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创新创业的企业制度分析

2018-04-25刘春玲

价值工程 2018年12期
关键词:企业制度创业创新

刘春玲

摘要: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潮流成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新引擎,但是对创新创业企业发展的制度条件却缺乏应有的关注。为此,首先对我国创新创业的企业制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创新创业的企业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创新创业的企业制度的一系列对策建议。

Abstract: Under the new norm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trend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mass innovation has become the new engine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industrial structure. However, the institutional condi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start-ups lacks the due attention. To this end, we first analyze the status quo of our country'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nterprise system, discuss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nterprise system, and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improving ou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nterprise system.

關键词:创新;创业;企业制度

Key words: 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enterprise system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12-0043-02

0 引言

相比传统创业,创新创业的成长潜力和风险性更高。处于初创阶段的创新创业企业往往高度依赖于企业家而忽视了企业制度的作用。在创新创业企业发展的初期,企业家个体领导力弥补了企业组织制度与组织能力的不足,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一旦投资及生产销售数额超过企业家个体的掌控能力后,能否建立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组织系统与制度体系变得至关重要[1]。企业制度由企业组织制度、企业产权制度、法人治理制度、管理制度等构成[2]。企业制度创新主要包括战略创新、产权制度创新、组织制度创新和管理制度创新[3]。创新创业企业只有建立起更高效的企业制度,主动创新、持续创新,从制度上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方能在未来甚至更加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有利的地位。

1 我国创新创业的企业制度现状

1.1 我国创新创业企业的产权制度

企业产权制度是指企业的财产制度,是企业制度的核心,它决定了企业财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企业产权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形态,即业主制产权制度、合伙制产权制度和公司制产权制度[4]。在我国创业企业中,业主制和合伙制占很大的比重,创业企业产权与企业家个人产权没有明确的界限,一旦企业做大,权益分配矛盾显现,拖累企业发展。而且创新创业企业初期内部治理不规范,集权化程度严重,不利于团队创新。 “谁投资谁所有”类型的企业制度占主导,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谈判权远不如货币资本所有者的谈判权,人力资本产权法律保障严重缺位。创新创业企业多是创业者出于一种创业冲动自愿组合,企业由于规模、技术、管理和市场等因素,无法达到银行或资本市场筹集资金的标准。大多数为创业者自行筹集创业所需的货币资本,并承担创业的全部风险,由于人力资本信用体系并未建立的时候,无形资产抵押的方式不被银行接纳,这就使创新创业缺乏规范的财产制度以及明确的产权制度。

1.2 我国创新创业企业的组织制度

创新创业型企业组织结构往往比较简单,员工数量也较少,企业大多赋予某些员工一定的权力,以此来激励他们为企业更多地奉献。创新创业企业在初期的商业成长关键驱动力是创新力,更多精力用于产品开发以及人员的激励,从而忽略了制度和流程的规范性。创新创业企业初期多为“直线制管理形式”这种简单的企业组织形式,企业各级领导者在多数事项上亲力亲为,按垂直系统直接领导,缺少专门职能机构。创新创业企业发展中面临很多的不确定性和大大小小的各种决策,公司没有建立明确的组织,各人所司何职混淆不清,创业团队内部容易猜疑和不信任,存在内部矛盾,潜在的隐患在企业成长过程中不断凸显。

1.3 我国创新创业企业的激励制度

与传统的国营企业、民营企业相比,创业型企业缺乏优厚的工资待遇和员工福利,尤其对良好的发展前景的期盼和重视创新力的培养,客观工作环境和待遇往往无法满足员工需要。创新创业型企业的激励机制中,主要注重未来收益、工作成就感等方面,无法让员工产生对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有些创新创业企业即使拥有基于个人绩效的薪酬激励模式,但由于创新创业企业大多数员工工作内容各不相同,造成企业内部缺乏合理的员工绩效考核标准,由此加重了员工内心的不公平感和不满足感。

1.4 我国创新创业企业的决策制度

创新创业活动具有非常规性、不确定性的特点,使得创业者必须多次、更频繁地做出企业决策,来应对层见叠出的不同情况、不同问题。创新创业企业的组织文化、组织规范和制度往往不够成熟稳定,创业企业的组织因素大多体现在创业团队形式上,所以团队行为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创业团队的决策模式。创新创业团队决策的风险倾向要高于一般创业团队。创新创业团队决策过程多为基于头脑风暴、基于愿景驱动或者基于情感支持和基于专家参谋的决策模式。基于愿景驱动的决策模式有较高的决策风险度,创业绩效好时,创业团队更多的是基于专家的决策模式,创业绩效差时,则更多是基于情感支持的决策模式[5]。

