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西藏肉羊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相应对策

2018-04-25刘孟君达娃顿珠次旺仁增扎西央宗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农牧民肉羊羊肉

刘孟君,任 越,达娃顿珠,次旺仁增,扎西央宗,尼 珍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西藏 拉萨 850009)

西藏是我国的五大牧区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高寒草甸草原畜牧区。养羊业在西藏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发展农牧区经济的一项重要支柱产业。近十年来,西藏绵羊资源数量均保持在1.00×107只左右,占西藏牲畜总数的1/2,数量位居其他家畜之首。当前,从全国肉羊养殖形势上看,肉羊数量及其产品量都在不断增加,占畜牧业经济中的比重也逐年提高,但良种数量少、单产水平低、规模化养殖比例低、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养殖效益差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1-7]。西藏农牧区饲养羊现阶段依然以全年放牧方式进行,肉羊单产水平低、规模化养殖比例低,而且目前西藏农牧区养羊普遍存在着两大问题:一是藏系绵羊品种退化;二是放牧草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因此,西藏现阶段肉羊生产情况如何、肉羊生产面临什么形势、未来发展趋势怎样等问题就成为西藏肉羊产业发展所需面临的主要难点。笔者就西藏肉羊生产的相关资料,分析了其生产现状及面临形势,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予以了展望,提出了有关肉羊发展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1 西藏肉羊生产现状

1.1 肉羊存栏、出栏情况简介

2005—2015年,西藏绵羊的存栏数呈逐年降低趋势,2015年绵羊存栏总数与1965年存栏总数趋于持平,2015年绵羊存栏量在1.20×107只左右(见图1)。根据2015年的统计可知,西藏各地区绵羊的存栏数排行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那曲、日喀则、昌都、阿里、山南、拉萨、林芝,雅江流域具有代表性的县年末牲畜总存栏数及年末绵羊总存栏数差异性较大,如日喀则地区绵羊的存栏数比其他地区在雅江流域的各县存栏数都大 (见图2、图3)。统计资料显示,从西藏全区来看,绵羊的出栏数目要高于牛、猪,从各个地区来看,日喀则、那曲、阿里的出栏数目明显高于拉萨、昌都、山南、林芝,然而西藏各个地区牛、猪、绵羊的出栏率,绵羊的出栏率高于牛的出栏率,低于猪的出栏率(见图 4、图 5)。

图1 西藏历年羊存栏总数(包括绵羊、山羊)

图2 2015年末西藏各地区牲畜存栏情况(万头)

图3 2015年末雅江流域各县牲畜总存栏数及年末羊总存栏数

图4 2015年西藏各地区牛、猪、羊出栏情况

图5 2015年西藏各地区牛、猪、羊出栏率

1.2 西藏各地区畜产品产量

图6 历年猪、牛、羊肉合计总产量

图7 2015年西藏各地区猪肉、牛肉、羊肉、牛奶产量

图8 2015年雅江流域各县肉类总产量

历年来,西藏地区的猪、牛、羊肉总体产量呈上升趋势,但近年来增长速度较以前有所放缓。从各地区肉类产量来看,总体情况为:拉萨、昌都、山南、那曲、林芝地区的牛肉的产量远高于羊肉,而日喀则的羊肉与牛肉产量较为接近,阿里羊肉产量高于牛肉。对年末牛肉与羊肉的总量进行统计比较(主要是雅江流域的各县),发现产量地域性差异很大,总体情况是羊肉的产量要远低于牛肉产量,从所统计的数据上发现仅有日喀则的江孜、白朗、康马、拉孜、定日几个在雅江流域的县的羊肉产量高于牛肉(见图6、图7、图8)。

