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销差指标由谁来评定、谁来监督?

2018-04-25张俊杰李淑慧

城乡建设 2018年8期
关键词:合法性真实性供水

■ 张俊杰 李淑慧

史上最严格的“水十条”及《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给产销差指标划定了的红线,要求截止到2020年产销差率指标下降至10%。标准看似很严,指标很高,实则难落地。多年来,产销差指标“谁来评定,谁来监督”的问题一直悬而未决。这个问题不解决,产销差指标犹如废纸,形同虚设。只有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市场准入制度、政府监督体系和市场退出机制,引入专业第三方审计、评定机制,让政府对第三方审计机构监督,才能保障产销差数据真实性,才能让产销差指标在阳光下运行。

产销差指标是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绝非简单的数字游戏。产销差指标作为评价和衡量供水企业产销差管理水平标准和依据,能够真实反映供水企业是真作为、还是假作为。其关键要看“谁来测评,谁来监督、谁来保障”产销差指标和数据的可信度和真实性。如果不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供水行业的产销差测评就没有价值可言,评定标准就是一种摆设、一个笑话、一句空话而已。因此,为了行业测评结果之公平、公正,非常有必要对“产销差谁来评定、谁来监督”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谁来评定

产销差数据虚报、瞒报、假报的现象是供水行业公开的秘密,可从未有人捅破窗户纸。究其原因,还是对产销差问题不够重视,把产销差数据统计当作数字游戏,加上政府严重缺位,监督跟不上,任由供水企业乱作为。为了颜面,为了掩盖管理、经营不善,人为篡改数据,使得产销差数据申报、统计工作一直处于混乱状态。要想改变数据混乱、 造假的行为,就得把产销差指标由谁来评定和监督的问题摆到桌面上来。

(一)企业自评/官方统计

长久以来,产销差指标一直由供水企业自测、自评、自报,任由企业自己编造。尽管政府也给供水企业下达指标和任务,统计产销差数据,但因长期缺位,监督、监管力度跟不上,数据可信度很差,掺杂了太多水分在其中,虚报、瞒报、假报现象很普遍。因此,这种靠企业的自律性、自觉性和责任心的测评体系,实难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下图一组自评和实际产销差数据可以说明企业自评机制存在的缺陷。

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自评上报的官方数据与实际产销差数据出入很大,失真度很高。“说一套,做一套”的弊端显露无疑。主因就是政府监管缺位。让一个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运动员裁决胜负,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可见,原有靠企业自评、申报的方式和程序与时代发展严重不符,根本无法保障数据的真实性,更别说公平、公正。自律、责任心和觉悟只有在制度约束机制下才靠谱,才可信。

(二)第三方评定

从未来行业发展趋势来看,第三方介入评定才最为合理,最有可能保障评定指标的真实性。引入第三方介入在理论上存在,可现实中其合法性、权威性、专业性及如何取费等棘手问题仍有待解决。

1.介入方式

对于引入第三方产销差审计、评定机构已成为共识,且有不可阻挡的趋势。如何介入,如何引进,怎么引进是第三方机构介入评定的第一步。从产销差控制需求来看,第三方介入评定通常分为政府委托、企业聘请、公开招标比选引进这三种。从评定效果来看,三种介入方式各有利弊。从产销差控制的需求出发,企业聘请更为适合,可以根据自身产销差控制诉求,选择技术力量强的评定机构。从政府测评供水企业管理水平和能力出发,政府委派或公开招标比选来选择资深审计、评定机构。无论何种方式,产销差审计、评定机构都要保持其绝对的独立性。

2.如何获取数据途径

数据获取途径对产销差评定结果的真实性来说很重要。对第三方产销差审计、评定来讲,如何从供水企业获取真实数据、有效数据,这是产销差评定的核心。单靠从供水企业各种数据系统和平台获取数据,真实性实难保障。一是数据缺失严重,原始记录残缺不全,甚至很多根本没有原始记录和台账;二是数据失真度高、掺杂了水分;三是不愿意提供一手资料,藏着掖着的东西很多;四是不配合现场测量和采集数据。可见,靠供水企业提供数据可信度很差。

为了保障数据真实性,从获取数据途径来看,一是查询原始记录和台账;二是利用数据模型,算法核对营业、生产调度等系统数据;三是现场测量和采集;四是抽样调查;五是模拟实验。通过以上途径获取,可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避免和减少评定过程中走弯路,保障产销差审计,评定结论的真实性。

3.评定合法性

产销差审计、评定的合法性直接决定着产销差评定结论的合法性。作为第三方评定机构不仅是资质的合法性,更主要是产销差评定结论的合法性。否则,评定的结论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合法性首要是资质取得要符合法律、法规,符合政府测评,审核的标准;其次是评定、审计的要符合相关标准,算法要有法律依据;最后,就是评定、审计采用计量器具,检测工具要经过权威部门和机构的校准和鉴定,审计人员取得了相关资格证书。只有满足了以上条件,才具备产销差审计、评定的资格,评定的结论才具有合法性。

