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中的雾霾形成与防治
2018-04-25董佳星
董佳星
摘要:本文对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中的雾霾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国内外雾霾治理措施进行了调研,进而分别从国家、企业和个人三个层面上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Abstract: In this paper, formation reasons of haze in coordinated integrative development in Beijing-Tianjin-Hebei area was analyzed, and then control experience both in China and abroad was investigated, and finally sugges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 enterprises and citizens were put forward.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雾霾;防治
Key words: Beijing-Tianjin-Hebei;coordinated integrative development;haze;prevention
中图分类号:X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12-0050-03
0 引言
2017年4月1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京津冀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显著增强,在产业结构上更是形成了“科研机構聚集在北京,生产基地分布在天津、河北”的新趋势。然而,以北京为中心的大规模工业转移与建设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显著。2017年新年前后在京津冀地区持续多日的严重雾霾天气,再度引起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高度关注,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进程中,雾霾治理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环境政策课题。
1 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中的雾霾成因
区域高耗能行业比重偏高。京津冀地区特别是河北省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第二产业,产业构成比例严重失调,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占比很大,工业煤炭消费的比重偏高。
缺乏系统的法律规范。我国现行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显然已经不适合当前的环境形式发展。2012年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虽然将PM2.5纳入了强制性的环境标准体系,但与之配套的法律规范和政策法规还十分不完善,监管体系混乱、责任不明确,调控手段不健全。
京津冀地区协同不足。尽管京津冀一体化正在推行,但从各个方面来说,北京、天津均优于河北,在雾霾治理的工作中,河北省的相关工作从政府到各个企业均有待提高。
汽车尾气排放量突出。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居民汽车的保有量也在大幅增长,而汽车尾气是PM2.5等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导致雾霾问题日益严重。
2 国内外雾霾治理经验
2.1 国外雾霾治理经验
国外部分国家在雾霾治理方面治理情况表见表1,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治理雾霾污染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国外经验来看,治理雾霾都需要经过一段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发达国家经过了长期的努力,已取得显著成效。他们的政府在人居、文明和环境治理上履行了一个政府应有的职责。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京津冀雾霾治理上,国家政策尤为重要,首先,应由国家针对京津冀地区专设直属人大的雾霾(环境)治理办公室,整合资源,归纳问题,出台政策,统一管理;其次是建立长期管理机制,保证充足资金投入,合理利用资金杠杆作用,政策工具与市场规律并行使用;最后加强技术革新支持,加强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
2.2 京津冀治理雾霾政策(表2)
3 京津冀一体化中的雾霾协同治理
3.1 国家层面
3.1.1 合作治理,形成区域间协同联动效应
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形成区域间的协同联动效应,扩大区域生态空间。首先,应加强京津冀政府间的合作,建立政府间的区域联防控制机制,设立专门的雾霾治理行动组,安排、部署京津冀地区的雾霾防治联席会议,制定统一的工作机制和任务目标。其次,相关专家还应结合其产业构成、经济发展状况、人文地貌等因素,针对性地提出区域内各地方政府部门的职责和工作内容,积极推进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第三,建立一体化的环境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环境污染治理的控制。
3.1.2 改善京津冀地区的能源结构
调整以煤炭、火电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天然气、煤制气以及电力等可再生绿色能源的使用比例,逐渐实现“无煤化”。 另外还应为这些清洁能源的供应市场提供宽松的市场政策,吸引其他投资积极参与。
3.1.3 制定和完善区域性的雾霾治理制度体系
完备的雾霾治理制度体系也是雾霾治理任务的重中之重,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进程中,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区域性治霾制度体系,明确政府、企业、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各地方实行统一管理。还应持续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制定京津冀地方性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建立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并完善排污许可证、排污权交易与管理等规定,注意构建区域联防联控制度等。此外还要完善雾霾治理的金融财税制度,征收资源税、环境税,以此抑制排污量,金融机构对于清洁项目、污染整改项目还可适当给予一定的信贷优先和优惠政策等。
