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量变的积累实现学生质变的跨越

2018-04-25陶菁

神州·上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小目标班主任学生

陶菁

摘要:本文主要叙述了因诸多主客观原因呈现出消极怠学状态的学生们,在班主任的“化整为零”的目标激励法中重拾自信并积极转变态度的过程。文章分为三个阶段展开:第一阶段为将方法论转化为实践的试错过程;第二阶段叙述了在试错过程中班主任总结了一套适用于本班的方法论,让学生们坚持每天制定目标清单,并付诸行动,完成一项打一个勾;第三阶段为学生由最初的任务式制定目标转为主动生成目标清单,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相互帮助,不仅能更高效地完成目标任务,还能发挥1+1>2的效果。

关键词:学生;小目标;班主任

在我还没有当班主任的时候,看着那些班主任在工作中或轻松或高压的反应,我总会好奇自己当班主任会是怎样一番景象。这一届,我如愿以偿成为了一位班主任,还没来得及感受自己处理工作事宜是否顺手,便被更大的矛盾情绪撞了下腰,第一次做班主任,喜半掺忧的心情格外强烈。高兴自己能更近地与学生亲密交流,更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能胜任,最终还是喜悦战胜了焦虑,心一横,只管好好干!

第一次当班主任,好比摸着石头过河,不知深浅一切全靠摸索总结。尤其对魏书生先生的管理经验印象颇深,要让学生有事做,于是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也照葫芦画瓢地一股安排事情给学生做,结果,还没坚持到一周时间自己便实行不下去了,学生们个个像泄了气的皮球,用无精打采的模样告诉我这不可行。我也一度陷入了怀疑与自我怀疑的恶性循环中,难道是魏先生的方法有错?难道是因为我缺乏魄力?那是一段灰色的时光,学生们个个失望,而我也很沮丧,还好那段日子没持续太久,我遇到了万玮老师的《班主任兵法》。它不仅给了我答案还为我带来了无限灵感,高明如万玮老师在当班主任时都会吃苦头(被罢免了班主任职务),相较之下我这点烦恼可真渺小。人不钻牛角尖后脑子也会飞速运转,我决定将“兵法”中的《和学生一起背书》与《写日记》融入自己的班级中,完备的分析和即有经验让我再次充满了信心。

第一阶段 了解学生,找到方法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说过:“学生的实际就如轮船抛锚的锚桩,不搞清楚锚桩的位置大小,盲目抛出知识缆绳,就不能恰当地维系在知识的锚桩上。”没错,每个学生在不尽相同的生活环境凝练出其特有的先天素质,那是个人色彩分明的兴趣指向与所长。由此可见,根本没有什么统一的先决条件,能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好的学习成绩。因为不同的学生对于好成绩的参照标准也是不同的,对一个常年保持95+水平的学生而言,90分便成了失误的表现,而对于一个常年游迹在及格边缘的学生而言,能考70分便是一种莫大的激励。同理,“差生”也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单一呆板、一刀切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与觉悟背景的掌握便变得尤为重要,了解每个学生特有的天赋和潜能,才能进一步从其自我意识、学习风格、智力与能力等因素分析入手,因材施教地采取多种策略指导教育学生,了解学生,是真正走进学生内心的敲门砖。想要了解学生,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了解学生对本学科知识、能力和觉悟

充分了解学生们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解决问题能力如何,存在何种思想问题,知己知彼方能做到讲课的有的放矢。

二、了解学生其他学科方面知识

同时也要了解学生已学过的其他学科知识,如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化学、生物等学科的知识,深入浅出用类比举例的方法,或选择别出心裁的角度去剖析他们,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授内容。

三、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一次相互的交心往往要比多次生硬的单向靠近要高明的多。但我面临的现状是,学生们不愿意敞开心扉与我交谈。因此,我选择采取每周写一个“反思”的方式来了解学生最近的动态,以进为退,我也能够了解到学生的近况并积极回应,长此以往,学生能够感觉到我的真诚,也更加信赖我,愿意分享更多的琐事,并会向我寻求帮助。通过周记了解到学生对于偏科学科,不是不想学好,而是一种心有力而力不足的状况,想学好,想突飞猛进反而越学越没有兴趣。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他们缺乏信心、自制力与坚持不懈的精神。

第二阶段 付诸行动,每天监督

我意识到当务之急是为学生树立自信心,并且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力,所以我为学生们定下了每早跑完步的第一件事,制定一份目标清单,在今天内付诸行动,完成一项打一个勾。

一、细化目标

起初学生们的目标都过大。我引导着学生们将较大的目标注意分解、慢慢细化。诸如:今天我要记5个短语、10个短语,今天我解决一道数学题。总而言之,越具体越好,越细越好,做好一项,就给予一定的鼓励。

二、天天坚持,天天监督

俗话说:说得容易坚持难。学生们每天重复着这项任务,但见效不快,因此往往容易气馁继而半途而废。所以这里需要强制性地手段予以有效监督,作为班主任我来履行这一项再合适不过,要求学生们天天定目标,并且天天检查。长此以往形成了一种自觉,一个月后,当我再要求定目标时他们已经能回应我,“我已经定好了”。

三、一周批改一次反思

除了定目标,每周周末晚自习,我会要求学生写反思。每周批改一次,针对学生的困惑、烦恼给出针对性的排解办法,或者有效的鼓励。

第三阶段 学生自觉,携手共进

如今,整个班级很融洽,像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学生自觉自愿制定每天的小目标,同桌之间相互监督,互相帮助,碰到阻力,他们会携手共进,共同完成这些小目标。我坚信,倚靠不懈的努力和坚持,学生们每天进步的那一小步,最终会化为长足的进步。这期间,他们不仅收获了丰足的精神食糧,这段进步的蜕变之路也会成为他们学习生涯中不可磨灭的美好回忆。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漫谈[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11.

[2]万玮,班主任兵法[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1.

[3]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M],译林出版社,2013.5.

猜你喜欢

小目标班主任学生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学生写话
班主任
刷爆朋友圈的“小目标”真的有用吗
月入两万元的家庭,如何制定理财“小目标”
田溯宁的安全“小目标”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