4.评定权威性

倘若引入第三方评定产销差,其评定结论的权威性就至关重要。权威性不单纯指资质的权威性,更主要是其技术的权威性。有资质的企业很多,但真正懂产销差审计、产销差评定的机构却少之又少。产销差审计、评定是一项系统、复杂的事情,涉及到水厂,管网、计量、营业、抢修、稽查等多个部门和环节,牵扯到千家万户的用户和上千公里的管网,其数据量、信息量非常庞大。如果不懂产销差控制,没承揽过产销差控制项目,产销差评定工作根本无从下手。产销差评定不单单是产销差指标的评定,更重要是对产销差构成、原因的系统审计和评价。由此可见,权威来自于有产销差控制经验的资深团队和机构,并非资质等级高的评价机构。

5.评定的专业性

产销差审计、评定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成千上万的用户和几千万的数据,贯穿了水厂源头-管网-用户终端的全过程。囊括了大量的表具校验,全寿命周期管理、管网模型、水量数据审计、压力、流量数据分析、水费账目审查等一系列的现场数据测量、采集和分析。可以说,绝非一般的第三方机构可胜任,须懂得、掌握IWA水损审计方法、思路和工作流程,熟悉各种生产调度系统、营收系统、压力流量系统、用户报装系统、客户服务系统以及管网建模和GIS信息系统,还需配备专业评估软件和各种压力、流量数据采集器、检测工具。因此,第三方的产销差审计、评定机构需拥有至深的产销差控制经验和资历,经过专业的产销差控制机构的培训和指导,才能具备产销差评定的能力和资质。

6.如何收费

鉴于产销差审计、评定属于新生事物,尚未颁布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规范,出台产销差评定的取费标准和依据,收费已成了当前最棘手的问题。由于产销差审计、评定十分专业,牵扯和涉及部门、数据量庞大,而且耗时长,所需人力多、专业强,加上各单位审计的难度系数不同、工作量大小不同,取费很难界定。倘若取费太高,企业承担不起;取费过低,第三方入不敷出,接受不了。因此,合理收费标准对产销差审计、评定工作的推进十分重要。

从IWA/AWWA产销差审计、评定项目来看,其收费标准通常按照审计、评定的内容、工期、难度系数以及供水企业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数量来确定工作量,制定适度、合理的收费标准。一般来讲,产销差审计、评定的收费从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不等。既有按照供水量乘以协议单价取费的,又有按照工期,工作量来取费的。无论何种取费,最关键得有标准和依据,期待政府物价主管部门尽早出台相关标准。

二、谁来监督

尽管专业的第三方评定机构有一定的公正性、客观性,仍不能排除弄虚作假、同流合污的情况发生,关键看评定费用由谁来承担、谁来支付。倘若评定、审计的费用由供水企业支付,掏腰包,肯定会受到供水企业的干预,受到各种制约;倘若政府出资,就可以减少供水企业的干扰因素,保障第三方评定机构的独立性,评定结论的可靠性、客观性。理论上,可以避免很多问题,但仍然难避免徇私舞弊的现象发生。可见,“谁来监督”仍然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谁来监督”这个问题,不止是监督第三方评定机构,更主要是监督评定数据、结论的可靠性、真实性,检查评定程序是否合规、合法。不仅要解决谁来监督的问题,还要解决如何监督、怎样监督,监督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从监督机构的合法性、权威性来看,水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才是最合适的政府监督部门,既可以监督供水企业,又可以监督第三方评定机构,双管齐下,一手可以托两家,身份再合适不过了。但要想监督到位,光靠权力远远不够,还得建立一套完善的市场准入制度、监督体系、退出机制,定期、不定期地组织权威专家团队对第三方评定项目临时抽检,核实数据的可信度。对存在瑕疵、虚假数据的项目,视情节严重程度,清退市场,取消评审资格。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监督工作真正推行下去,真正发挥监督的作用。

总之,产销差由谁评定是一项复杂的事情,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找出一条适合办法和方式,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产销差指标评定机制。

由此可见,产销差“由谁评定”是产销差控制的必须面临和首要解决的问题。不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政府缺位问题解决了,制定再多的标准、再严的规定都形同虚设。只有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完善、健全的评定标准和依据,把谁来评定的主体对象给明确了,让专业的第三方机构评定,政府监管到位,产销差“由谁评定”的问题才能真正得以解决,才能为产销差评定标准的落地提供依据,产销差控制工作才能在健康、良性的跑道上运行。

猜你喜欢

合法性真实性供水
组织合法性的个体判断机制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Westward Movement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合法性危机:百年新诗的挑战与应战
广告的真实性
供水产销差的组成与管控建议
从悬疑报道谈新闻的真实性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甘肃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年内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