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社会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手工技艺类非遗木雕重彩为例
2018-04-25宋小飞
宋小飞
(中国社会科学院 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更为灵活、直接、丰富的特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颁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约中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五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①手工技艺类非遗有独特特点,致使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类别之一。本文以手工技艺类非遗木雕重彩作为研究对象。木雕重彩是用浓墨重彩覆盖木雕本色的一种民间手工技艺,在现代消费社会中,如果把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引入到其中,它便衍化成带有文化符号的商品。木雕重彩被文化化后,被赋予了各种内涵,这种有着非遗文化符号的商品在消费社会中连接了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
一、手工技艺类非遗木雕重彩的生成
木雕重彩是用浓墨重彩覆盖木雕本色的一种民间手工技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翟孟义创作的木雕重彩的主题皆与东北民俗文化有关,他的木雕重彩的材料为张广才岭特产的紫椴木,其创作的木雕艺术的灵感来源于满族文化、东北民俗。2011年其木雕重彩就入选了黑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翟孟义作为手工技艺类非遗传承人的作品也多次被国内外人士及博览会、艺术馆等收藏;他所雕刻的作品《东北农家院》《关东十八怪》《萨满神韵组雕》《冰雪泥娃》等在国内获得过多次奖项。
图1
图2
图3
图4
图1表现的是萨满教祭祀活动,满族萨满教是东北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集大成者,它保留的宗教形态及原生态文化相对浓厚一些,跳神是民众生活内容之一,此幅作品中展现的便是满族萨满教跳神的场景,画面内容丰富。图2表现的是满族使用的“摇车”,这是育儿使用的一种摇篮。东北三大怪之一便是养活孩子吊起来,养活孩子吊起来说的就是满族摇车。满族的摇车是用椴木或柳木制作的,椭圆形,两端翘起,像江上的小舟,摇车边儿上有一个环,可以系在屋子的横梁上。图3为东北人民冬天凿冰捕鱼的场景,东北民众冬天捕鱼有着很长的历史,形式多样,其中木雕中表现的是单线垂钓,很有地方特色的一种垂钓方法,一个人可以操作,不用鱼竿,而是通过鱼线的蠕动引诱鱼儿上钩。图4为制作东北大酱的场景。大酱,是东北人使用大豆制作的豆瓣酱,它是民众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食品,每家在冬天的时候开始煮豆酱,经过漫长冬天的发酵,在翌年的春天,用水、盐及其他配料放于酱缸内至发酵,其是具有浓重的北方特色食品。
图5
图6
图7
图8
图5是东北地区民众冬季的必备生活用品之一,牛皮靰鞡,是用厚厚的牛皮缝制而成的一种鞋子,冬季穿有良好的保暖效果。这种鞋子比较特别,鞋面有一圈褶,在褶子的后面有一个向上翘起的鞋舌头,鞋口周边有细细的牛皮带子,靰鞡鞋柔软舒服。图6表现的是东北人玩冰车,这种冰车是东北人冬季娱乐的主要工具之一,是根据东北地区气候条件特制的一种冰车。图7为腌酸菜,东北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新鲜蔬菜不易保存,用腌渍的方法保存大白菜,是东北地区特有的生活民俗之一。图8嘎拉哈,是满族女孩子尤其喜欢的一种玩具,其材质为羊的关节小骨制作。
以上木雕重彩是以东北民俗文化为创作源头的衍生品。当东北民俗文化在传统社会时期本身固有的意义演化成在消费时代中需要承载的文化意义或文化内涵时,那么它就具有文化消费功能、文化普及功能甚至文化传播功能。木雕重彩中传播一些信息,给消费者留有一种符号印记,它所传达的讯息,首要的是东北民俗文化及其内涵。
东北民俗文化有自己特色,史籍记载,早在夏商时期伯夷等就已进入辽东地区;至清朝时,清政府制定了一些政策,其中有保留自己的满族习俗,也禁止其他民族进入满族居住地,至鸦片战争时此政策才有所缓解,一些破产流亡的农民开始越过边界进入东北拓荒,这就是著名的闯关东。历史上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给东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都带来了不一样的变化,这对东北民俗文化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而木雕重彩艺术创作的文化生态正是因为传承人翟孟义生活的哈尔滨阿城区是金朝的开国都城,900年前女真人创造的金源文化,200多年前京旗移民形成的京旗满族文化及后来的关东文化,这成为翟孟义创作木雕重彩的艺术源泉。他本人生长在木工世家,热爱东北文化,便用此种艺术形式表达出来。其艺术创作的源泉便是东北地区的民俗文化给予他的养分,在这种文化熏陶下,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木雕重彩手艺。他采用张广才岭特产紫椴木为原料,经过多种程序,选料、加工、阴干、抛光、打草稿、定稿、分层雕刻、打磨、刷底色、再次打磨、上漆等十一道程序才能完工。他以东北民俗文化作为作品的主题,用木雕艺术形式传递着东北文化,内容和生活契合。他目前的主要作品有关东十八怪、关东十二匠、萨满面具、老夫老妻、黑土情、东北大秧歌等。随着非遗运动的轰烈进行,这对木雕重彩这样的民间技艺有了很大的支持,他们需要这样的政府官方行为来支持民间技艺的传承,现如今,又是消费时代,我们从消费社会看,当木雕艺术成为商业资本,它便能够刺激民众消费,并且能够承担文化社会中的文化资本运作。
