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现代电影海报设计的融合探析
2018-04-25王敏
王敏
随着2014年《黄金时代》海报的名声大噪,设计师黄海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他以独具东方色彩及现代美学的设计风格,在中国电影海报设计行业游刃有余,且作品受到一致好评,并将中国海报原创设计带入了国际市场。近年他的电影海报设计将美学与商业结合,创造出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这些引人注目的作品有着独特的民族性特征,具有较高的识别性,能够通过情感共鸣来引导、影响观众。科班出生的黄海,在其海报设计作品中,除了很好地将电影内容主旨、艺术风格特征与自己的艺术创作能力、表现能力、想象力结合起来,还赋予了作品深刻的中国化特征。
所谓中国化特征,是指具有被大多数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认同的、凝结着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的中国元素。而中国元素不仅仅只是传统文化的体现,也包含了中国固有元素(地理风貌、人种肤色等等)及现代文化元素(人文精神、企业文化等等)。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以特定元素的形式在设计作品中表现出来。因此,能够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民族风貌、以及体现中国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设计,即本文所指的中国化特征。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将文化定义为一个复杂的整体,包含了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它是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既是物质的、制度化的、也是精神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较强的中华民族审美情趣,较西方文化表现出来的文化特征更为“含蓄”。几千年文化积淀下来的各种艺术表现手法与时代紧密结合,逐步形成了彰显民族特色与具有典型文化特质的文化元素。黄海设计的电影海报正是受到相关要素的影响,充分体现了其自身的个性特征和主观思维,再结合电影剧本、导演风格、电影人物角色以及剧照来进行的一种综合的艺术表现,体现出了较为强烈的民族的审美理想与审美诉求。要在多变且有着强烈竞争力的市场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而通过这种特有的风格去影响观众更是难上加难。当然,在大多数人的作品里,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体现主要是以民族图案、书法,黄海则认为中国审美不单单是水墨画、毛笔字那么简单,而是一种思维、意境。[2]海报最终所体现的不仅仅只是电影基本信息的传递,而是透过精美的图形、色彩和文字来体现较为浓厚的特定文化意蕴。黄海的设计作品广受好评,一方面体现了设计师自身的创作水平,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正在不断提升的国民审美意识。下文就从“色、意、神”即色彩、意蕴和形式、神态三个角度来解读黄海设计的部分电影海报里如何用中国元素展现电影的内涵及文化特质的。
一、 浓墨重彩,彰显活力
色彩是海报设计中最基本的要素,且是有著较强影响力要素,阿恩海姆说:“色彩的表现作用太直接,自发性太强,以至于不可能把它归结为认识的产物。”[3]无论是心理上还是情感上,都能够通过一些特殊的色彩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内吸引观众。通过色彩带来强烈的视觉感官刺激,找到生理上对于色彩的直接感官和认知;另一方面也会给观众带来深入思考,从而引起一些情感上的共鸣。正如康定斯基所说的,是显相之物对视界或视野的一种冲击与震撼,一种发自精神深层并流向精神深处的冲击与震撼。[4]在进行电影海报的色彩设计的时候,不仅要深刻把握作品的内涵,也要关注市场及观众的需求:创造一种气氛,让观众走进来,通过色彩情感表达来引导观众对电影内容进行一系列联想,带动观众的好奇心,最终完成宣传的任务。
在黄海作品中,色彩作为体现中国元素最具有典型代表的就是“中国红”。中国红是国人最喜爱的颜色,亦有喜庆、吉祥之意,可以说是体现国家、民族、地域最明显的特征之一了。姜文导演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就是典型“中国红”色彩运用最好的诠释,如图1所示。海报以红色为主基调,大面积的红色做底,主演周韵所饰演的角色“疯妈”正低着头迈步前行,迎着太阳的脸、手和脚背上还有着太阳的光芒,身子微微后倾,光着脚,画面右上角的树枝上还有一双绣花鞋。2016年暑假燃爆国产动画市场的《大鱼海棠》的海报设计,一经面世也是轰动一时,浓墨重彩,通过强烈的色彩对比,形成强有力的画面感,以水彩的形式进行的海报创作,大面积的红蓝绿色撞色互补设计。画面中雷鸣闪电、水火交融、大鱼越水而过,凤凰涅槃升起,扑面而来的是翻江倒海的恢弘气势。
二、 水墨表情,意蕴神动
水墨画一直是设计师在表现中国传统文化时钟爱的设计要素之一,通过“墨韵”来传递和表达情感。它是国画的一种表现形式,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代表,一般是通过水和墨的调和来表现出墨色的焦、浓、重、淡、清等不同艺术效果,有写意和写实两种形式。当今社会,传统水墨遇上现代设计,发生了强烈的碰撞,在即讲究水法和墨法的同时,在设计的构成形式和设计表现方式都会更加注重社会背景及时代感,并通过层次来表现空间感,营造出回味无穷的神韵。
