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影响因子分析
2018-04-25肖泽忱
肖泽忱
摘 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我国各领域都迎来了快速的变革和发展。在林业领域,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土地流转有序进行,林农生产经营活动被纳入到市场中,同时也提高了林农的生产风险。基于此,在对林业深入调查后,对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林权改革;配套服务体系;影响因子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09.027
1 我國目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措施面临的问题
1.1 金融支持体系不够完善
林业基础薄弱、林农经济能力有限,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援,成为制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发展的主要瓶颈。调查显示,林农将资金、技术、市场、政策列为了目前的主要困难,分别占调查总数的41.81%、22.07%、15.72%、11.04%。
调查区域林农经济收入普遍相对低下,相应的金融借贷政策也不完善,贷款规模小且风险大、手续复杂,许多林农即使获得了林业资源的经营权,自身也难有财力支撑其经营投入,资金困境自然首当其冲。
1.2 技术支撑体系有待完善
22.07%的林农将林业生产技术列为了目前的主要困难,所占比例仅次于资金。目前,林农对于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方面知识比较缺乏,往往依靠经验种植,属于简单初级原始的种植方式[1]。同时,目前林业服务机构仍无法满足林农的生产技术需要。
1.3 管理服务体系有待健全
林业资源是动态变化的,市场也是动态变化的,由于林业管理部门对林业资源的管理体系不够健全,数据掌握不够全面系统,往往导致对市场把握不足,难以科学管理与服务地方林业产业发展布局,管理体系没有很好地起到服务林业产业发展的作用。此外,在林业资产评估、林业保险、林业信贷、林木采伐等方面体系建设均有待完善。
2 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影响因子
2.1 财政补贴
公共财政指的是一种政府的经济行为,当市场不起作用时,就需要政府采取适当措施来弥补,面向社会提供一定的公共服务。倘若政府财政能够为林农提供一定的补贴,从而减少林农所需的支出成本,那么林农对于改革的意愿将大大增强,也将会主动配合政府进行改革;相反,如果政府不愿意补贴,那么林农的积极性将急剧下降,改革的配套措施也难以推进。
2.2 生产经营风险
林农是否愿意接受改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自身对生产经营的评估,同时个人对于不同林木灾害的风险估算也是不一致的[2]。因为信息的不完全和流通不畅,不可能确定任何林木灾害将要面临的实际问题,也就难以准确估算出生产经营面临的大小。森林遭受的灾害以火灾、雪灾、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为主,灾害发生的概率不确定,林农只能凭借自身经验和往年的灾害情况进行分析。当林农评估生产经营风险较小时,就愿意接受改革;如果林农评估风险过大时,则拒绝改革的意愿将会上升。
2.3 区域林业产业发展
由于林农传统经营的局限性,对全局乃至局部区域的林业产业的总体结构和布局认识不一,上规模的林业生产建设项目较难实施,难以形成生产要素的最优化组合,使林产品进一步缺乏市场竞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农的生产积极性,进而影响到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服务体系的建设。政府职能部门结合本地实际,提出适合本地特色的林业发展思路与产业布局,对于林农生产具有积极指导意义,对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3-4]。
3 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服务体系
3.1 加强森林资源管理
为了提高森林的利用率、减少乱砍滥伐的情况,就需要加强对木材采伐监管的力度,结合相关政策制定职能与监督处罚职能相对分开,监督处罚和技术检验职能相对分开的原则,同时严格划分林业部门行政执法的责任和职责,以保证严格执法,工作管理明确。此外,在确定实际采伐目标时,还可以试着以村为单位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法,结合经营方案来进行有计划地采伐,从而有效避免过度开采和无序采伐[5]。
3.2 拓宽林业投资渠道
首先政府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节,出台林业投融资的相关政策,加大金融部门对林业投入的力度,积极协调金融部门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并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如利用林权直接抵押贷款、政府部门制定优惠贷款政策及探索担保公司担保贷款等[6]。同时,政府部门要与金融部门形成相互协调机制,加大林业信贷投放,增加信贷品种,完善林业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大力发展对林业的小额信贷等。
3.3 引导林业产业优化
政府应根据当地的资源特色和市场经济的要求,科学规划林业产业发展的具体模式、步骤和目标,将林业的长足发展嵌入到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划中,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引导和鼓励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建设,延长服务链条,实现多次增值。
3.4 构建林产品电子商务平台
在互联网+背景下,开通林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是建立健全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服务体系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国已有成功案例,如福建的“林品汇”网上商城,通过原料供给、消费市场、价格行情和第三交易平台,将林业生产者与消费者联系在一起,拓宽了林业市场[7]。同时,政府职能部门和林农要利用互联网,不断开发、培育和发掘林产品市场,更好地将林产品与市场连接起来。
4 结语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林业发展的一次深刻变革,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是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针对目前配套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通过不断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拓宽林业投资渠道、引导林业产业优化、构建林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等手段进一步推动与完善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服务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肇锋,吴淑秋,李肇铿,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下的林农服务体系创新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4):4-6,28.
[2] 林琴琴.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响应与评价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3.
[3] 柒国庆.延安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10):142-143.
[4] 孙瑾,王立群.林农对林业合作组织的认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江西省铜鼓县农户问卷调查[J].林业经济,2014(2):74-78.
[5] 李洁,刘伟平.集体林权改革后林农造林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福建省南部林改调研数据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15(2):155-158,165.
[6] 高阳,赵正,温亚利.基于教育层级的农户林业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14(5):409-414.
[7] 何文剑,张红霄,汪海燕.林权改革、林权结构与农户采伐行为——基于南方集体林区7个重点林业县(市)林改政策及415户农户调查数据[J].中国农村经济,2014(7):81-96.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