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是一种使命、责任、实务
2018-04-25曲少军
摘要:管理就是围绕既定目标解决问题:任何管理其实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定义问题),分析原因,寻找责任人和相关者,寻找方案,方案研讨与修订,实施,效果跟踪。完成任务是对程序、过程负责,获得结果是对价值、目的负责。
关键词:使命;责任;实务;管理者
优秀管理者性格上最明显的四个特征:忍让;认错;自律;容人。沉得住气,弯得下腰,抬得起头。用人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企业危机的本质是机遇,危机只是经营条件而非借口,危机并不都是有害的,危机中的增长并不是神话,危机中信念是获得增长的动力之源。
管理,管的是“理”,理的是“情”,情理交融才能万事达成,才是正道。智商做事,情商做人。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真正淡定的人,才能从容不迫地应对一切挑战。善待别人的高度,不要总以为自己是对的。
职业经理人与元老相处的四大策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从认可开始用成绩证明自己,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尊重和信任。管理者的三项思想精髓:目标管理,有效决策,绩效精神。管理者的三大基本功:定目标,管计划,盯结果。
经营效果主要评价指标:重点有10项指标。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等4项指标是企业投资人所重点关心的;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或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4项指标是企业债权人所重点关心的;社会贡献率和社会积累率这2项指标则反映了企业对国家或社会的贡献水平。
一、管理是一种使命
管计划是指制订计划、审定计划、实施计划。围绕既定的目标,按照5W2H的计划安排思路(安排计划时要考虑:做什么?为什么做?谁去做?何时做?何地做?怎样做?要花费多少钱或资源?),组织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具体的战略行动计划。再按照既定的战略行动计划调配资源,开展组织实施工作。
盯结果是指要明确检查的关键节点以及在各个节点处检查的方式方法。管理者业绩跟踪:统计出真相,结果看财务。管理者在每年年末和次年年初的一些重点总结性和计划性工作:
管理者在每年年末和次年年初的一些重点总结性和计划性工作:企业的使命有四个大的层面:一是对客户提供符合客户需求的优质产品和服务;二是对员工提供一个持续成长的平台;三是为股东创造价值,实现投资增值;四是对社会和行业要做一家有良心,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打造一个对行业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
企业愿景:按照系统集成和模块化供货思想,构建面向全球采购供应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客户认为是最有价值的系统集成商和模块化供应商。企业核心价值观:以客户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以奋斗者为本。构建和谐企业,创造最大价值。
供应商企业的使命是“六满意”法则:通过为社会提供卓越产品和专业服务的方式,以客为尊,成就客户,以人为本,成就职工,承担社会责任,创造社会价值,在努力促进客户、供应商、股东、职工、政府和社会公众六方满意的同时,积极追求卓越的运营业绩和企业的永续发展。
经营对外,管理对内。管理水平不能超越经营水平。管理只对绩效负责,管理是一种分配(权力、责任、利益),管理始终是为经营服务。以客户为中心,就是以客户的问题为中心。经营务必要以有效客户(价值贡献大的A类客户、关键客户、核心客户、大客户)为中心,而不是以企业或企业家自我为中心。
管理者的基本职责是实现所负责团队的目标使命,帮助所带领的团队成员成功,处理对社会的影响与承担社会责任。管理者的要务是管理者必须建立一支单一有机体的团队,必须权衡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管理者实现组织的特定目的和使命,使工作富有成效,员工具有成就感,处理对社会的影响与承担社会责任。
部门总监应该首先要做正确事,本色人角色做事,管人管事规划事,目标-原则-方法,时间管理会做事,战略分解找对事,想干会干能干事。管理格局的塑造,需要时间的沉淀。
培养人才就是管理者最重要的一个职能,管理也是领导,花更多精力培养内部人才,激活人才的主动精神,企业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计划管理、组织管理、物资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劳动人事管理、营销管理、团队管理和企业文化管理。
管理的核心是人——管理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对人的激励问题激励不是操纵,不是牵制,而是对人的需要的满足,是通过满足需要对人的行为的引导和对人的积极性的调动。管理是以工作目标为前提,组织所有的资源,组织所有的人,按计划工作,使用控制和考核的方法,使工作效益最大化。
二、管理是一种责任
责任心是优秀员工的第一标签:清楚责任才能更好承担,锁定责任才能锁定结果。组织管理的基本原则,组织一定要承接企业战略方向和经营目标,组织一定要同时关注合力、活力和效率,要围绕本企业核心能力来构建适合自己的组织。
把握整体,注重成果,正面思维,专注要点,利用优点和相互信任管理的对象是人。由于管理要把人们整合在一个共同的事业中,因此它深深地根植于文化中。每一个组织都必须信奉共同的目标和共同价值观。管理还必须让组织及其成员在客观需要和机会发生变化时能够不断地成长和發展。每一个组织都是由掌握着不同技能和知识,并且从事多种不同工作的人组成的,因此必须建立在沟通和个人责任的基础之上。单纯的产出数量或者“净利”都不足以衡量管理和组织的绩效。最后,关于任何一个机构的最重要的一点是,经营成果仅仅存在于外部。
企业管理工作的五项内容。计划管理、流程管理、组织管理、战略管理和文化管理。良好的管理秩序,责任理清,把利益理清楚,清晰的考核标准,建立清晰的流程,做好运营的管理。
管理是先理人后管事,理人从目标和利益开始,管事的从理清权责开始,目标和利益是发动机,权责是四轮驱动,权责利不均衡造成各种推诿责任摩擦,造成制度性内耗。管理者要有人际技能,技术技能,概念技能。管理工作选准赛道非常重要,注重创新非常重要,养成强大执行力非常重要。
决策层、高层、中层、基层的本质区别:把方向确定下来的叫决策层。把不能确定的事确定下来的叫高层。把确定的事分解下去(包括分解到自己头上的事)的叫中层。把分解下来的事转化为结果的叫基层。每天做几乎重复的事而产生结果的叫员工。
