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膏明烛华灯错—古代青瓷灯具一瞥
2018-04-25周凯
□ 周凯
灯具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它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早期的人类不会制造光明,一直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直到“火”的出现,才彻底刷新了人们的生活,此后历经周代的“烛”,战国的“镫”,由此拉开了灯具的发展序幕,据相关史料记载,中国现存最早的灯具出现在战国时期,《楚辞·招魂》曰:“兰膏明烛,华镫错些。”说明战国时期为人们所熟知的灯具已经初现了。
图1
笔者认为,古代灯具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关键时期:即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辉煌期。
1.萌芽期。远古时代,人们没有照明的器具,也还不会控制使用火种,先人们在恶劣黑暗的环境中艰难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受限于大自然的束缚,黑夜从来不是人类的朋友,它欺凌着古人原本低级的生存状态,也为野兽的肆虐和侵袭制造了可乘之机。然而,这一切随着“火”被人类广泛的利用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约在3万年前,人类发明了“钻木取火”,利用木头之间相互摩擦生热而取火,驱散了野兽也削减了人们内心深处对黑暗的恐惧和忧患,同时,也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生活。因烹饪的需要,人们将火源引进洞穴,在保持火种不灭的同时,也诞生了火在室内照明的功能,并由此揭开了人类照明灯具的历史。在宁夏海原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远古人家庭遗址,在墙壁上发现有大量形制粗陋的圆形小孔,被认为是灯孔,它们被用作插置油松枝条,点燃它就可照明。这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有意识在室内照明而留下的历史痕迹。
2.发展期。先秦时期,青铜器与陶器的大量使用,为灯具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尔雅·释器》记载:“灯源于豆,瓦豆谓之镫”,镫与灯为谐音,可见,灯具成形的原始模型主要来源于豆,豆属于先民贮藏熟食的盛器,经过演变,用来制作灯具的豆是一种细把浅盘,在浅盘的中央突起一个尖锥形支钉,用来支插灯芯,有单个者,也有多个豆盘交错组成,学术界称之为多枝灯,犹如茂盛的树木般枝盘交错,更有甚者达到52盘之多。由于青铜技术的成熟发展,除早期的多枝灯以外,出现了人佣形灯和仿日用器形灯,这一时期的灯具大多以青铜质为主体,为贵族阶层所使用,代表的是一种身份和权力的象征,而广大市井百姓则用的是陶质灯具,与一般陶豆无异。
3.成熟期。两汉至元,两汉时期,灯具制造工艺又有了新的发展,除前朝青铜灯具产品继承创新外,随着青瓷制造工艺的成熟,青瓷灯具多了起来,并在民间广为使用,由于受这一时期盛行的“视死如生,视亡如存”的丧葬观念影响,使得本为日常生活用具的灯具也成为了随葬品种的常见之物,出现了大量的仿生瓷灯,如,熊形灯、牛形灯、狮形插等,带有浓厚的时代韵味。唐宋时期,制瓷技术达到了顶峰,一类制作规整、功能考究的“省油灯”应运而生,大量进入人们的生活之中。宋以后,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灯具的使用功能也从开始的实用性逐渐向观赏性延伸,美观且实用的观赏性灯具在此时大放异彩,受到了人们的追捧,始于汉代的元宵灯会在当时十分兴盛,无论是京城或是乡镇,处处张挂彩灯,初唐诗人卢照邻的一首《十五夜观灯》:“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倚楼似月悬。”就是此情此景最真实的写照。
