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目视化” 有效“控”风险
2018-04-24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有限公司石化设备制造分公司曲建涛宗鹏袁恬
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有限公司石化设备制造分公司 曲建涛 宗鹏 袁恬|文、图
作为一种风险控制方法,安全目视化管理目前在很多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并在风险控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一些基层单位在安全目视化的应用方面还存在重形式、轻效果等问题,以致安全目视化管理未达到预期的目的,有些单位甚至还因为坑洞隔离防护不规范、电气检修时未挂警示牌、吊装作业未设警戒线等安全目视化管理不到位的问题而引发了事故。因此,如何提高安全目视化应用水平,最大限度的发挥安全目视化的作用,成为了基层单位安全管理的一个重点。
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总结安全目视化在基层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做好安全目视化管理的对策,以供读者参考。
安全目视化管理的意义
安全目视化管理是指通过颜色、标识、标签等方式区分或鉴别工器具、设备的使用状态、特性,以及生产作业场所的状态、人员身份及资质等信息的现场安全管理方法。根据应用范围,可主要分为人员目视化、设备目视化、工器具目视化、工艺目视化、作业现场目视化等类别。根据用途,可主要分为信息标识(如设备规格型号、属地责任人等)、状态标识(如运行中、检修中、已检验等)、安全标识(如警示标识、禁止标识、指令标识、提示标识等)等类别。
作业现场安全通道上设置的安全护栏
安全目视化管理的意义就要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颜色、标识等信息,让设备、工器具、作业场所中潜在的、无形的风险通过直观、有形的形式“现形”。简单来说,就是让潜在的风险看得见。
常见问题
安全风险主要集中在基层单位作业现场,因此,安全目视化管理也往往被广泛应用于基层现场,且在控制风险、避免事故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基层单位在安全目视化的应用中仍存在一些的问题。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针对性不强
一些单位在作业现场某个位置将现场所有风险进行了集中设置,追求安全目视化标识的“多多益善”,而没有针对具体的岗位、设备等设置目视化标识,致使员工在进行具体作业或操作具体设备时看不到应有的风险提示。
还有一些单位在设置安全目视化标识时,没有区分是针对作业人员,还是针对外来人员,造成了安全目视化标识的针对性不强。
另外,还有一些安全目视化标识完全流于形式,根本没有必要性。例如,笔者曾在一家企业发现,现场所有插座箱上的两孔插座都设置了“220V”标识,而其实整个厂区的两孔插座都是220V,并不存在110V、380V等其他电压等级,因此,员工使用插座时不可能造成混淆,这样的标识并没有设置的意义。
标识不规范
个别基层单位在设置安全目视化标识时没有依据相应的标准规范,全凭以往经验和个人喜好,现场目视化标识“五花八门”。笔者曾在一家企业看到过同样是“当心机械伤人”的目视化标识,有3种不同的版本。还有一家企业在警示标志、禁止标志、指令标志等标识组合设置时,十多处标识没有一处是按照国家标准要求的正确顺序排列的。
缺乏动态管理
一些基层单位将安全目视化作为一项活动,活动结束后就万事大吉,以致目视化管理仅仅停留在最初的阶段,没有做到持续改进。例如,一些新设备、设施已经投用了,而相应的目视化标识却还没有完善;设备检修时未设置“设备检修中”状态标识牌;电气作业时上级电气开关处未设置“禁止合闸”警示牌;一些目视化标识已经损坏、老化或不适用,也未及时更换;有些人员已经变动了,但目视化标识牌上的人员信息(如属地责任人、设备机长)仍未及时更新;一些危险作业已经结束,但相应的隔离带、警示标识未及时撤回,等等。上述种种情况,往往导致了安全风险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使安全目视化效果大打折扣。
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的产生存在多方面原因,但主要可总结归纳为认识不到位、制度不完善、策划不充分、检查不及时等4方面。
认识不到位
现场危险部位安全警示标识
安全目视化本是控制风险、预防事故的重要措施。但个别单位对目视化的认识仍仅仅停留在制定“花花绿绿”的标识上,错误地认为安全目视化不过是营造一种安全氛围,而没有认识到其真正的目的,对目视化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制度不完善
必要的制度是安全目视化实施的关键。实际工作中一些单位没有制定目视化的相关制度,在实施时往往仅靠领导的临时安排,以及实施部门的单打独斗,以致安全目视化工作,既没有连续性,也缺乏有效性。有些单位虽然建立了相关制度,但制度适用性不强,或者制度没有层层宣贯,以致员工并不了解安全目视化管理的相关要求,无法使安全目视化实现应有的效果。
策划不充分