1.3 西藏农牧林从业人员

西藏作为我国五大牧区之一,相应行业的从业人口数量间接反映其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及发展潜力。近年来,国家实施的草原生态保护及牧民定居工程对相应从业人口流动都有影响[8],为了更好地了解各地区从业人数变化情况,对牧业总体产值及各个地区从业人员总数和从业人员性别进行了统计。从历年总体产值上看,西藏牧业产值一直持续增长,牧业产值在整体上要高于农业、林业、渔业(见图9)。乡村从业人口数量呈缓慢增长趋势,其中,男性从业人员稍高于女性。从历年乡村从业人员数量来看,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口数量较为稳定,其数量波动性并不大,且对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口数量来说,由于具体情况并不能单一区分,只能放在一块统计(见图10、图11)。从2015年整个西藏地区乡村从业人口分布来看,乡村从业人员数量由大到小为日喀则、昌都、那曲、拉萨、山南、林芝、阿里,相应的各地区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口数量由大到小依然为日喀则、昌都、那曲、拉萨、山南、林芝、阿里(见图 12、图 13)。

1.4 居民购买情况

图9 历年农业商品总产值(万元)

图10 西藏历年乡村从业人员变化情况

图11 历年乡村从业人员及农、林、牧、渔业从业分布

图12 2015年西藏各地区从业人员分布

图13 2015年西藏各地区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

为了得到居民购买羊肉需求情况,以便于分析,笔者主要对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购买羊肉、牛肉数量进行统计,发现羊肉需求量明显低于牛肉,甚至从近年统计的数据来看,羊肉在全年购买主要商品需求数量上为最低(见图14)。为了更精细地判断城镇居民对羊肉的需求情况,按照最低收入户、贫困户、低收入户、中等偏下户、中等收入户、中等偏上户、高收入户、最高收入户这几个等级对城镇居民家庭羊肉需求量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城镇居民的羊肉需求量低于牛肉与猪肉,且与收入等级不存在联系。在羊肉需求量上,中等收入户以下,羊肉需求量差异并不大,中等收入户以上,羊肉需求量随收入增加有所提高(见图15、图16)。笔者从调查的实际情况中发现,农村居民日常食用的肉类主要是猪肉、牛肉,而羊肉食用具有季节性。为了便于比较,对农村居民猪肉和羊肉的需求量情况也进行了统计,得出羊肉购买量相对于猪肉购买量在总量上比猪肉高,并且与季节性屠宰有关。由图17可知,羊肉历年购买量并不稳定,波动性很大,无实际参考价值。

图14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购买主要商品数量

图15 按收入等级城镇居民家庭购买肉、蛋、油数量

图16 按收入等级城镇居民家庭购买粮食数量

图17 农村居民历年猪、羊肉购买量

图18 年末实有耕地面积(千公顷)

1.5 农作物耕地情况

我国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实现草畜平衡发展,全面推行了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天然草场饲草供应明显减少,大多数农牧户不得不采用舍饲或半舍饲模式饲养家畜来缓解草场压力[8],然而西藏大多数的农牧民依然是游牧式养殖,在某种程度上对畜牧业商业化发展有着制约。为了更实事求是地了解西藏肉羊发展的潜力,对西藏整个地区的耕地面积及农作物播种面积进行了有效统计。统计发现,从1959年到1978年耕地面积有所增加,此后的耕地面积基本维持比较稳定,增幅并不大。近年来,西藏基建用地以及其他因素造成耕地减少,对实有耕地面积并没有造成影响。其原因是,老百姓对一些难以种植的沙土地进行了培土,扩大了耕地面积(见图18、图19)。对当地一些粮食作物面积进行统计发现,粮食作物播种的总面积有所下降,其中,小麦、冬小麦、豆类的播种面积皆为下降趋势,仅青稞播种面积在一定幅度内有所增加(见图20)。

图19 当年减少耕地及增加耕地面积(千公顷)

图20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千公顷)

