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阶段连续德育课程策略
2018-04-25陈桂芝
陈桂芝
[摘 要] 德育工作要符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注重学段衔接和知行统一,强化道德实践、情感培育和行为习惯养成,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构建阶段连续德育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学生发展有动力、前进有方向,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阶段连续;德育;主题班会
一直以来,学校从事“校本德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的课题研究,从德育角度构建了“德育学科课程、德育渗透课程、德育活动课程”的课程体系,该体系保证了学校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德育,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德育效果。德育工作还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比如:家庭教育失当,要么溺爱、要么放任,很大一部分家长不能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有效教育,有时甚至起反作用,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不强、发展动力不足,掣肘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总体提升。
一、 初中生身心发展现状分析
冷冉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德育过程阶段说”,对破解目前学校德育存在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有较大的启发。他提出:“人的社会化呈现着阶段性和连续性。学校教育应遵循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和阶段规律,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安排德育内容、途径和方法。各个阶段既是独立的,又是互相联系的。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必然发展。”
基于冷冉先生“德育过程阶段说”的理论研究,分析初中三个年段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实施德育内容,才能切实提高初中德育的实效性,进而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奠定基础。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承上启下的关键期,学生的思维趋向完善发展,性格初步确立,在这个阶段初步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体系。初中生的心理活动往往处于“成熟与幼稚交替的矛盾状态”,这些“成熟与幼稚”的表现,在初中三个年段各有不同。
1.初一年段
首先,环境的新异与陌生。初一新生怀着兴奋、自豪的心情跨进中学的校门,看到的是新的校园,他们对周围的一切无不充满新鲜异样的感觉,但新环境是陌生的,需要熟悉。其次,人际关系的新异与陌生。初一新生普遍怀有对未来中学生活的美好憧憬和进步向上的愿望,他们对新的学习生活充满新的希望,新老师、新同学,既使他们感到新朋友增多的快乐,又使他们在与人交往上感到陌生。他们渴望给新老师和新同学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还有学习方法的新异与陌生。小学只有语文、数学两个主科,副科也不多。进入初一后,学科增多,这些新课程,让他们既新鲜又陌生,当他们进入学习状态,方知门门功课都要考试,负担明显加重。尤其是在学习方法上,初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适应学科增多、知识量增大的特点。实验操作类的课程增加,使学生感到新穎。而提纲挈领式的引导式学习方法,让学生感到陌生不适应。有的学生以往运用的是靠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那就更不能适应突然增多的课程内容,这些孩子在学习上很下功夫,可是往往取得的学习效果是事倍功半,他们在心理上出现了极大的不平衡。
2.初二年段
初二年段,易出现学业水平分化和思想品德表象上的分化。首先,学业水平上的分化特点。从初一到初二要跨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学科继续增多,难度继续加大,原先基础不很扎实或者有些关键课时没有真正学会的学生,学习上的漏点逐渐扩大,有的学生不注意及时补偿,就可能因此被落下来。而一旦落伍,则内心感到灰心丧气,成为“学困生”,并且“学困生”之间会互相影响。其次,思想品德表现上的分化。从生理、心理方面看,初二学生普遍进入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由于生理的变化,给这个年龄段的人的心理带来了过渡性、闭锁性、动荡性。进入初二以后,对于一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刚入初一时的新鲜感和神秘感消失了,又没有初三毕业生的紧迫感,松懈的情绪逐步蔓延;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思想更加成熟,他们积极靠拢共青团组织,争取进步,在班上成了教师的得力助手;还有极少数学生,由于学业跟不上而丧失努力的信心,甚至自暴自弃。
3.初三年段
初三阶段,大多数家长感觉这是到了孩子人生的三岔路口而紧张与焦虑。初三毕业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他们会根据学生的情况分别提出比以往更加严格的要求。教师和家长的紧张表现,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焦虑的情绪加上成绩丝毫没有起色,让学生的学习氛围更加紧张;少数基础差的学生被周围紧张而焦虑人群包围,他们对自己更是信心不足,甚至自暴自弃。
二、阶段连续德育课程构建与实施案例
针对初中三个年段学生身心的发展特点,结合学校实际,尝试构建并实施“阶段连续的德育课程”体系,以此作为提高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的突破口。仅就“责任开启理想之门,合作达成共同进步的梦想”主题班会课,谈“过程连续德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一)课程目标连续性
初一阶段是明确人生理想目标,确定初中三年六次考试目标,学生要明确为实现理想自己应尽的责任;初二初三则是根据实际再次明确或者调整理想目标,学生明确自己的尽责情况,并能正确看待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初一初二是理解“合作共赢”的道理,培养合作精神。初三是在理解“合作共赢”道理的基础上,珍惜缘分和为理想奋斗的最后时机,巩固小组合作和师徒互助品质。
(二)课程实施过程连续性
初一阶段确定“理想的意义教育”,是指学生要在初一阶段就要明确个人理想目标、实现理想自己应做什么的“责任教育”、通过案例分析说明实现理想需要借力的“合作教育”。学生在初二阶段,主要是在回顾阶段理想达成度的基础上,反思、交流在“责任落实”与“合作参与”方面的情况,通过案例分析,进行“挫折教育”——理解“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正确看待在实现理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培养自己的抗挫折能力。从对自己负责的角度,再次明确或者调整理想,制定实现理想的具体措施。在初二阶段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珍惜教育”——理解“人生的路很漫长,但最要紧的就那么几步。中考是‘要紧几步中的第一步,珍惜相聚的缘分,珍惜为理想奋斗的最后时光,让青春无悔”。要合理利用每一分钟,学一点是一点,每天都有新进步,唯有如此才能确保考试的成功。
(三)课后的家长培训
教师在教学初一学生的时候,播放主题班会的流程,使家长了解明确理想的重要意义。了解学校为学生个人理想实现的一些做法,如责任教育、合作教育。通过案例分享,让家长明白,孩子理想实现需要老师、学生、家长三方共同努力,强调家校配合的重要性。家长的责任是帮助孩子实现理想,是监督者,而不是替代或者放任。在初一阶段教育的基础上,引导家长:正确看待孩子的成绩,面对孩子的成功或失败,家长扮演的是摇旗呐喊的“助威者”和“加油站”。同时,初三阶段的家长培训是在初二阶段教育的基础上,引导家长,不要攀比、不放弃,要理性看待孩子的成绩,理性分析原因,从心理上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有效的支持。
阶段连续德育课程设计与实施,可以引导学生“对个人的德行有客观的认识,扬长避短”,利用好身边的榜样力量,并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同步培训,既满足了“德育工作反复性的要求”,解决了“德育工作针对性的需要”, 也体现了德育工作“螺旋形上升”的发展规律,促进各层次的学生由“积极的社会适应、自觉的意识统一”向“能动的自我控制”的德育目标有序发展。通过“以德促智、协同发展”的工作策略,有效促进学生各素质的提升,践行“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
责任编辑 吴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