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网络溢出与项目团队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2018-04-25刘启雷
张 鹏,刘启雷
(1.西安航空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西安 710077;2.西北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西安 710072)
一、引言
随着研发技术不确定性程度的提高,各组织之间在核心产品研发、关键技术突破等任务中构建临时性合作网络或者依托价值链,形成相对稳定的复杂网络成为新时期企业研发战略的重要特征[1]。合作网络不仅降低了研发成本、提高了研发效率,更为重要的是由合作网络构建引发的知识及技术扩散路径的变迁与延伸,将使得溢出效应更为明显。如何有效利用合作网络溢出效应,并将其内化为网络节点组织团队创新力,成为了管理者及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目前,关于网络溢出效应及其对项目团队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下述方面:
(1)合作网络溢出路径与渠道研究。学者们主要基于产业链视角,研究知识从产业链高端企业组织向产业链低端企业组织的正向溢出效应;或者是分析产业集聚中技术外溢效应[2-3]。基于产业链视角对溢出效应的研究,多从企业外部知识传播的路径及渠道入手,分析优势技术或先进经验的单向转移、扩散。基于产业集聚对知识溢出的研究多从地理空间模型构建、距离测度等视角出发,分析知识溢出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2)合作网络内部特征与网络溢出关系研究。随着创新网络的日益兴起,学者们开始通过企业合作网络特征、结构以及溢出效应等的研究,探寻网络对知识创造的影响及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赵延东、周婵[4]运用个体中心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网络趋同、强度等指标,分析了不同合作类型的科研及网络强度之间的关系。而黄玮强[5]等,借助仿真算法,研究集群网络中的知识扩散效应。相关学者对创新网络、集群网络的研究,多以整体企业、员工个体为载体,其网络结构相对稳定。
(3)合作网络溢出模式及其对组织创新影响的研究。例如,Johan Perolsa[6]等人将网络溢出进行了阶段划分,认为在网络整合及集结阶段,组织主体可有效的实现外部知识的内部化。而创新绩效是项目团队在项目设计、项目实施等过程中,系统地进行集体学习、知识获取、知识集结的结果。人才作为知识基因决定了各节点团队知识学习能力,创新绩效实现并不是通过获取单一产品或工艺的知识,而是要依靠团队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管理制度等与知识要素的相互作用,产生集结效应[7]。
对于以项目为依托的合作网络而言,项目团队结构处于明显的不稳定环境中,人员流动及知识转移较为密集,与一般组织间的知识溢出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知识溢出并不是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一方向技术管理较为落后一方的正向溢出,而是由于知识距离引发的互相学习过程,项目团队间知识溢出会受项目临时性的影响,其溢出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团队的稳定性及网络关系强度[8]。本文分析项目网络结构知识溢出与项目团队创新绩效的关系,引入团队人力资本作为调节变量,以确定不同项目团队成员知识溢出行为促进团队创新的路径以及外部知识内部化的机理。
二、研究假设
基于合作项目构成的合作网络是项目团队间知识溢出的渠道,溢出及其产生的网络效应将大大提高项目及合作团队绩效。以研发项目为例,Yasuyuki Todo[9]对成员知识溢出行为与R&D的投入产出绩效进行了研究,发现了研发网络溢出效应的存在。在我国,以项目团队及其合作网络为研究对象,对网络溢出效应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现有研究仍然集中在企业层面。例如,学者陈琦对处于不同技术水平国家间的技术溢出现象进行了检验,发现了国家间产业合作网络存在明显的溢出效应。该学者的研究表明:网络溢出效应可以跨越更为广泛的国家地理边界,且不同于传统的FDI投资引发的知识转移与扩散。在产业网络及企业网络层面的知识溢出及其对创新绩效的研究则更为丰硕,包括国外学者Christina Hallin[10]及我国学者蒋天颖[11]、傅利平[12]、余立平[13]等人分别从产业协同、产业集群及区域内产学研合作方面的网络溢出效应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调节或中介因素。
团队中各成员是知识的载体,也是项目团队吸收知识、促进技术创新的力量源泉。项目团队先验知识的多少对团队成员吸收能力和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在复杂项目中,拥有较高技术水平和操作经验的团队成员对知识的吸收和转化能力较强,这部分资源是项目团队获取外部知识、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知识溢出的最初研究中,人力资本独有的自由流动性是知识流动的前提条件;同时,人力资本作为团队吸收外部异质性知识进行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也是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的基础条件。朱焱[14]等人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管理研究团队人力资本水平对研发投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进而影响了其创新绩效,其中管理团队人力资本具有半中介作用;吴爱华、苏敬勤[15]则认为,人力资本的专有性程度会影响企业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企业不同的创新绩效是基于人力资本专有性强弱基础之上的。针对网络环境下人力资本影响创新绩效的不同路径,赵爽、肖洪钧[16]提出了企业家型人力资本、管理者型人力资本及研发型人力资本的划分。研究表明,企业家型人力资本对创新绩效既有直接的影响,也可通过网络能力间接影响创新绩效,而后两者均是间接影响着企业的创新绩效。田立法[17]通过对人力资本与组织绩效关系的实证检验发现,组织人力资本对组织绩效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基于学者现有的研究基础,在对合作网络显性知识溢出、隐性知识溢出与项目团队创新绩效研究时,作出了以下假设。