罗兰·巴特在文献中研究消费社会运作时提出消费社会的目的是促进更多的商品消费。传统社会中,木雕重彩展现的是一种民众生活图景,但它无法刺激民众消费,也不参与社会活动。但是在渗透着经济因素的商品经济社会里,当人们进入到消费社会中,这种木雕艺术除了本身的文化含义,它不仅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它还代表了一种文化符号。当消费作为人类的一种活动,作为载体的商品就发生了质的变化,商品本身除了有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之外,它还被赋予文化内涵、意识形态的符号价值,它不单纯仅仅是市场上的物品,它是能联系民众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流动的载体,体现了民族认同意识。木雕重彩作为消费社会中的物质承载体,从木雕重彩艺术的成型,到成为资本运作的载体再到承载消费民俗文化的经济运作,可以进行理论上的探讨,看全球化时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木雕重彩艺术不仅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还有符号价值;消费不仅是一种经济个体行为,也是一种文化和社会行为。
二、消费社会中文化资本的运作
消费是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消费过程本身也表现了独特的文化。消费社会研究开始于西方社会,主要是因为社会经济剧变导致人们开始密切关注此问题。
从18世纪开始至20世纪70年代,时代不停转换,从政治中心向经济中心又向文化中心转变。转变过程中文化成为消费的主要目标。在西方消费文化的定义中,鲍德里亚的研究比较凸显。他认为:“消费文化,顾名思义,即指消费社会的文化。它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即认为大众运动伴随着符号生产、日常体验和实践活动的重新组织。”鲍德里亚的商品符号理论受到广泛关注和影响,在他看来,原有的商品在资本主义交换价值下,其自然的使用价值已经消失了,而商品成了某种意义上的符号。因此,消费就不仅只能理解为对使用价值、实物用途的消费,而且主要看作是对记号的消费。[1](123)他关于消费是符号意义的观点,还是有比较广泛的影响。很多西方学者认为,文化既然是人类所创造的、作为意义系统的表达、显示、交流和传承的符号(比如卡西尔、格尔兹等),那么,必须注重消费社会的符号属性。也就是说,消费本身就是文化行为,消费行为及消费品是表达意义的符号体系和象征体系。消费社会理论和主要的思想流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功利主义,强调个人需求的重要性,认为个人是社会道德和政治中心。第二,现代性和后现代主义,此种理论认为消费商品不单是满足人类物质的满足,消费还是一种符号消费,商品的价值不是使用价值而是符号价值。
木雕重彩是建立在东北民俗文化基础之上的手工技艺,在传统社会中并没有激起民众对其进行消费的欲念。当它想要实现刺激消费的目的,首先必须通过物化形式作为载体。如果跳出东北民俗文化领域去思考木雕重彩,它首先是作为一个有社会属性的社会存在物。木雕艺术的存在是因为它反映了一个社会在一个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征。从物质角度看,木雕艺术是特定时期的艺术;从精神角度看,木雕艺术并不能摆脱社会大环境的政治、文化、经济制度的束缚,其存在是要在社会中得以体现,其社会属性是它的最基本属性。
当木雕艺术经过了由传承人的文化建构、与现时代社会流行因素结合,被赋予商品属性之后,木雕商业便形成了,作为艺术的物最终是以商业品牌文化的身份呈现在消费民众面前。当这种艺术完成了这种属性的转换,它就不仅仅是作为商品存在了,而是参与到消费社会中,成为一种文化资本运作的载体。社会存在物自然和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依存,在消费社会中文化和经济之间的运作也需要载体,民众的参与作用将文化转换成有经济利益的市场商品。以下笔者试着分析木雕重彩成为消费文化资本运作的方式:
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生态。非遗本身有鲜明的地域性及民族性,它依托独特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环境,通过人们口耳相传传承后代,非遗传承的核心人物即传承人所拥有的精湛技艺,便是活态遗产,这种活态性是非遗的根本属性。“一种民族文化,特别是活的、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很难依靠其自身力量进行,而必须与民族社会的现实生活需要相联系,才可能保持和发展下去。”[2](33)民众的价值观念、思想追求等在实践中的互动,也是非遗活态性的重要特征。其实,对于有着商业性质浓厚的传统手工艺类非遗项目,在它满足社会需求、形成有效市场运行时,它是能够实现保护和发展的,这是双赢的局面。传统的手工艺如果只是固守传统,不知创新与变通,那么必然会逐渐消亡,非遗政策的出现及其文化生态环境让传统手工艺技艺能够在当代消费社会中找到庇护,也能够对其传承与振兴,文化与经济发展起到良好互动效果。
