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山里的海伦·凯勒(节选)
2018-04-25李柯勇李春惠
李柯勇 李春惠
初见刘芳,很多人不相信这是个盲人。
在家,她扫地、洗衣服、倒开水、冲咖啡、炒菜、在跑步机上锻炼,动作熟练得几乎与常人无异。借助盲人软件,她发短信比很多正常人还快。在学校,她可以独自走近百米,下两层楼,转5个弯,轻松找到公厕。
很少有人知道,这些年她是怎样挺过来的。
2008年年初冰雪灾害发生时,小区停水停电,她拎着大桶,摸索着下6楼去提水。巨大的冰坨子在头顶摇摇欲坠,天寒地冻,一步一滑,最后她累得晕倒在地……
不知多少次绊倒、磕伤、撞墙、烫出水泡、碰碎杯子,现在她的小腿上还满是伤痕。沮丧、灰心、绝望,她想过放弃,但转念一想,又释然了:哭也是一天,笑也是一天,如果生活不能改变的话,那就改变生活的态度。
更令人称奇的是,她带的班成绩不仅没有退步,中考反而出了两名语文单科最高分,在白云三中至今无人超越。
有人建议她病退或休息,她婉拒道:“那样我的生命就真的终止了。”
一个盲人要想留在讲台上,无疑要付出超出常人几倍的努力。
写板书,她有时会写歪,有时会重叠到一起。一次,她没留意走到了讲台边缘,一脚踏空,摔在垃圾桶上。学生奔过去扶她,告诉她最后两个字都写到墙上去了。
多年以后,她的学生说,刘老师歪斜叠加的板书,是自己青春记忆里最美的画面。
眼睛沉入了黑暗,唯有心能抓住光明。
她尚未全盲时,有一次学生们发现,刘老师把课本拿倒了,照样侃侃而谈。他们这才知道,她根本没有看书。
为了教好书,刘芳把初中3个年级的文言文全部背了下来,把其他课文的重点、难点也一一记牢。她把几大本厚厚的讲义全都装在了脑海里。视力越来越差,她的课却讲得越来越精彩。
说、学、逗、唱,她几乎变成了相声演员,课堂上充满了欢声笑语。“眼睛不好,上课就一定要生动,这样,才能把几十双眼睛吸引到我这儿来。”
她用耳朵批改作文。作者本人朗读,她和全班其他学生一起即时点评。
“感情再充沛一点儿。”“他这个角度大家想到没有?”……她像个乐队指挥一样调动着全体学生。
“该我了!”“我有不同看法!”……学生们热烈响应。
听、说、读、写多种训练同时进行,比单向的教师批阅效果更好。
学生们越来越喜欢她。听说她可能不再担任班主任,学生们跑去求校长,哭着要求一定把刘老师留下来。毕业了,他们把自己的弟弟妹妹领来,点名要进刘芳的班。
(选自2015年10月16日《中国教育报》,本刊有删改)
鉴赏空间
刘芳,贵州一名盲人女教师,被称为“中国大山里的海伦·凯勒”。和《享受生命》里的海伦·凯勒一样,她也是身体有缺陷的人。但是,伟大的生命都有共通之处,都有着相似的精神内核。她们坦然接受生命的挑战,用坚强、勇气和乐观战胜困境,活出了异常精彩的人生;而对她们的人生进行救赎的不是别人,正是她们自己。正如刘芳所说:“力所能及的事,我尽量做好,不给大家添麻烦。能帮到别人时,我努力帮……他们帮我时不觉得是施舍,而我帮他们时自觉依然有存在的价值。”正是这样的信念,让她们的心在任何时候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也在我们心里点亮了一盏灯。
读有所思
1.从文中看,刘芳是怎样战胜自己所处的困境的?
2.如何理解“眼睛沉入了黑暗,唯有心能抓住光明”这句话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