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沟通无限论)。沟通是管理的浓缩。管理沟通的作用,是实现有效管理的基本保证,促进企业与个人的和谐发展,稳定员工的思想情绪,改善企业内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收集资料与分享信息。管理沟通的功能:协调、激励、交流、创新、控制。沟通管理的内容:信息沟通、知识沟通、情感沟通。
三、管理是一种实务
企业只有在体制、机制、管理和职工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驱动企业不断前行的四个车轮,公司治理体系=体制+机制+管理,公司治理能力=职工队伍建设=数量+质量=选+育+用+评+留),进行了有效协同,相互促进,才能够快速向前发展。企业单靠体制或单靠管理或单靠队伍建设都是不行的,必须转变机制。
经营企业要把握好“三正确原则”:选正确的人(人员),做正确的事(战略),把事做正确(运营)。企业生产经营工作可以划分成两大类型:一是项目类(发展类,项目类),一是运营类(现生产类,运营类)。
组织实施安全零伤害、质量零缺陷、生产零浪费、装备零故障的“四零工程”,有效推进公司集团化、工厂连锁化、车间精益化、团队专业化的“四化建设”,强化人、财、物、产、供、销的“六大职能”,夯实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企业文化建设、职工队伍建设、工厂建设、信息化建设的“六大基础”,促进客户、供应商、股东、职工、政府、社会公众“六方满意”。
实施六零工程,推进六化建设,强化六大职能,夯实六大基础,促进六方满意。组织实施质量零缺陷、成本零浪费、交期零延误、装备零故障、物料零库存、安全零伤害的“六零工程”,有效推进公司集团化、工厂连锁化、车间精益化、团队专业化、产权多元化、资产证券化的“六化建设”,强化人、财、物、产、供、销的“六大职能”,夯实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企业文化建设、职工队伍建设、工厂建设、信息化建设的“六大基础”,促进客户、供应商、股东、职工、政府、社会公众“六方满意”。
公司发展原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在市场开拓方面,要坚持“立足山东,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原则。
(2)在产品定位方面,要坚持“在调整中扩张,在扩张中调整”的原则,亦即“固本扩张”原则。
(3)在规划实现方式上,要坚持“自主建设与合资合作并举”的原则。
(4)在经营管理方式上,要适应“模块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发展要求,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基础、以财务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思想,坚持“集中决策、统一规划、分类管理、有效控制”的管理方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四、战略规划的思考路径:如何实现管理的使命、责任和实务的结合
1.检讨和分析。对前期战略的检讨和逐项分析,组织短板分析,组织优势分析,市场环境分析,细分市场分析,客户与渠道需求分析。改变思维比学习技巧更重要,思维改变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认识的高度决定行动的力度,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在思想上要养成五个良好习惯:善用时间,注重贡献,用人所长,要事优先,有效决策。
2.业务主题分析,包括整体竞争主题、营销主题、产品主题、供应主题、服务主题、流程管理主题、组织学习与成长主题。杰克·韦尔奇:管理不是挑骨头,而是挖金子。
管理者一定要有效运用好的两件管理“利器”:“尊重”和“爱”,责任和委屈。管理者必备的12种行为:增长和关注客户、领导力、注重结果、人才成长、持续改进、团队合作、全球化思维、敢于冒险、善于学习、有效的沟通、全面的思考、专家。
3.管理就是追求效率和效益的过程。流程管理的意义。员工职业化,企业自动化。老板是企业制度建设的最大推动者,老板也是企业制度建设的最大破坏者。企业管理流程四级分类法:一级管理流程是组织架构,也就是战略分解或管理功能划分;二级管理流程是岗位设置,让管理功能找到承载点;三级管理流程是企业主要事务工作的职责划分,四级管理流程就是围绕事务工作展开的具体活动。
4.授权的原则:授权≠授责,只能授出任务,无法授出责任。授权≠放任,授权不等于弃权,授权不等于授责,授权不是放任不管。道不同,不相为谋;做事可靠,才能交办;有些可以训练,有些没办法。一般企业看高层,优秀企业看中层,卓越企业看基层。
综上,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
参考文献:
[1]金豪,夏清泉.上市公司管理者风险偏好与公司非效率投资——基于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比较分析[J].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7,24(02):61-71.
[2]葛永波,陈磊,刘立安.管理者风格:企业主动选择还是管理者随性施予?——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投融资决策的证据[J].金融研究,2016(04):190-206.
[3]张敦力,江新峰.管理者能力与企业投资羊群行为:基于薪酬公平的调节作用[J].会计研究,2015(08):41-48+96.
[4]张阔,张雯惠,杨珂,吴捷.企业管理者心理弹性、积极情绪与工作倦怠的关系[J].心理学探新,2015,35(01):45-49.
[5]管春峰,谢守祥,龙如银.煤炭企业管理者的领导胜任能力模型构成要素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4,43(03):554-560.
[6]馮明,皮文华.企业管理者多层次动态胜任力实证研究——基于DEMATEL的分析模型[J].华东经济管理,2013,27(06):129-137.
[7]简泽.银行债权治理、管理者偏好与国有企业的绩效[J].金融研究,2013(01):135-148.
[8]何韧,王维诚,王军.管理者背景与企业绩效: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10,21(01):109-118.
[9]姜付秀,张敏,陆正飞,陈才东.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扩张与财务困境[J].经济研究,2009,44(01):131-143.
[10]王艳艳,赵曙明.国外企业管理者道德问题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03):25-32.
作者简介:曲少军,单位:烟台亚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