)最佳男演员奖。但影片把故事扩大化了,把一个部队惊天的腐败案埋在了桃色事件之后,让影片故事饱满,更富情节张力。这两部影片把印度政府机构毫不留情地进行负面的描述和直接的批判。

总之,2016年印度电影都成绩并不是很亮眼,虽然整体有7%的增长,但票房还是占了总收入的绝对份额,跟好莱坞后期版权开发的收入占绝对比重还相差很远,而且近些年宝莱坞赚钱的电影数量呈下降趋势,网上版权流失依然严重。相比中国的大部分网络售票占比超过80%,印度的网络售票才大约35%,单厅影院网络售票的比例还比较低,因此互联网的力量一定还会助力印度电影观影条件的改善,并影响到印度电影创作版图。

猜你喜欢

宝莱坞印度卢比印度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宝莱坞打响名誉保卫战
宝莱坞被爆吸毒泛滥
宝莱坞名人被指“通巴”
印度签订长单合同 需求或将减弱
印度式拆迁
印度运载火箭的现在与未来
“文明”与“思想”的相互作用——印度影片《宝莱坞机器人之恋》中基督教思想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