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0 后的标签,不是我的标签

2018-04-25撰文张根巨

厦门航空 2018年4期
关键词:贴标签商科人会

撰文_ 张根巨

90 后是如此丰富的一个群体,有的人因为经常跳槽而被老板吐槽,但更多的是像先辈一样爱岗敬业从而失去了新闻价值;有的人会逃离北上广,但更多的也会在人潮汹涌的地铁上憧憬着未来;有的人会执着诗和远方,但更多的是对平凡真实的感动;有的人会为了国富民强歌功颂德,也有的人会用锐利的目光审视其中的问题……

我对“90后”这个身份实在是没有什么认同感,以至于当人问我“你知道你们90后有什么共同特点吗”,我只能恍惚地回答:“共同点,唔,他们都是在1990到1999年之间出生的?”

严格来说,这个回答不能说错。只是90后有着太多的标签,90后是“自我”“叛逆”“缺少社会责任感”“迷茫”,是垮掉的一代呢,还是“朝气蓬勃”“视野开阔”“独立自主”,是有追求的一代呢?我要是只说正面的标签,总有些害羞,但要是只说负面的标签,又对不起自己。

可是,上面所提到那些标签,只是一种年轻所造成的群体假象,不属于90后,而是属于整个青少年群体。换而言之,90后之所以和那些标签相联系,只是因为那些标签是掌握话语权的大人们给一群孩子贴的。

因为“缺乏担当”“特立独行”这些标签同样被贴给了20世纪初,互联网刚刚兴起时,尚且年轻的80后,“自我”“叛逆”“迷茫”也同样贴给了20世纪90年代初穿喇叭裤、烫染头发尚且年轻的70后。因为在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青少年亚文化的主要特征就是对来自父母和社会的各种“权威”进行仪式性抵抗。现在人们惊讶于90后已然变得佛系,这只不过是随着90后的成长,“喜欢跳槽”和“个性张扬”遇到生活压力和社会责任,才慢慢地与这个世界和解。

有篇广为流传的文章说90后的典型特征,里面有很多可笑的描述。比如“90后不问问题,只查百度和谷歌”,可是,查百度和谷歌不也是问问题吗?还有“90后电脑里面一定有聊天工具”,可是,这不就是聊天工具发明的意义吗?甚至还有“90后觉得别人不可能了解自己”,可是,地球上的每一个人不都是这样的吗,90后就不是人吗?偶尔也有我喜欢的描述,有一条说“90后喜欢制定周密的个人计划,然后不执行”,这条满足了我的虚荣心,因为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夸赞90后的个人计划是周密的。

这些特征之所以流传,一方面利用了人的心理误区,比如著名的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人们把这些评价当作量身定做,而这些描述往往十分模糊及普遍,以致能够适用于很多人;另一方面则是满足了大众对90后群体的期待,加深了大众对90后“另类叛逆”的固有印象,像星座一样,以至于专门用一套话语来描述90后。

这些描述还只是隔靴搔痒,但有些标签就不再那么中立。身为90后,我最讨厌的一个标签就是“吃不了苦”。曾经因为应酬和一个年长的先生吃饭,这位先生喜欢讲自己年轻时经历的种种磨难,比如家里穷,一块肉互相都要让半天,得了病连药都不舍得买,和妻子结婚的时候,家里就床板是新的……就像一个老军人挺直腰板展示着自己的勋章,我不由得生起敬佩之情。可是他讲完这些后,脸色凝重地开始说现在的年轻人,都是独生子女,一点苦吃不了,不会有出息。

他说这话的时候虽然没有意味深长地看着我,我坐在边上却有种理所当然的尴尬。我自然没有反驳,因为我的反驳很可能会坐实他自己对年轻人的看法,他很可能觉得:这大实话都受不了,还能说自己吃得了苦?

