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民歌的再加工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之间的关系
2018-04-25郑斌
郑 斌
我国作为历史悠久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史的见证以及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文化(民间文学、民间音乐、传统戏剧、民俗等等),也体现着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而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坚定文化自信、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我们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将成功典型的山西大型左权花戏歌舞剧《太行奶娘》为研究对象,对地方民歌的再加工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之间的关系作以研究。
“左权开花调”是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山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这些文化在历史的长河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精神食粮,它们也对山西省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左权花戏歌舞剧《太行奶娘》是以真实的故事改编的以声乐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戏剧作品,讴歌了英雄的妇女形象。歌舞剧分为四幕,采用左权传统艺术形式“小花戏”及“开花调”等,用最为原汁原味的原生态演唱形式进行演唱。整部剧是以左权民歌的旋律为基础,配以写实性、生活化的歌词贯穿,其中包括广为人知的《桃花红杏花白》《杨柳青》《樱桃好吃树难栽》等十几首山西左权民歌。演唱方式包括了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美声唱法等。在这部歌舞剧中唱法已基本被视作表现人物形象的一种手段,它以若干首地方性的民歌构架起了音乐和戏剧的冲突,真实感人,充满了强烈的山西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是歌、舞、戏三者的完美结合。剧中的《太行娘亲》《奶娘曲》《蜡烛开花一根芯》《断了骨头连着筋》《又回太行》《正月里正月正》等都是在左权民歌的基础上创作的,加入大型交响乐队伴奏,又与现代艺术舞美、灯光、道具相结合,场面恢宏,特色鲜明,十分震撼。《太行奶娘》是新编作品中比较成功的作品,于2012 年12 月26 日首演,三年共演出226 场,获得广泛好评,它是让全国人民认识左权太行精神的活教材。地处太行山下的左权县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红色革命根据地,也衍生了红色文化、红色民歌。如《在太行山上》这首合唱歌曲,它创作于1938 年7 月,是为在山西境内太行山上浴血奋战,团结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抗日军民而创作,也是一首影响深远的作品。《太行奶娘》中新创作出的曲目大都是根据左权民歌开花调等再加工而来。剧中的舞蹈也都保留了最为原汁原味的舞扇、三颠步,这些都是小花戏最根本的特点,它的成功演出为左权优秀传统“开花调”与“小花戏”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应以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地域化的音乐素材和传统民族风格的作品,配以生活化的语言,带有方言的歌词唱腔,与戏剧形式结合起来,并继续发展和完善,使之更加适合现代社会人们的欣赏和认同,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并且能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大家了解中国文化,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促进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昌盛。
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党中央提出全面复兴传统文化,这是新时代赋予艺术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需要有相应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传播途径。艺术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将地域性的民族文化,通过合理的、有效的、高水平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使之成为具有全国性、世界性的一种文化符号,并得以发扬光大。山西省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及纪念习近平总书记“右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是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讲话精神,整合山西省内的艺术资源创排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为有牺牲多壮志——右玉和他的县委书记们》,讲述了右玉和他的县委书记们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治沙绿化、迎难而上、造福于民的感人故事。它通过演唱、舞蹈等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将《大战黄沙洼》《这把锹》等16 首歌曲及山西民歌的曲调串连起来,构成一部辉煌的史诗,使山西文化、右玉精神走出山西,走向世界。
山西素有民歌海洋的美誉,山西境内的左权民歌、河曲民歌、祁太秧歌、罗罗腔等地方艺术中,较有名的民族声乐作品多达1000 余首,广泛的音乐素材可以提取出现代音乐的元素,我们要对民歌进行再加工,用地域性的民歌改编声乐类的歌剧或者歌舞剧、清唱剧,因为单纯民歌风格的歌曲串联起来在戏剧表达上欠缺张力和戏剧的连贯性,这也是这一类题材的不足之处,所以作曲家的音乐构思要借鉴西方歌剧的一些表现形式,尤其是对于戏剧连接部分的表现力度,对于音乐的动力性非常有作用,使之上升到一个新高度,这是大有可为的工作。在这部史诗中加入的山西民歌曲调《桃花红杏花白》将故事推向高潮,地域特色浓郁,对我省继承与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很大的作用。民歌也可以说是编年史和历史传说,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民歌是对我们生活的真实写照,与本土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如山西左权民歌《桃花红杏花白》《土地还家》,都是对人民生活的真实表达。歌词配以生活化的语言、衬词等,保留开花调歌词中相呼应的特点,曲中加入带有方言的歌词唱腔,有着厚重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将最为原汁原味的开花调展现出来,是对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传承。再者广西地区的山歌对唱、情歌对唱《只有山歌敬亲人》《多谢了》《世上哪见树缠藤》,他们的音乐多细腻、婉转,也都是反映当地人民的生活,这些别具风味的唱腔、旋律,再与当地的方言特色相结合,创作出了众多脍炙人口的歌曲,现在唱起来也是朗朗上口,有滋有味,令人陶醉。就如“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那么“地方的也是民族的”,我们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与时俱进,创作出更好、更多的艺术作品。我国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优秀的传承人,通过他们的坚守我们才能见证到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我们需要号召更多的人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队伍中,将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播出去,走出国门,这是我们大家共同的使命。
将历史故事、人物传说等加以改编,以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作品数不胜数,如,有将晋商精神编创成晋剧《日昇昌票号》、将历史故事编创为豫剧《唐知县斩诰命》、把民间故事编创成越剧《西厢记》等,这些都是通过再加工,艺术家的二度创作、三度创作,用戏剧的形式展现出来。我们需要创作更多更优秀的作品使它们广为人知,通过展演以获得更大范围的传播,因为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都需要有相应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传播途径。我们应以此为契机,将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用高水平的艺术形式呈现出来,使之得以发扬光大,使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它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使命。
为使传统文化能够更好的被大家所理解、接受,开展活动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成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团、协会,使更多的人切切实实地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喜欢他们;举办活动,在学校、社区等公众地方举办每月一次的文化活动月,以讲座等形式开展,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设置比赛,通过民歌比赛、掌握民歌曲目等形式扩展认知度;发行知名曲目的光盘、报刊及乐评,扩大受众面;复排老剧目,将他们重新搬上舞台,引发大家对经典的追忆,唤醒时代的印象;改造创新,将传统民歌再加工,加入新的表现力,与现代音乐元素相融合,改编成声乐类的歌剧或者歌舞剧、清唱剧,是大有可为的工作。
在如今中国文化艺术界,时代衍生的进步,国外理念的影响,让我国文化艺术形式更为多元化,同时也使我们本民族的地域性民族文化受到考验,保护与传承中国民族地域性文化艺术迫在眉睫。让我们以传统文化精髓为根基,以时代审美变迁为向导,更好地传承发扬民族文化,让人们更全面的认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的精神和有关要求,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坚持科学保护理念,制定规划,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传播工作,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迈上新台阶,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