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看鉴历史》对历史纪录片拍摄的探索与启发
2018-04-25师帅
师帅
自2016年以来,网络上出现了一部名为《看鉴历史》的纪录短片。该节目自开播以来,便陆续收获社会各界观众的肯定,一直到今天,还在不断地更新之中,目前已经播出了六百多集。在紀录片领域,这种始终兼顾质量和数量的个案并不多见。“看鉴历史”,顾名思义,是通过“看”历史故事来为现实生活提供“借鉴”。同时,节目名称又谐音“看见历史”,暗示了该节目是以视频播放的形式为观众“收看”历史提供入口。截至到目前,该纪录片的收看人次达到了4000万。对于历史题材的纪录片而言,这一数据无疑已彰显了作品本身的魅力。但我们要追问的是,为何这样一部纪录短片可以获得如此多观众的青睐?其原因必定是多方面的,但从作品本身的设置出发,则可发掘出以下三个原因,这同时也是该节目为同类题材纪录片拍摄提供的三个经验。
一、 选材广泛而不失科学
《看鉴历史》的题目已经展现出该节目的中心内容“历史”,但与较为具体的历史纪录片不同的是,该片选取的题材相当广泛,不仅包括古今历史,还涵盖了中外史实。所以无论对哪一阶段的历史感兴趣,观众均可在节目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剧集。
但是,只要认真观看该片,便可发现其对于历史题材的选取虽然广泛,却并不随意,而是综合考虑各种要素之后,精心选取的。这类历史题材,往往较为著名,但同时又常常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在节目当中,观众从熟悉的历史事件入手,收获的却是与常识有所不同的结论,而此类结论又大多是经得起推敲的、与历史事实更加接近的史实。例如2017年11月29日播出的《干将、莫邪锻造过程比酷刑残忍》便是典型。该节目以妇孺皆知的干将、莫邪夫妇锻造神剑为切入点,讲述了为了助长炉温而将活人推入炉中的惨事,照应了题目的“比酷刑残忍”。但节目并不满足于揭示这一事实,而是破除了人们认为“不生锈的剑便是有灵性”的误解。原来活人身上的脂肪在高温后会变成碳颗粒,碳颗粒与铁生成钢,才导致宝剑不生锈。看到此处,观众们才知道原来大名鼎鼎的干将、莫邪不生铁锈,并非因为其冶炼过程中曾推入活人,而是因为物理反应产生了钢。在节目的最后,旁白意味深长地说:“这说明中国古人早已无意间掌握了炼钢技术,但活人炼剑的惨事,还是为这层技术蒙上了沉重的阴影。”字里行间,传递着浓厚的人文关怀,为观众留下了思考的余地。
在这样一种节目呈现中,我们看到的还有《看鉴历史》选材的严谨性。节目组并不因为播放周期频繁而随意选材。相反,一旦选出合适的历史题材,便会努力搜集相关科研成果,以异常严谨的态度,将科学事实介绍给观众。不仅为观众带来了愉悦的观看体验,还将正确的历史知识传递给观众。如2017年6月7日播出的《日语真的来自中文?》选取的也是人们认为是常识的话题,但却给出了并不相同的答案。该节目通过语言学专家的研究,介绍了现代汉语中有不少名词来自日本,诸如“留学”“哲学”“法律”等,从而将常人认定的中文影响日文,纠正为“汉语与日语存在着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这样的结论,令我们更加信服。同时,每期节目之后均附有“学术支持”这一环节,详细罗列节目中表达观点的来源,不少都是著名学者撰写的学术论著,这无疑增加了节目的学术含量。的确,从现在使用的流行语言也可以看出日语对于中文是有一定影响的,诸如“萌”“萝莉”“一级棒”等词,都是来自日本汉字。
很明显,上面论述的内容共同体现了《看鉴历史》在选材上所具备的广泛而不失科学的特点,同时又能够将浓厚的人文精神和严谨的治学精神注入其中,为观众带来审美和科研的双重愉悦。相较于传递客观知识的其他历史纪录片,该节目无疑带有着人文的温度。
二、 雅俗共赏而不流于俗
与选材广泛伴随而来的优点,是《看鉴历史》体现出的雅俗共赏的特点。雅俗共赏,指的是节目组选择历史题材时,既照顾到了一般观众的收看兴趣,也不乏颇具学术高度的题材。如2016年10月23日的《腊八粥是为纪念释迦牟尼佛?》便以人们非常熟悉的食物腊八粥为题材,依据佛教典籍的可靠记载,对腊八粥的根源进行了追溯,确定了这的确是纪念佛祖的食物,但纪念的却不是佛祖的生日,而是佛祖救济牧羊女的日子。既将腊八粥的来历讲述清晰,又加深了观众对这一词语包含的文化底蕴的理解。这是选材平易近人,而讲解专业精深的范例。与接地气的选材相对的是该片所选取的较有历史含义的题材,如2016年7月12日播出的《中国发明被日本人当了2000年的国宝》,该节目讲述的是汉字对于日本造字的启发,并由此出发,对日本文字中的片假名和平假名作了介绍。很明显,这是典型的语言学的范畴,但节目组并没有一味地介绍专业知识,而是结合了具体的实际名词,如“年糕”“烧饼”等,使观众即便面临着较为专业的历史题材,也能较有兴味地观看下去,进而收获专业的历史知识。
当然,《看鉴历史》选取的更多题材还是介于世俗与专业之间,兼顾了学术性与通俗性的平衡。2017年8月21日播出的《唐僧最得意大弟子竟爱上公主》,从题目来看,好像讲述了一个带有八卦性质的故事,但只要开始观看,便可知这一游戏性质的题目背后隐藏着一桩不为人知的惊世历史。原来这里的“唐僧得意大弟子”指的是真实历史中玄奘的大弟子辩机,他因为与唐玄宗第五女高阳公主私通而被腰斩。这个故事是很多观众没有听过的,但通过节目的介绍,却将真实的玄奘大弟子之事和盘托出。在看似通俗性的题目中,包含着较为严肃的历史真实。