假设H1:合作网络的显性知识溢出对项目团队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设H2:合作网络的隐性知识溢出对项目团队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设H3:项目合作网络人力资本对团队创新绩效间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假设H4:项目合作网络人力资本显性知识溢出效应与创新绩效间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假设H5:项目合作网络人力资本对隐性知识溢出效应与创新绩效间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本文研究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三、数据搜集与实证检验
(一)问卷设计与数据采集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搜集相关数据,为确保测量工具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本文主要采用国内外已发展成熟的量表。同时,借鉴了Christina Hallin等人对相关指标构建的研究成果,对相关量表进行了修改。为保证问卷设计的合理性及数据搜集的准确性,在数据搜集之前,进行了问卷的初步调研,选取IT开发、生物医药等行业企业人员10人,根据上述人员填写及反馈的信息,对该问卷做了进一步修改。
根据知识属性不同,将网络溢出分为显性知识溢出和隐性知识溢出。选取与其他企业或团队具有合作关系的项目参与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调研行业主要分布在软件开发、生物医药、管理咨询等。另外,考虑溢出效应的滞后性,研究中选择构建网络关系达三年或三年以上,关系相对稳定的联盟企业或团队进行调研。调研问卷共发放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1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达到了55%以上。
应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8.0的检验结果表明,正式问卷的Cronbach的一致性系数为0.75,具有了较高的可靠性;同时,经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的降维、正交旋转,抽取了6个公共因子,且KMO检验值为0.773,大于参考临界值0.5。综上所述,研究设计的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一定程度上可保证数据搜集的准确性、科学性。
(二)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1.实证检验
构建项目团队间显性知识溢出、隐性知识溢出对项目团队创新绩效的主效应模型:
Innov=α1+β1K1+εi
(1)
Innov=α2+β2K2+εi
(2)
人力资本对项目团队创新绩效的主效应模型:
Innov=α3+β3HC+εi
(3)
在模型(1)和模型(2)中,加入项目合作网络各团队人力资本与知识溢出的乘积项,构建调节效应模型为:
上述模型中,i=1、2;j=1、2、3。为解决回归中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模型自变量均采用中心化处理后的变量。
2.主效应检验
检验主效应时,在模型中加入控制变量(选取行业变量作为控制变量)。经检验,显性知识溢出对创新绩效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473;隐性知识溢出的标准化系数为0.728。上述两方面的影响均在P≦0.001水平上表现出显著性,支持了假设H1和H2的假设结果。其中,隐性知识溢出对项目团队创新绩效的作用更为明显。人力资本对项目团队创新绩效的显著正向影响也得到验证: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671,并且在P≦0.05水平上显著,如表1所示。
表1 人力资本水平调节效应各模型估计系数
注:“***”表示在P≦0.001水平上,项目团队人力资本的调节效应显著;而“**”表示在P≦0.05水平上,项目团队人力资本的调节效应显著
由检验可知,“显性知识溢出×人力资本”和“隐性知识溢出×人力资本”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266、0.227,前者标准化回归系数不显著。假设H3得以验证,项目人力资本创新绩效的作用中,表现出显著的半调节效应。
3.调节作用检验
采用层级回归方法检验知识溢出、人力资本构成维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如表2所示。
表2 人力资本调节作用检验结果
续表2
变量显性知识溢出各维度模型4-1-1 模型4-1-2隐性知识溢出各维度模型4-2-1 模型4-2-2 模型4-2-3 模型4-2-4专利使用×团队人力资本0.324技术资料共享技术资料共享×团队人力资本0.231项目协调会频率0.123***0.059项目协调会频率×团队人力资本0.764技术人员交流0.332***0.042技术人员交流×团队人力资本0.912管理人员交流0.386***0.003管理人员交流×团队人力资本0.849
注:“***”表示在P≦0.001水平上显著,“**”表示在P≦0.05水平上显著
从模型的拟合度指数看,所有模型的拟合度R2均大于0.5,说明模型与数据的拟合度较好。从隐性知识溢出效应及调节效应的检验看,知识溢出各参数分别为0.123、0.332、0.386,在0.001水平上显著。各维度与人力资本乘积项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764、0.912、0.849,乘积项全部在0.001水平上显著。项目协调会频率、管理经验和技术经验交流对项目团队创新绩效都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且人力资本作为变量在团队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同样表现出显著正向调节作用。
研究发现了知识溢出、人力资本及项目团队创新绩效变量间的作用机理。项目团队成员共享技术资料、加强文档资料共享的行为,促进了团队创新,是团队知识学习和技术获取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而团队技术专利授权,并未表现出显著的知识利用效果,对团队创新的贡献不明显。究其原因在于专利技术作为团队专有知识,与其他网络节点团队知识具有显著差异。在临时性的项目合作中,团队成员由于时间限制,并未充分理解应用对方技术专利;同时,由于不同项目团队内部知识结构和知识存量的不一致,造成技术转化能力差异,使得专利使用效果在项目实施有限时间内未能体现。项目协调会、技术人员经验交流及培训等隐性知识溢出行为有力地促进了团队创新,即项目暗默知识经历内部外、知识分享等途径,有效地沉淀为团队内部知识,成为团队创新的重要动力。