2 西藏肉羊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宏观调控缺乏

西藏农牧区饲喂的绵羊以藏系绵羊为主,近十几年来,西藏大量引进国外优良肉用羊品种,在农牧区,引进无角陶赛特、萨福克、杜泊羊等品种进行杂交,旨在利用先进的繁殖技术快速扩繁,加强选育,提高羊肉质量及产量,满足西藏羊肉需求。但从国外引入这些品种,在有些地方并未进行有效控制,加之引入品种适应性差,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污染了藏系绵羊血统,而且也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近年来,西藏政府提出大力发展节粮型草食畜牧业,加速发展牛、羊等草食家畜生产,大幅度提高草食家畜的肉类产量。西藏农牧区的各级政府虽然也对发展养羊业出台了相应的鼓励、扶持政策和措施,但该地区肉羊产业目前依然存在这样的问题:羊肉加工、羊皮加工企业数量少;羊肉产品单一低档,活羊及羊产品的批发交易市场数量少;生产的区域化、产业化格局还未形成,如日喀则这样的典型产羊大区目前仍未有肉羊产业区域。

2.2 未培育出专门化高产的地方性肉羊品种

西藏具有多个绵羊品种,缺乏专门化肉用羊品种。藏系绵羊品种存在个体小、生长速度慢、产肉量低等缺点,虽然各地区都在进行引种改良,但由于缺乏统一的协调工作,如缺乏科学系统的饲养管理且不注重群体选育,造成改良后代羊的体质逐年下降,远达不到选种育用标准,因此,目前西藏地方性肉用羊品种还在探索阶段。

2.3 屠宰加工、质量安全管理、市场流通体系不完善

屠宰加工是提高羊肉及其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当前由于一些客观原因,私屠滥宰现象严重,大多数地方未能严格执行肉羊屠宰加工标准,农牧区养殖户的羊肉几乎是自产自销,少数销往当地市场,羊肉及其产品不能做到优质优价。具体表现为缺乏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羊肉产品加工企业、市场销售羊肉以出售整羊为主、深加工落后、产品单一低档、市场竞争力薄弱。同时羊肉分级标准现阶段并未建立,市场供应的羊肉品质参差不齐,羊胴体出品率低、品质不均一、分级率不足、标准化程度低。

2.4 生产方式落后、规模养殖发展缓慢

受传统养殖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农牧民养殖以游牧为主,养殖方式粗放[9]。大体情况为:养殖基础设施落后、圈舍简陋、机械设备缺乏、饲喂羊的饲草比较单一。冬、春季农牧户仅饲喂简单加工或不加工的小麦、青稞及秸秆,并未饲喂多样化饲料,营养均衡难以得到保证。肉羊养殖在整个体制及模式上存在很多薄弱环节,专业从事人员少,养殖规模小而分散,产值低,科学养殖水平低下,产业化水平低。

3 西藏肉羊发展潜力及机遇

3.1 资源禀赋

西藏用于发展肉羊生产的绵羊品种资源极丰富,藏系绵羊品种在西藏境内有着广泛的分布和较多的群体数量,具有丰富的可利用资源。利用专门化高产肉用羊的品种 (国外引进的优良肉用品种)做父本,以当地品种作母本进行杂交,其羔羊具有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产肉性能好和饲料转化率高等优点,充分利用了本土绵羊资源及国外肉羊优势。杂交后代用于商品肉羊生产,能给当地农牧民快速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饲草资源是畜牧业发展基础中的基础,西藏具有良好的饲草资源,近年来,随着畜牧养殖地位不断提高,该地区的规模逐年扩大,农牧区的老百姓也开始利用手头闲置的土地种植优良饲草,如燕麦、苜蓿、箭筈豌豆等。根据考察发现,西藏农牧民有利用农副产品饲喂家畜的习惯,只是利用程度有所欠缺,但这些饲草料资源完全能有效转化为发展西藏肉羊养殖的物质基础。

西藏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尽管随着第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农牧区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但农牧区仍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从统计的数据来看,相关农、林、牧、渔从业人员总体数量基本没有变化,因此将大量剩余劳动力动员起来,就使得肉羊产业发展在农牧区整合具有可行性。

3.2 旅游业发展及消费观念转变

目前西藏旅游业收入逐年创新高,因特色畜产品加工的旅游产品链也随之形成,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提高了农牧民生活水平,也增加了农牧民收入。但是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西藏畜产品产量常不能持续为市场提供,以羊肉为例:羊肉经常供不应求,且随着季节的波动价格较不稳定,因此常出现羊肉大量从甘肃、青海等地运进的情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观念有所改变,大家开始追求饮食的营养及食物结构的科学合理,羊肉到目前成了老百姓餐桌上的常见食品。