第二,艺术被赋予功能性、文化性。消费社会中,过去刺激不了消费民众的消费,现在将社会大环境中的流行因素甚至主流因素中的成分被移接到木雕艺术上,赋予其文化功能,将文化作为一个新的卖点刺激民众消费。通过木雕艺术承载的象征符号及流行符号,民众购买文化实现象征符号价值。民众的消费不仅是满足了自身的物的需求,也是一种文化符号的消费。
第三,木雕重彩作为物的存在,作为商品出售实现文化资本的转化。木雕艺术与普通物品不一样,它的商品价值和其本身带有的地方民俗文化内涵两者结合在一起面对消费者,它本身就是引诱资本。地方文化作为引诱资本成为带动木雕文化相关物品的消费。木雕成为投资者开发利用的资本,他们可以带动当地周边的旅游、住宿、文化纪念品,达到吃住玩一条龙经济带的消费,虽然这种地方文化向经济利益转化并不直接作为载体,但是地方民俗文化在其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文化消费对于木雕艺术来说有很重要的作用,因为现如今很多城市或乡村会利用艺术引起文化的复兴或文化再生产,当越来越成熟的文化资本被运用到消费社会中去,其本身也成为吸引人眼球的文化经济转换的社会事件。
三、承载消费民俗文化的经济运作
古典经济学认为,推动生产是消费的目的且生产由消费决定。而当新的变化开始,生产在科技推动下也有了新的提高,消费就不仅仅是推动生产的有力推手,它也有了自身的地位,这样消费社会就产生了,于是商品有了被大众消费的开始。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中说过:“今天,在我们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它构成了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恰当地说,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3](1)从这段话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在消费社会中,民众目的是以消费为基本原则,社会也是在不断地制造消费,引导民众进行消费,人们消费的物本身,已然变成一种符号式消费。“消费的主体,是符号的秩序。[3](226)所以,今天的消费已然不是人的真实消费,而是意义系统的消费。[3](7)
鲍德里亚因为处于消费社会中,其在消费社会中加入了符号学理论对消费进行的解读说明生产在消费社会中是以意识形态的形式存在。鲍德里亚认为社会是有符号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已经被符号价值取代。所谓的符号价值就是商品可以为人类带来身份地位威望,但是笔者认为符号不仅是商品的标记,它也代表了商品的身份,其本身有着自身的意义和内涵。所以,木雕重彩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符号,其承载着消费民俗文化的经济运作,也起到文化体现群体认同的作用。当消费社会统一了社会生活,作为消费活动载体的商品本质也发生了变化,其本身除了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还有符号价值及商品被赋予的意识形态、文化观念、文化习俗、社会地位等。它逐步成为贯穿整个社会层面一个有着文化符号的商品。
把木雕重彩看作是承载着东北民俗文化的符号,其经济运作可以从文化与经济、非物质文化遗产效应、消费社会中文化的媒介传播这几个维度去解读。
第一,多元文化转化成经济。前面所述,消费社会中的文化与经济运作,是作为商品的木雕重彩将文化转换成经济,这种经济性要迎合大众消费心理。现代社会中我们商品的服务对象是大众,这意味着我们所做的商品无论从外观审美还在内在精神需求要符合大众口味。民众是消费主体,文化包装下的艺术商品能刺激民众的需求。木雕重彩,从社会物质生产角度看其艺术风格实际上是他们认识到了多元文化的力量,在文化艺术逐渐成为商品的今天,它也在走向多元个性,这种多元化迎合民众口味,刺激消费群体的需求,笼络民众精神回归。消费社会里,因为各种影响,物品被冠以更多的文化内涵,民众便会对物品有想要了解的欲望,而物品又恰好有流行因素迎合民众的口味。多元文化通过各种媒介即民族文化符号本身的文化内涵成为商品之后展现在民众面前,其是以文化本身去吸引民众的,他们成为消费对象后,在被消费的过程中,文化资本就转化成了经济利益。对于以东北民俗文化为根基的木雕艺术,是把这种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东北民俗文化成为开发利用的文化资源,也成为开始宣传的文化资本。
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效应。2011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规定对于有特殊优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在保护基础上,是可以合理利用非遗去开发地方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中国的非遗目前手工技艺类是有自己的价值的,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及为非遗传承人提供一些有利条件,使其能够安心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作、传承工作。它可以做为文化商品进入文化市场,也可以作为民俗特色商品进入旅游市场。在这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和其他商品区别的文化标记。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木雕重彩的官方文化保护标记,有其特定的符号价值显现,它还显示了政府官方的认定与关怀。有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旗帜的商品也在努力创造自己的风格特点以示区别其他文化商品。其非遗的符号与大众流行文化挂钩,所以非遗品牌也会不断创新。非遗和木雕重彩起到一种互惠效应,即人们了解了非遗也记住了木雕重彩。