老一辈人对苦的定义有着时代的投影:大概挖野菜,吃树皮才叫吃苦,熬夜加班就不叫,上山下乡就叫吃苦,背着房贷养家糊口就不叫,结婚时只有床板是新的才叫吃苦,没有房不能结婚就不叫。我想,如果苦难是如此定义,成功是如此简单的话,茹毛饮血的原始人应该是最能吃苦的人,也应该是最有出息的人。

相较于前几辈人,年轻人的生活环境自然更为优渥,资源更为丰富,当然,也失去了饿肚子的机会,对此我深表遗憾,只是我觉得,我们不是吃不了苦,是不再需要吃这种苦。如果人生真的是场百米赛跑,我不介意给自己买双好鞋。

正因为90后这个身份用卸妆水也洗不下去,自然而然,就会讨厌其他的90后跑着来代表我。代表我的人要是太过优秀,就会像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内心总感觉隐隐不安,毕竟自己给90后拖了后腿;代表我的人要是太过糟糕,就好像拿着身份证上的照片去相亲,看到对方转身离去,又难免愤愤不平。造成此种局面实属无奈,毕竟很多时候,代表你的不是你选出来的。

前两年有个很火的90后CEO,把口无遮拦当作个性,把言而无信当作魅力,时时刻刻通过强调自己90后的身份来标榜自己的年轻。甚至在一次与行业前辈的交锋中,被前辈指责任性,他就说,那是因为自己是90后。90后的身份成了此类人心中的筹码,受到赞扬的时候掏出来,来证明自己的年轻有为,受到批评的时候也掏出来,来说明这其实是一群人的毛病,这实在是很稳当的买卖。

当人们说讨厌贴标签的时候,其实是在讨厌被贴上负面的标签。但我担心的并不是整个90后群体为一些入戏太深的戏精们的个人行为买单,而是想说,当人们把“什么样的标签才最适合90后”“什么是90后的专属标签”看作一个严肃的问题的时候,已经默认了一个群体可以被几个形容词很好地概括。社会心理学有个概念叫作“圈外人同质效应”(Outgroup homogeneity effect),人们倾向于把圈外群体看作特质上极其类似的人,就更容易把刻板印象套用在某个群体上。相反的,我们也倾向于把圈内群体成员当作比圈外群体成员复杂得多的个体。

比如,一项研究(Park&Ryan,1992)发现,商科的学生和工程专业的学生列举对方的特质,商科生对自己的群体做出更详细的分类,“一心只想赚钱的商科生”“执迷于理论价值的商科生”“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商科生”,如此,他们能够列举出各自群体的细小差别,但是对对方的群体并不能做出什么详细的区分。

一个非常有力的证据来自,犯罪现场的目击证人在辨认与他们同属一个群体的人时,会更加准确。此种情境的流程都是,黑人和白人会先看一些人的图片,然后呈现随机插入的照片,让他们判断哪些是刚才看过的。所有的此类测试都发现,白人在辨认黑人面孔时的错误率要比辨认白人面孔的错误率更高,黑人的反应正好相反。

我们往往会高估圈外群体的相似度,这实际上是对现实的扭曲,部分来源于对群体的无知和对自身自尊的维护。如果我们对一个群体有着频繁的接触,我们会更容易记住与其相关的更多东西。如果说别人给你贴标签,是不熟悉你导致的,那么自己给自己贴标签,就是愚蠢和自大了。90后是如此丰富的一个群体,有的人因为经常跳槽而被老板吐槽,但更多的是像先辈一样爱岗敬业从而失去了新闻价值;有的人会逃离北上广,但更多的也会在人潮汹涌的地铁上憧憬着未来;有的人会执着诗和远方,但更多的是对平凡真实的感动;有的人会为了国富民强歌功颂德,也有的人会用锐利的目光审视其中的问题。

让我们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90后的唯一共同点到底是什么,我现在想,那是唯一正确的回答。

时光流逝,标签的变化记载了90后的成长。大概时代的接力棒已经递到我们的手里,可是要我说什么“我们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的”这类话,总有些难为情,毕竟在这样一个话语空间里,我都不关心他们希望我做什么。我只想拥抱另一种自信,那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幸运:他们没走过的路,我们有幸替他们走完。

猜你喜欢

贴标签商科人会
为什么人会喜欢喝酒
面向现代产业急需 培养复合型商科人才
拒绝被贴标签
为什么人会抽筋?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为什么人会打哈欠
为什么人会掉头发?
我给酸奶贴标签
贴标签
谈对青少年“贴标签”的现状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