3.2 企业层面
3.2.1 进行技术创新,全面降低项目排污量
企业应充分利用京津冀的确科研教育资源,建立专业的科研队伍,对一些高耗能、高污染项目进行全面的升级和创新,提出新思路、开发新技术,并且通过搭建“政产学研金用”产业融合发展平台,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在京津冀地区的快速产出、转移、落地和产业化,实现产品升级、资源综合利用以及污染物排放达标治理。
3.2.2 严格遵守排污制度,提高企业责任制
明确企业污染物排放的一切制度,强制要求企业严格遵守,依法办理排污许可证,并严格遵守规定排放量,对于需要排放的废弃物要充分净化、经检验达标后再通过正规渠道排出,坚决禁止有关排污权的任何恶意交易,坚决禁止任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趋利行为。各企业要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低碳环保意识,提高责任意识,努力实现企业排污标准化、正规化、清洁化目标。
3.2.3 调整产业结构,改进经济发展方式
想要提高雾霾防治效果,在治理雾霾的同时还要做好预防措施。首先应控制污染源,改变京津冀地区传统的化石能源驱动系统,限制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量,采用电能、太阳能、天然气等新型环保能源加以代替,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京津冀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拥有大量的钢铁冶炼业、机械制造业和化学加工业,随着时代的前进,京津冀地区特别是北京和天津逐渐减少了对重工业的经济依赖,这些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也在减少和衰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要合理调整京津冀的产业结构,减少第二产业的比重,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并严格控制新增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业,开辟绿色经济道路。
3.3 个人层面
3.3.1 落实车辆限行、限购政策,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相对较高,再加上城市道路交通建设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明显成为人们代步的工具,私家车的数量也在大幅增长。然而汽车排放物作为一种移动污染源也是造成大气污染的因素之一,目前我国治霾重点以二氧化硫和工业粉尘为主,针对汽车排放也采取了车辆限行、限购等措施。作为雾霾重污染区的一份子,人们更要大力支持和落实车辆的限行、限购政策,严禁从事相关政策的投机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3.3.2 使用环保型节庆用品,减少燃放烟花爆竹
京津冀地区的人们还保留着一些传统的风俗习惯,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举办一些传统的祭祀、庙会、节日礼庆等活动。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年期间空气中的污染物含量急剧增多,雾霾问题加重,想必烟花炮竹的燃放是造成该后果的主要原因。因此,为提高治霾效果,我们应当减少甚至不燃放烟花炮竹,可以采用电子的作为替代,在祭祀活动上也尽量选择无烟焚香,从日常行动中落实雾霾治理。
3.3.3 提高思想认识,践行低碳生活
雾霾问题阻碍了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而且大部分人对雾霾的认知仅仅停留在知道雾霾是有害的,但是对于雾霾的成因、雾霾的具体危害、雾霾的表现等问题并没有足够的认识。所以除了落实国家、企业的雾霾防治措施外,还需要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觉悟,全面了解雾霾问题,并自觉遵守和拥护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参与相关宣传活动,践行和弘扬低碳生活的绿色理念。
4 结语
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区域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但在一体化过程中也要注意经济发展与环境相适应,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总而言之,雾霾防治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任务,也是京津冀地区今后的工作要务之一,需要区域协同,政府、企业与人民的共同参与。
参考文献:
[1]白洋,刘晓源.“雾霾”成因的深层法律思考及防治措施[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3(6):27-33.
[2]袁东,台斌.城市雾霾污染的成因及治理措施分析[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4(4):113-119.
[3]刘沛,俞群伟,刘隽,李慧娟.雾霾污染对徐州居民的影响及治霾措施[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86-188.
[4]路娜,周静博,李治国,王耀涛,靳伟.中国雾霾成因及治理对策[J].河北工业科技,2015(4):371-376.
[5]李佳,陈世金,许文静.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雾霾治理与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J].经济视野,74.
[6]李家琦.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和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6:62-63.
[7]蓝庆新,侯姗.我国雾霾治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15(1):76-80.
[8]张津平,姚玉秀.京津冀根治雾霾,需要协同创新[J].信息系统工程,2017(02):8-9.
[9]李洪素.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法律问题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6.
[10]赵慧丽.中国雾霾治理中地方政府间合作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
[11]任旭锴.北京雾霾治理:政府主导的多主体合作模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