3.3 良好政策环境

近年来,西藏政府对于节粮型畜牧业的扶持力度大大增加,地方也投入大量资金支持羊肉产业发展。西藏政府投资于育种、繁育、饲料、圈舍设计、育肥、防疫等相关技术的研发及补贴经费逐年提高,旨在缓解市场中供给不足的公共物品压力,这对于肉羊标准化规模经营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为了响应国家政策,西藏自治区近年提出了“优势区域、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先发展”的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总体思路,依托西藏特色家畜优势资源,以当地品种为基础,加快良种选育技术研究和制种进程,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优化饲养管理体系、疫病防治体系,逐步推进传统畜牧业转变增长方式,向高产、优质、高效的“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推动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羊肉产量作为“菜篮子工程”之一,各级政府也对发展养羊业出台了相应的扶持鼓励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养羊户的积极性。

4 西藏肉羊发展对策

4.1 加强宏观调控

利用经济、法律手段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目前西藏进行了大量引种、育种工作,在一些地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在日喀则、拉萨等一些小气候地区引入了萨福克、杜泊羊,以其为父本,当地羊为母本生产的商品羊,目前不但适应当地气候条件,而且表现出较高的生产性能和稳定的遗传特性,引进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较为明显。但是有些地区引种带有一些盲目性,忽视了地域差异性,引种效果并不好,取得效益远小于投资,而且引种难以持续,严重挫伤农牧民养殖积极性。因此,应该从宏观的角度上把握引导,严格控制种羊的引入及利用,在保存原有种质资源的情况下,严格把关做好引入品种的扩繁。同时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根据市场导向,加大对规模农牧民的资金扶持力度,通过资金扶持、贷款倾斜,鼓励、引导分散农牧民养殖户通过自由组合,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和优势,形成专业化的养殖合作社,实现规模经营,提高生产能力。打破自由羊贩子的垄断,在特定的肉羊养殖区域筹建肉羊交易市场,便于养羊户交流沟通,进而促进生产与市场的对接。

4.2 加强科学技术推广工作

加大科技推广力度,让科技进村入户,让农牧民切实掌握肉羊标准化养殖生产技术规程,不仅增强农牧民运用现代养殖技术的能力,而且提高养殖生产各环节效率及养殖效益。

4.2.1 推广杂交改良工作:发挥西藏固有品种的资源优势,在情况允许范围内,推广优良种公羊如无角陶赛特、特克塞尔、萨福克、杜泊羊,杂交改良当地羊,提高羊生产性能。结合良种繁育技术、冷冻精液配种技术、胚胎移植技术,改变西藏目前养羊业中存在的良种化程度低、生产水平低的局面,确保羊肉大批量生产,均衡上市,全年供应,切实做到提高和保证农牧民养羊的生产效益。

4.2.2 推广肉羊放牧繁育舍饲育肥养殖模式:西藏地区的小气候非常显著,农牧交错地带分布明显,常年不见青,放牧天数比较少。农牧民在农牧交错地带施行游牧,并未把放牧繁育、舍饲育肥结合起来,推广肉羊放牧繁育、舍饲育肥养殖模式,旨在利用放牧繁育低成本的优势。将繁育羔羊断奶后进行舍饲强度育肥,不仅可以利用羔羊早期生长发育快、饲料报酬高的优势,提高肉羊养殖的经济效益,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缓解当地草场的生态压力。

4.2.3 推广简单实用技术:在调查基础上,组织人员编写简单、实用于各个地区的养羊手册,主要针对生产实际情况,如简单的饲草加工、品种改良、动物免疫和日常管理、常见疾病预防及治疗等技术,尽量做到操作过程图文并茂。在农牧区大力推广氨化等粗饲料加工调制技术以及推行开发专用肉羊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引领农牧民改变传统饲养模式,将改变这样的一个局面——没有放牧地或放牧地饲草资源不足引起的草牧、农牧矛盾。同时利用好农牧交错带区域间的互补优势,在牧区、半农半牧区推广草地改良、人工种草和草田轮作养田方式。