第三,消费社会中的文化传播媒介。消费社会中文化被推广还是要依靠媒介传播。消费文化的兴起,首先媒介功能“功不可没”。媒介抓住了人们的欲望心理,会运用文化、文字、音频影像等手段制造出人为景观,然后进而震撼民众心理,能够使得它制造的作品或景观成为消费品,其优势就是使消费主义理念让人容易被接受,成为消费社会中的消费者。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木雕重彩,它是有着非遗文化符号的商品,在消费社会中媒介凭借多种手段营造消费商品,它推销商品的同时也在推销着非遗。非遗能够帮助把自然的物转变成文化的物,它把一种文化意义或文化品质嫁接到一种商品上,这样消费文化就是通过非遗效应而产生,而民众对于消费商品的符号形式或怪诞、或象征、或惊艳、或敬畏等都能得到民众的认同。媒介在宣传的时候,激起了人们消费的欲望,这能使消费者产生处于另一种文化空间中的文化震惊或文化认同。民众可以通过消费这种文化符号表明自己的身份和心理,还能融入到一定群体中。从符号价值的身份地位显现看,还能保持自己在所处文化群体中提高自己的文化消费水平及文化鉴赏水平,和大众拉开距离,且符号所指并不会使得消费符号价值有浮动现象,这也导致消费社会中民众的消费会不断地进入一种符号价值体系中。
民众的消费理念、生活方式等会不断地因为媒介的传播而扩散,文化上的认同消费成为消费的主要因素,所以,消费文化也借助媒介使得其传播的题材不断地被扩散。消费文化其实对特定社会中的经济、政治制度对并没有什么规约,只是以一种非政治化、文化化、经济化,而又有普遍或小众的民俗形式成为个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文化选择。它将民众的消费意识形态转换成日常行为意识,通过消费就可以显现它的意识形态,消费的过程也就变成了人们对文化的意识形态的显像实践。消费社会中消费者的消费内容是外人控制不了的,但是作为非遗的木雕重彩却是迎合了大众口味的商品,实际运作中促进消费者消费的正是因为其独特的民族文化性及“流行性”,这也是非遗与媒介结合的结果。消费社会中,通常人们会通过媒介进行宣传商品,引诱消费者购买各种产品。当社会中被称为流行文化的产品占主流时,它就会控制大众的思想,所处社会中的人会不自觉的随众,不停地购买产品,消费也就产生了。作为手工技艺的木雕重彩也是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结 语
作为手工技艺类非遗的木雕重彩和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有关。从经济与文化角度考虑,文化以不同方式与商品结合,从而使得商品的消费属性转换成经济利益;从经济与政治的关系中看,消费群体是消费者通过消费使得投资者、传承人获取经济利益,消费热情的大小会表现在消费文化程度的大小;而政治与文化结合是考察商品本身有不同的文化符号,代表了主流权力地位对待民族文化的价值评判。所以,对于以木雕重彩作为消费社会中的商品,文化、政治及经济其所承载的是非遗作为消费社会运作的最终目的是建立当代社会环境的秩序,在社会运作中,政治对文化及经济是有导向性的。消费社会的木雕艺术被商品化后,也被赋予了各种内涵,木雕艺术作为消费主体连接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才能承载社会运作。
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从消费社会角度研究手工技艺类非遗木雕重彩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非遗与消费联系在一起,其突出的不仅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还有衍生出来的符号价值,这种符号价值不仅代表地位、权力、威望、民族文化标记,也代表民族身份认同。因为全球化的关系,非遗在资本运作中也会有利益行为,要正确理解目前中国的情况,对于民族艺术研究,我们可以从多角度去考察,在以消费社会为背景的前提下,非遗肯定是不断被质疑和批判的②,但是其在消费社会视域中却承担着文化救赎的功能,因为“差异性符号的消费就是要制造生存等级”。[3](12)
注 释:
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第二条,2006年4月《公约》生效。
②例如刘正爱《在田野中遭遇“非遗”》,载《石河子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中提到一些“非遗”正在离开其所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由生活走向舞台,走近校园,走入商业街,走入庙会,成为夺人眼目的展品……人类学家对其进行价值判断之前,应该对非遗运动进行学理上的分析。
参考文献:
[1]费瑟斯通,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译林出版社,2000.
[2]施惟达.文化与经济:民族文化与产业化发展[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
[3](法国)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