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视野下的乡村振兴
2018-04-25李刚
李刚
十九大报告高度关注三农问题,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我国“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对推进乡村发展的问题导向;对乡村振兴在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定位。当前,由于我国正处于城市发展优先于农村发展的格局下,城市要素投入产出比高,所以乡村振兴不能就乡村论乡村,而应该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维来振兴乡村。
一、城镇化视野下的乡村现状
1、人口总数减少,人力资源质量下降
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城镇化发展是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猛,城市化率不断攀升。城市化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作用明显。在此过程中,随之而来的乡村衰落问题也浮出水面。当前,我国村落数量不断减少。与此同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使乡村人口数量下降趋势明显。在人口城镇化的过程中,往往以青壮年人口的迁移最为突出,尤其是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和掌握了一技之能的技工被城市化这种自然的历史的过程的所吸纳,造成农村老龄化、兼业化、空心化严重。高质量人口的流失严重消减农村生产发展活力,进而使农村社会活力不足,成为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所衍生出来的重大问题。
2、农村资本外流严重
随着高素质人口进入城镇,进入非农产业,在城市安居成为大多数跳出“农门”的梦想,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农二代”的身份,必将把这种压力传导给父母,资本外流严重。
3、乡村建设缺乏长远规划、系统设计,资本浪费严重
由于乡村建设缺乏长远规划,系统设计。群众今天建房明天搬迁移民,今天的建设无法满足明天生活水平提升的要求。农民一生的积累财富在一次次拆房建房中化为一堆堆建筑垃圾,农业生产性投入严重不足。
4、城乡差距依然很大
2002年以来,我国城乡收入比一直在3倍以上。最近几年虽有降低,但依然处于高位,2017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71: 1。如果将教育、医疗、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内容纳入指标体系,则城乡之间的实际差距更大。
二、乡村振兴绕不开的课题——生产要素流动性重塑
由于城市的要素流动活跃,投入产出比高;同时农村一些制度上的壁垒阻碍了城市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入,使得城市成为事实上要素流动的洼地。这种趋势如果不能扭转,则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为此,必须通过振兴乡村来缩小差距,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粮食问题事关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大计,中国人的饭碗只有主要装中国粮,才能给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后劲和底气。农村现有的经营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提供的产品与人民群众需求不相应;农村的生态人文环境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不相适应。要解决这三个不相适应,就要从最根本的原因生产要素的不对称流动入手,重塑城乡要素流动的渠道。
三、生产要素流动性重塑的渠道选择
1、“三权分置”打开农业生产资本下乡的通道
农业生产经营用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三权分置有效地维护了原有权利主体的基本诉求,又保障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利益诉求。同时各主体之间的利益保障通过合同约定,通过法律保障。
2、构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在不同经营主体间的有序流动机制
建立健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在不同的村集体间流动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在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并保证耕地质量前提下的农业用地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之间转换的体制机制,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集约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
3、赋予农户宅基地和房屋的财产属性
建立健全农户宅基地的退出与补偿机制;赋予农户宅基地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的财产属性。打开城市常住人口农村宅基地和房屋退出通道,激活农户沉睡的资产,为乡村振兴提供资本活水。
4、加大对有传统特色的民居村落的保护力度
传统特色的民居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保护好特色民居应该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意。伴随着城镇化的浪潮,部分传统民居村落的居住人口越来越少,村庄的衰落与人口的迁移,给这些村落的旅游开发与振兴带来机遇,可由村集体与经营者合作开发建设,村集体不仅是一个合作方,还应成为民宅资产收益分配的平台。
5、顺应群众对乡愁的眷恋
乡愁是城镇人口永不消逝的记忆,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是城镇化的四十年,大多数的城镇人口属于“农二代”,对乡村生活和乡情有着深深的眷恋,这种眷恋就是“生于此,长于此,归于此”的历史情结。城镇常住人口农村宅地的巨大存量就是这一现象最好的注释。宅地的存量,一方面是退出機制原因,另一方面是其承担的仪式性功能。只有构建"出口"机制,闲置的农村宅地才能顺利退出。
6、构建鼓励和支持农科类人才下乡创业就业的体制机制
构建鼓励和支持农科类人才下乡创业就业的体制机制,让下乡、在乡创业、就业的人成为中国人饭碗的有力担当,让下乡、在乡创业、就业的人亨有体面的生活与尊严,让农科类人才从事农业生产与经营成为社会的价值取向,成为乡村振兴的中流砥柱。
7、加大政府资金的支持力度
农业相对于工业来讲永远是一个弱势产业,而资本拥有一个趋利的灵魂,要通过财政产业扶持资金对进入农业产业的企业进行引导。
人都有一个对舒适生活、教育、健康的的追求,加大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地缩小城乡在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差距,提升乡村居住的幸福感,使在乡村生活的人都有生活的惬意舒适,这样乡村才能留住创业者、留住农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使在乡青壮年农民成为乡村振兴坚实的依靠力量。
总之,在城市发展优先于农村发展的格局下,要树立并坚持农村优先发展战略,必须调整传统思维,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在生产要素方面给予更多保障,打通阻碍生产要素城乡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让能促使乡村振兴的一切要素活跃起来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