目前,西藏养羊的主要饲养方式仍然是游牧,这种粗放的饲养方式,致使羊的生长发育受阻,羊的生长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其生产性能非常低。因此,为缓解农牧区因超载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与增加农牧民收入间的矛盾,发展西藏肉羊产业,应在稳定养殖数量基础上,依靠科技进步,改善饲养管理条件,重视羊病防治及羊群的选优去劣,从根本上提高羊肉产量及品质,而不是一味依靠数量。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舍饲、半舍饲饲养规模的扩大,通过典型示范、“以点带面”的方式证明舍饲或半舍饲既可以为农牧区增加羊的饲养量,又可以为农牧民增加收入。

4.3 加快肉羊相关科研工作进度

如何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让农牧民真正受益的技术,这不仅能为肉羊产业保驾护航,更能让农牧民第一时间享受到科技的创新成果。

4.3.1 加快西藏肉羊新品种繁育进度:目前已经开展了近10年的肉用绵羊选育、良种繁育、健康养殖等技术,这些技术的突破和推进,在西藏一些肉羊重点示范养殖点,确实取得了成效,也促进了产业发展与农牧民增收致富。杂交羔羊后代种群,基本已在江孜、白朗等地建立起来,经过级进杂交和系统选育,培育出来的高代杂种羊,适应性接近本土羊,但其体格、生长速度、肉质、胴体较本土羊具有优势,外貌接近于纯种萨福克,体型大于本土羊小于萨福克,离理想中的肉羊品种——适应高原气候、体格外貌生长速度接近萨福克、肉质接近本土羊,还有所差距。当前则需要在已有的种群里再进一步选育,以培育出西藏肉羊品种。

4.3.2 高效利用西藏本土饲草资源:目前,我国不同地区均根据自行情况开展了肉羊杂交试验、不同肥育方式试验、不同营养水平肥育效果试验、添加剂试验、同期发情及胚胎移植试验等[10-11],但现阶段西藏对于肉羊研究还在起始阶段,目前开展了肉羊杂交、同期发情、胚胎移植试验,开展的主要工作是育种,并未开展结合西藏饲草资源的肉羊养殖营养方面的研究。肉羊规模化养殖中饲料成本是关键,科学配制饲料是养羊成败的主要因素,饲料通常占肉羊饲养成本的60%以上[12]。西藏目前并没有根据本土实际情况制定的肉羊营养需要量标准,导致现阶段肉羊饲料配制多数为照搬其他地区饲料配方,没有当地基础饲料的营养价值,因此无法有效利用饲草资源,造成饲料配制浪费、成本上升、饲料转化率低。在农牧区内粗饲料常为肉羊养殖中的主要饲料种类,有时甚至是唯一种类。这类饲料多为当地农作物秸秆,如青稞秸秆、小麦秸秆等农作物副产品,这类饲料营养价值普遍偏低,适口性差、粗蛋白质含量低、粗纤维含量高、消化率低,并且饲喂时未经合理加工粉碎、揉碎投喂或铡短即直接投喂,秸秆利用率非常低,浪费很严重,加之氨化、黄贮等加工调制技术不普及,一些地区时常发生妊娠母羊流产、羔羊白肌病、羔羊初生重偏低等情况。同时精饲料配方不科学,原料品种单一、配制相对随意,养殖户往往只是根据经验以青稞、小麦、大麦等精饲料简单进行补饲,几乎大部分农牧民对肉羊矿物质营养普遍缺乏认识,因此忽视了矿物质添加剂的使用,做不到饲料营养的全面与均衡,造成养殖效果差、经济效益低。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西藏肉羊产业的健康发展。