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作品中,却又不是纯粹元素的套用,通过对剧本的解读、对导演风格特点的把握与自身的认知相结合,找准合适的主题,让观众“眼前一亮”。让黄海一举成名的《黄金时代》系列海报,首款先导“天地”版海报——“泼墨”(如图2所示)一经亮相,就引起了广泛关注,好评如潮,这也让电影还未面世就先火了起来,白纸上随意的泼墨,与跃然纸上的主角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一如剧本中身处乱世洪流之中小人物作家主角,文人墨客和乱世浮萍的气质尽显。电影《道士下山》的海报中,通过中国传统绘画的大写意,体现影片本身所要传递出来的气质。画面中的墨色的变化表现出空间感强的深层次场景,隐隐一个正在往下走的小道士穿梭在山水之间,而山下究竟是什么样的世界?又会发生一些什么样的传奇故事,让人展开无限遐想。同样,黄海在对影片《白银帝国》的海报进行设计时也是采用了传统写意水墨画风格,将水墨与影片主角人物融为一体,在结构上进行巧妙的处理,用水墨的渲染和张力表现故事情节的神秘感。
三、 文化传承,形神兼备
在黄海的设计作品中还有一类,是以中国固有元素为主要表现形式。也就是利用经典且内涵深厚的图案、图形元素来表现海报的主题,有着明显的民族特征。电影《梅兰芳》和《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海报系列就是很典型的案例。以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来表现主题,具有明显的视觉识别特征,简单明了,通过细节处理来表现创意,引人瞩目。
电影《梅兰芳》海报(如图3所示),以国粹京剧人物扮相作为电影的视觉符号来表现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整幅海报画面为人物扮相的侧面面部特写,展示了传统戏剧艺术的魅力,也通过人物略微低下的头和坚定的眼神,传递他获得的成就背后不为人知的艰辛,表达想要传递给大家的大师精神。
2016年的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电影与电影海报皆收获好评,影片讲述了古老故宫的深处,一群文物修复师的工作和生活状态,通过近距离地展示文物修复的技术,传递修复师与文物之间的故事。黄海以突显文物修复技艺的薪火相传,人与物的相互陶冶、丰润与传承为主线条,通过六幅海报设计作品向“匠人精神”致敬(如图4所示)。这组海报以“大历史,小工匠,择一事,终一生”为主题,分别选取了宋代的“汝窑天青釉弦纹三足樽”、明代“锡红水仙花纹图盘”“边景昭竹鹤图轴”“自在观音像”、清代“黑色绸绣菊花双蝶图竹柄团扇”和清晚期“掐丝珐琅万寿无疆中碗”这六件国宝级珍贵文物为主要素材,选图案元素,将文字、色彩及整体版式形成统一艺术风格的视觉效果。不同朝代对工艺技术的追求不尽相同,精美的制作工艺上讲究内涵和美感。用文物作为海报主图案,形成强有力的视觉冲击,让观众内心产生震撼的效果。整组海报的画面没有过多的变化多样的造型,而是在每件文物的残损处,都能隐隐看到一名正在进行修复工作的修复师,可谓点睛之笔,这也正是海报对电影内容的完美诠释。通过对文物的保护、修复,传达出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而修复师的角色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这“小小的”点睛之笔,让观众对工匠们工作产生了兴趣,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吸引观众,走进影院,感受这样的一群人的“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的匠心传承。
黄海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海报设计结合,为电影的推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准确反映出了影片所要表达出来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精髓,体现了影片的整体价值。他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传递了我们的民族特色,将民族文化以海报的形式向全世界进行推广,以“桥梁”的角色进行文化的传承,黄海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了一个属于他的电影海报设计时代。
参考文献:
[1]汪海明.中国电影老海报[M].河北: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
[2]余驰疆.设计师黄海,为电影海报做减法.环球人物[EB/OL].(2015-04-09)[2018-02-12] http://www.hqrw.com.cn/2015/
0409/22146.shtml.
[3]魯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460.
[4]GOMBEICK.E.H,the sense of order :a study in the psychology of decoratie art[M].englandphaidon press,
january1,1994:204-20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