4.辉煌期。明清两代是中国古代灯具发展相对辉煌的时期,除原有的金属、陶瓷、玉石灯具外,又出现了玻璃和珐琅等新材料的灯具,质地和种类较前朝更加的丰富多彩,花样翻新的宫灯的兴起,更是将古代灯具的发展推向了又一高潮。此一时期的灯具不像前朝那样有着很严格的悬挂等级制度,除了皇宫以外,通常市民百姓家也能见到华丽的灯具,更多的是一种装饰点缀效应。直到清末电灯的引入,传统灯具才由此定格在了历史长河中。
而青瓷灯具的出现,至迟在东汉晚期,随着青瓷技术的成熟发展,青瓷灯具走上了历史舞台,并随之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一直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金华地区近些年陆续出土了一批造型优美、独具特色的灯具,现介绍如下:
西晋 青瓷灯盏(图1) 高18.9、口径10、底径10厘米,灯盏由油盏、支柱、承盘三部分组成。油盏为一敞口扁腹小碗,置于上细下粗的支柱上,承盘敛口平沿,斜直腹,平底,底中部有小圆孔。青灰胎,施化妆土,烧结程度较高。施青灰色釉。底部露胎无釉,呈火石红,有七个泥条支烧痕。
西晋 青瓷狮形烛插(图2) 高13.4、口径3.3、纵17.5厘米,器型呈卧狮状,管形插口附背部。头部表现生动,张口利齿,双目突出,目视前方;耳须刻划捏塑流畅,尾部平捏划画黏贴于臀部,腰间划饰双翅以增动感。胎质灰,烧结程度较好。通体施青黄色釉,釉层不匀。胎釉结合较好。
西晋 青瓷蛙插(图3) 高7.2、口径2.2、腹径9.9、底径5厘米。直口、圆唇、扁圆腹,平底。上腹部正面塑青蛙头,头部用竹签点刺装饰,形成头形,双眼突出,腹部前后左右塑有四腿,用竹签划出5~6道腿肌,以增强形体力感,后侧塑小尾,成青蛙游泳状,给人以动感。胎质灰,烧结程度较好。通体施青黄色釉,釉层不匀。胎釉结合较好。
晋青 瓷狮形烛插(图4) 高7.5、纵11.5厘米。狮呈卧状,昂首目视前方,张目,长牙咧嘴,竖短耳,四肢卷曲于腹下,宽胸肥臀,垂尾,收腰,腰上置小侈口注口,口和空腹连为一体。胎质灰色,烧结程度较高。除足底外,通体施土黄色釉,釉面局部脱落。器型饱满,造型生动。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东晋 青瓷狮形烛插(图5) 高9、纵13.7厘米。整体造型似蹲状猛狮,作昂首睁目、长牙咧嘴状,两耳竖立,颈部饰卷曲鬃毛,背负一圆筒,供插烛之用。器身刻划斜线条和卷曲的线条表现毛发。四肢刻划有力,肌肉丰满。尾部贴塑曲结形尾巴,向下挂落。灰白胎,烧结程度较高。通体施青褐色釉。
南朝 青瓷油灯(图6) 高14.8、口径9.8、底径12厘米。灯为盏托合一,盏形状为半球形,束口,圆唇,弧肩,鼓腹,盏底连托之圆柱;托为直口,平沿,斜腹,玉璧底。灰白胎。内外施青黄色釉。盏外口饰凹弦纹一周,托内底心有一圆柱连接盏底,圆柱上端饰竹节纹,中间饰凹弦纹二周。
南朝 青瓷竹杆油灯(图7) 高23.5、口径10、底径16厘米。敛口,圆唇,竹竿状灯柱,平底,有略微变形。中间饰四节弦纹,底为碗装,口沿处饰三道弦纹。胎质灰,烧结程度较好。釉色青黄,满釉。胎釉结合紧密,无脱落现象。
图10
青瓷油灯(图8) 高24、口径5.3、底径12.4厘米。圆唇,竹竿状灯柱,灯柱上饰三道弦纹,底为碗状,平底,口沿处饰两道弦纹,胎质灰白,烧结程度较好,黄色釉泛青,满釉,胎釉结合较好。
唐 青瓷油灯(图9) 高17.5、口径5.5、底径12,5厘米。灯盏圆唇,直口,平底,下有浅盘。柱形灯柄,呈瘦体葫芦状,有两变体螭龙形系,莲花形底座,喇叭足。胎质灰,烧结程度较好。通体施青黄色釉,釉色明亮。
明 乳浊釉烛台(图10) 通高11、口径1.6、底径6.4厘米,直口,平唇,长颈,圆台,喇叭形高足。胎质深灰,烧结程度高,通体施釉,乳浊釉呈月白色。釉层均匀,胎釉结合好。
中国古代灯具的发展是一部人类文明的见证史,从人类点燃第一堆篝火开始,灯具就与人类产生了不解之缘,一直伴随着人类至今。文中介绍的灯具较好地反映了古人的审美取向和智慧,这对研究古代各时期的人文社会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