综上所述,网络结构下知识溢出促进项目团队创新绩效的方式,表现为不同的途径和趋势,项目团队溢出效应是在团队自发行为及非自发行为的协同作用下,完成外部知识获取积累、整合利用及创新的过程。
四、结语
依托合作项目,项目团队构成网络结构,网络结构的自组织行为为团队间知识溢出奠定了基础。网络结构中团队知识溢出具有以下特点:知识溢出与项目生命周期密切联系,表现为阶段性;与知识存量及网络结构联系,获取创新能力,并形成创新网络[18]。项目面临的管理环境日益复杂,不确定性程度增高,知识溢出对项目团队创新绩效作用的传统路径依赖必将弱化。然而,项目团队中相对知识存量是团队创新的重要源泉已被理论界所证实[19],在知识溢出与团队创新绩效的研究中,引入团队知识存量,分析其在知识溢出中对创新绩效的调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检验发现,团队人力资本对团队的创新绩效具有显著地调节效应。同时,必要的合作网络强度为项目团队间隐性知识溢出奠定了基础,也是实现创新绩效的重要条件。
[1] KUO C C,YANG C H.Knowledge capital and spillover on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evidence from China[J].China Economic Review,2008,19(4):594-604.
[2] 樊兴菊,李海涛,陈通.项目团队关键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4,24(1):101-104.
[3] 孙彪,刘玉,刘益.不确定性、知识整合机制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技术创新联盟的特定情境[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33(1):51-59.
[4] 赵延东,周婵.我国科研人员的科研合作网络分析-基于个体中心网视角的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1,29(7):999-1006.
[5] 黄玮强,庄新田,姚爽.基于创新合作网络的产业集群知识扩散研究[J].管理科学,2012,25(2):13-23.
[6] PEROLSA J,ZIMMERMANN C,KORTMANN S.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plier integration and time-to-market[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13,31(3):153-167.
[7] 周华,韩伯棠.基于技术距离的知识溢出模型应用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30(7):111-116.
[8] 姜秀珍,顾琴轩,王莉红,等.错误中学习与研发团队创新:基于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视角[J].管理世界,2011(12):178-179.
[9] TODO Y,ZHANG W,ZHOU L A.Knowledge spillovers from FDI in China:the role of educated labor in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J].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09,20(6):626-639.
[10] HALLIN C,LIND C H.Revisiting the external impact of MNCs: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mechanisms behind knowledge spillovers from MNC subsidiaries[J].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12,21(2):167-179.
[11] 蒋天颖,王俊江.智力资本、组织学习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分析[J].科研管理,2009,30(4):44-50.
[12] 傅利平,周小明,罗月丰.知识溢出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耦合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3,31(10):1541-1547.
[13] 俞立平,孙建红.知识溢出下自主研发与协同创新综合绩效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35(6):76-83.
[14] 朱焱,张孟昌.企业管理团队人力资本、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13(11):45-52.
[15] 吴爱华,苏敬勤.人力资本专用性、创新能力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基于技术创新类型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2,30(6):950-960.
[16] 赵爽,肖洪钧.人力资本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网络视角[J].现代管理科学,2015(2):97-99.
[17] 田立法. 组织形态、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作用机理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2):75-82.
[18] 张文勤,朱凌玲.研发团队绩效提升路径:阶段性团队过程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37(6):149-158.
[19] 李林英,徐礼平.重大科研项目团队心理资本维度及与创新绩效的关系[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20):13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