2 我国创新创业的企业制度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清晰的股权分配

创新企业在创业之初,多数内部没有必要的股权分配,在企业成长过程中,再进行股权分配往往会引发内部发生矛盾,甚至一些创新创业企业走向解体。企业创始人并为解决股权分配问题,这也是许多大学、科研院所科研成果难以有效转化的关键性原因。部分创新创业企业将股份平均分配给初始创业人员。核心创业者过早将股权分配给员工,以便在创业之初抢夺人力资本。一旦这些创业企业发展遇到重大决策无法形成主流意见时,常常陷入决策困境。

2.2 创新型组织建设不力,企业制度规范化欠缺

新创企业一般规模小、实力弱、技术水平低、人才缺乏,生存能力脆弱,50%到60%以上的新创企业生存时间少于5年[6]。由于创新创业企业面临很大的市场不确定性,快速反应、主动创新、及时决策、高效执行往往是创新创业企业利用风险实现“套利”以持续成长的重要法则。但是许多创新创业企业靠着“船小好调头”的小规模运作而高效运转的模式,很容易将自己“锁定”在“人治”与“传统模式”内,禁锢企业进一步的成长,无法保持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造成企业竞争力渐弱。

2.3 创新创业企业激励机制落后、形式单一

许多创新创业企业创始人虽然认可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但却没有从优化和完善人力资源激励制度层面将员工激励的有关措施付诸实践。当前许多创新创业企业仍然主要采取物质激励,认为员工的高薪酬可以刺激员工发挥其创新潜能,但是这种方式没有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员工的积极性。对于创新创业企业而言,任何一个成员担当的角色对于创业团队来说都是难以替代的,难以识别出单个成员对于团队产出的边际贡献,因此,基于个人绩效的报酬激励模式难以实施。创新创业企业的激励机制仍然没有突破传统企业的激励机制,无法同创新创业企业的特质相匹配。创新创业企业不同于传统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这就决定了创新创业企业激励方式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形式单一的经济报酬。

2.4 创新创业企业缺乏长期的默契决策模式

创新创业企业在初创时期,一切行为皆以生存并尽快站稳脚跟为目的。创业企业采用团队决策模式,各持己见,争吵不休,老板听来似乎皆有理,猶豫之间,重新审视已有主见,很容易失去商机。如果创业团队的领导人确实有卓越的决策能力,他的想法往往高于其他人,这时一个人拍板决策的模式,往往更有利于公司的发展。但是这种一人拍板的决策模式在创新创业企业初具规模之后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果企业的投资人与创始人不一致时,没有默契的决策模式,争吵就不可避免,将严重影响企业的后期发展。

3 完善我国创新创业的企业制度的建议

3.1 构建多角度、多层次员工激励机制

从创新创业型企业的基本特点出发,可以从多个角度和层次构建员工激励机制,既要满足不同类型员工的需求,又能使激励措施之间能够互补和相互支持,从而发挥最大功效。创新创业企业中多为知识型员工,知识型员工作为知识的载体,对于提升整个企业的竞争力具有决定性作用[8]。对于基本员工,采用知识工资的方式来进行激励,对于管理人员和掌握核心技术的人员则应该实施股权激励和授权相结合的方法。

3.2 构建个人决策与集体决策相结合的决策制度

企业创业初期,企业专业人才不足、组织架构不完善、市场地位微弱,市场的应变能力、组织内部的协调能力都较差,非常需要一个能够快速拍板,又能承担责任的人担当。领导者一人决策主要体现在涉及公司存亡的主营业务上,这样就可以提高市场的应变力、业务的执行力,在其它方面比如企业内部制度、流程的制定,企业文化的建设,考核机制的建立和实施,都应该集体来决策,特别要培养中层干部的决策能力,这样才能给创新企业培养和储备日后的决策高层。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是两种不同的决策技术。集体决策强调决策的公平性和可接受性,在决定公共管理事务的时候是比较合理的选择。但是在创新创业企业初期,更加追求决策的效率和谁决策谁承担的原则,所以个人决策是比较适合的。尤其是创业型公司,既然是创业,就更注重决策的风险性和效率。为了防止个人决策的盲目性,在方案设计阶段应该集思广益,但是到决策的时候领导者一定要慎独,不能被旁人所左右,导致犹犹豫豫错失时机。

参考文献:

[1]成春.论我国创业企业的成长障碍:企业家素质缺陷与制度困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171-174.

[2]袁中华.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1.

[3]邱国栋,马巧慧.企业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内生耦合—以韩国现代与中国吉利为样本的跨案例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3(12):94-98.

[4]周庆华,刘永安.论现代企业产权制度[J].当代经济,2010(8):50-51.

[5]周劲波.多层次创业团队决策模式及其决策绩效机制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

[6]安江林.创新创业——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命活力[N].企业家日报,2013-10-12(11).

[7]张帏.团队与制度:创业企业可持续的价值创造力[J].清华管理评论,2012(3):36-43.

[8]黎瀚.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探析[J].广西电业,2013,(12):28-31.

猜你喜欢

企业制度创业创新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谈森林管理管理体制的创新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