事实上,如何真正做好学术性与通俗性的平衡工作,一直是纪录片拍摄的重要关注点。如果仅仅关注严肃的学术性,则记录片将会成为教科书的影像书写,其受众群体必定大打折扣;但若仅仅重视节目的通俗性,又将失去纪录片理应传递的专业知识。正是在这种两难的境地中,《看鉴历史》却通过适当的选题,较好地维持了二者之间的平衡。其值得借鉴的经验便是如何在较为通俗的历史题材中发掘其学术性,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将直接影响该纪录片的成功与否。如果从广义的历史学理论出发,则“任何事件的背后都有值得挖掘的历史成因”。[1]历史纪录片的制作者若能从这一理论中汲取养分,便会对雅俗共赏的历史题材抱以兴趣,在这种兴趣驱动下的选材,将会既照顾到平常观众的审美诉求,又满足专业学者的知识需求。之所以会呈现这样的效果,正是因为其选题内容中,已经将雅(学者)与俗(常人)的共同兴趣注入其中。历数成功的历史纪录片,大致都在选材方面展现了独具匠心的安排。
三、 时长适宜而不乏简练
《看鉴历史》对于节目时长的安排也是别具匠心。生活在快节奏的今天的观众,无论是阅读还是工作,都习惯了匆匆而为。所以对于一部历史类纪录片而言,若将时长设置得过于悠长,将会直接使部分观众丧失观看的兴趣。节目组较为直观地把握到了这一情形,所以对时长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将每一期的节目时长确定在3分钟左右,在这3分钟里,只讲一件历史事件,但将与该事件相关的各种知识均加以涉及,从而确保观众对每集出现的历史事件都有全方位的了解。
从纪录片的拍摄惯例来看,这种短时长的节目当然是不合常态。但如果将该节目放置在当前的娱乐媒体环境中,便可发现这种设置未尝没有其自身的发展道理。在人们习惯了快节奏阅读的时代,3分钟的时长恰好可以迎合其观看兴趣。而对于一件雅俗共赏的历史事实,3分钟的长度也基本可以涵盖与之相关的信息,这便确保了观众虽然每天仅花费6分钟(一日两集)的时间来观看,却可以持续收获两个历史事件的全貌。与因时长过长而丧失观众的纪录片相比,《看鉴历史》虽然收效较慢,却如涓涓流水,源远流长。这也是该节目自开播以来,一直持续到今天的重要原因。
此外,从目前国家政策的变化来看,该节目的出现及其时长设置也是较为合理的。在物质高度发展的当前中国,人们的关注点逐渐转向历史文化方面。在这种国情下,设置历史类的宣传片是大势所趋。但在历史文化逐渐回暖的语境中,径直发布大型纪录片,显然有些矫枉过正。所以采取《看鉴历史》这类短小精悍的形式,既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历史求知欲,又不至于因过激的动作而使观众骤然厌倦。从这一层面来分析,则《看鉴历史》多少带有承前启后的过渡性质。待数年之后,当国民观看历史的兴趣继续升腾时,此类纪录片的时长自然可以再加延长,但就目前的语境来看,过长显然不合时宜。
在上文曾以个案援引的形式,介绍了《看鉴历史》的多个单行节目,这些时长3分钟左右的节目,对于历史题材均作了鸟瞰式的介绍,对日常观众而言,已经足够。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短时长的设置,潜在地提升了节目的精炼程度。因为节目组必须做到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将想要表现的史实传递出去,这便要求无论在旁白写作,还是画面截取方面,都要力求精简,否则时长便会超出设置。在这样一种情形之中,该节目达到了简约的境地,区别于普通纪录片连篇累牍的旁白和可有可无的画面。呈现在节目中的画面均为必备,朗诵在节目中的旁白也精炼无比,且旁白与画面的配合,加深了观众收看节目时的印象。这些一举数得的艺术效果,均得益于短时长的设置。
结语
《看鉴历史》从播出以来,虽然并未十分火爆,但观看的流量却一直保持在较为稳定的层面,这说明该节目的诸多特点已经被较为集中稳定的观众所接受。本文着重对其选材特点进行分析,这些特点当然无法将该节目的所有优点涵盖,但可以确定的是,上述三方面助益了该节目的成功。在这一层面,我们再次认识了合理优化选材,对于纪录片的保障作用。在历史文化越來越受欢迎的今天,历史纪录片无疑也会备受青睐,对于后续拍摄的历史纪录片,《看鉴历史》至少在选材方面已经为它们提供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在承继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是未来历史纪录片拍摄的发力点,也是其走向更高阶段的成功保障。
参考文献:
[1]何炳棣.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论[M]//何炳棣全集(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2017: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