肉羊的一生要经历羔羊、青年羊、育肥羊等不同的生理阶段,各阶段对营养的需求不一样,生产中往往只有一种通用的饲料,既做不到低成本高效利用,也不能完全满足肉羊的营养需要[12]。因此,现在应该通过一些科研项目,进一步扩大对西藏各种饲草料营养参数的测定,并利用西藏草料资源丰富、品种繁多的优势,结合不同生理阶段的饲喂量及营养需要量,配制出具有西藏特色的肉羊饲料配方,并在保证低饲料成本的情况下,使肉羊营养尽可能全面。

4.4 大力发展草产业,缓解草畜矛盾

西藏的草地面积很大,但平均每公顷草原生产力非常低,由于环境气候特殊性,草场生产力随季节变化非常大,加之草原过度放牧,长期超载,各种人为和自然因素的综合破坏,造成草场退化、沙化严重。因此,如何根据草场面积、草场生产力和季节变化,提高单位草原生产力及使草地真正发挥生态和经济双重功能,已经成为政府的工作点。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羊产业非常发达,通过相关文献查阅,发现这些地区的草产业也相当发达,其草产业、青贮饲草料加工产业居于全国前列,草产业的发展为羊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13]。因此,西藏草产业的发展,也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利用率,有助于缓解草畜矛盾,以草带动畜,生产出更多优质合格产品。

4.5 “以点带面”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羊产品加工

只有让肉羊生产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才能持续为肉羊养殖户增收、创收。纵观全国的养羊行业,目前皆向规模化、区域化、产业化方向发展[14],但西藏肉羊养殖皆是散户,这既是优势也是劣势,具体表现出来就是羊群品质结构参差不一、环境破坏严重、受市场波动较大、小本经营投入低等问题。随着市场的整合,个体户已经渐渐由个体向群体靠拢,再与大市场进行对接,并从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已经有了一些初步探索。因此,要培育龙头企业,促进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使西藏的羊产品加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同时,还要抓住眼球开展深加工,如向旅游食品、保健食品、方便食品方向发展,以打开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1]浦亚斌,马月辉,冯维祺,等.当前我国肉羊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草食动物,2003(z1):26-27.

[2]王锐,杨庆民.国内外肉羊业生产现状及研究进展[J].养殖与饲料,2004(12):19-21.

[3]赵凤立,崔健,李洪伟,等.国内外养羊生产趋势及肉羊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J].辽宁畜牧兽医,2002(3):32-33.

[4]孙晓萍,肖西山.我国羊肉产销现状与消费市场[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3,9(3):34-35.

[5]丁存振,肖海峰.我国羊肉供需现状及趋势分析[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6(3):86-96.

[6]刘春芳,王济民.中国肉羊产业发展现状及供需展望[J].农业展望,2013,9(6):45-51,68.

[7]史贵丽,宋富琴,李文娟.我国养羊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养殖技术顾问,2009(7):155.

[8]杨旭东,杨春,孟志兴.中国牧区半牧区肉羊生产现状及趋势展望[J].农业展望,2016(7):37-41.

[9]尼玛顿珠.西藏畜牧业发展现状及思路[J].农民致富之友,2016(24):259.

[10]赵宇琼,马雪豪,白元生,等.2014年山西省羊产业发展形势与分析[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5,35(3):61-64.

[11]丁存振,赵瑞莹.山东省羊肉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4,13(9):964-972.

[12]刘源,李秉龙,刘波.肉羊标准化规模经营现状及对策[J].中国畜牧业,2013(16):16-17.

[13]张成虎.兰州肉羊生产现状及产业化发展思路[J].中国畜牧业,2015(23):69-70.

[14]胡迪.卡斯镇养羊业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30(11):30.

猜你喜欢

农牧民肉羊羊肉
“扒羊肉”
提高肉羊繁殖率的综合性技术措施
肉羊体尺测量 用上“智慧眼”
开春食羊肉,滋补健体
冬补一宝 羊肉
肉羊快速育肥综合技术
肉羊养殖新技术及应用实践研究
新疆吉木乃:“三平台”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远教“三结合”服务“农牧民夜校”
羊肉宴引发的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