安全目视化是基于危害辨识的结果,在了解设备设施等相关资料(如说明书、操作指南)的前提下,考虑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和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策划和实施的。针对辨识出的较大及以上风险,必须设置目视化标识;针对一般风险,可根据需要设置目视化标识;针对轻微风险,则没有必要设置目视化标识。而有些单位仅凭相关人员的个人想法设置目视化标识,脱离了危害辨识、相关资料和要求,导致现场关键风险的安全目视化标识缺失或不适用,或者安全目视化标识被滥用。
检查不及时
某单位车间风险管理标识图
安全目视化实施效果的好坏,需要靠及时的检查来保障。企业应对各部门在安全目视化管理方面的职责落实情况、制度执行情况、现场各类安全目视化标识完好情况等方面进行检查,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以确保安全目视化符合相关要求。而一些单位既未进行专门的检查,也未在综合检查和内部审核中纳入安全目视化相关内容,更没有将安全目视化相关工作纳入安全绩效管理范围。久而久之,就导致员工对安全目视化标识视而不见,或对安全目视化存在的问题不以为然。
解决对策
要解决安全目视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应从提高认识入手,在安全目视化的五化(系统化、规范化、具体化、形象化、常态化)上下功夫,以不断提高安全目视化管理水平,最大程度的发挥其风险管控作用。
系统化
安全目视化作为一种管理方法,不能纯粹为了目视化而目视化,而应把目视化作为安全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将安全目视化有机融入企业安全管理全过程。
第一,安全目视化要与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控制相结合,在危害辨识的基础上,做好关键设备、设施、部位的目视化工作。
第二,安全目视化要与安全管理中的“人、机、物、法、环”等要素结合,做好相应的安全目视化工作。例如,将设备、设施、工器具的安全目视化作为设施完整性的一部分,在设备、设施、工器具的检查、验收时将安全目视化作为主要内容,相应的目视化未完成之前不得使用相关设备、设施、工器具等。
第三,安全目视化要与现场标准化相结合,做好现场的定置、隔离、标识等,提高现场标准化水平。
第四,安全目视化要与基层队站建设、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相结合,以提升基层管理能力。
规范化
首先,要规范安全目视化管理。企业应建立目视化管理制度,明确各职能部门及基层单位在安全目视化管理中策划、实施、维护等方面的职责,明确安全目视化实施的流程和相关要求,使基层单位在实施安全目视化时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还要将制度向员工进行宣贯,使员工明白安全目视化的重要意义和相关要求,使其对现场的安全目视化标识保持敬畏心,并遵守相关要求。
其次,安全目视化标识的设置要规范。企业在实施安全目视化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法规、标准要求,如GB 2894—2008《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15052—2010《起重机 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符号总则》等标准,均对安全标志的图样、大小、设置高度、排列顺序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另外,在不违背国家标准的基础上,企业也可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目视化标识规范,规定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安全目视化标识并遵照实施。例如,有些企业经常有外国顾客参观,其安全目视化标识说明就可以使用中英文对照形式。
具体化
安全目视化应着眼于面,更应立足于点。就整体风险而言,员工往往都会通过入厂前或日常的安全培训等方式有所了解,因此安全目视化应落实到点,要有针对性,具体到不同的对象。
一是安全目视化内容要具体到作业人员、现场其他作业人员、外来人员等不同的人员。如在车间、作业现场入口应该针对访问参观人员、供应商等外来人员设置“注意安全”“禁止吸烟”“必须穿戴劳保用品”“必须走安全通道”“避免直视弧光”等必要的提示性内容;在作业现场具体部位应针对具体作业人员设置 “当心触电”“当心坠落”“必须戴安全带”“必须戴护目镜”等警示性内容;在作业现场风险影响区域应针对现场其他人员设置警戒隔离等告知性内容,如吊装区域警戒隔离、试压区域防护隔离、防止电焊弧光挡板等。
二是要将安全目视化内容具体到岗位、设备、危险区域、关键部位等不同风险点,让员工清楚知晓具体作业点的风险,切实达到风险控制的目的。
形象化
安全目视化标识应简单明了,以图示为主,辅以关键的文字说明,这样才具有视觉冲击性,才便于员工理解和遵守。有些单位将岗位操作规程或设备操作规程原文不动的粘贴在具体的岗位和设备上,由于规程内容较多,员工通常不会把全部内容看完再进行作业,所以效果往往并不好。对此,企业应将辨识出的重点风险和操作规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用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视觉信号标示出来,将操作规程简化、图示化,将固化于制的规程转化为外化于形的目视化标识,来提示各岗位人员规范操作、防范风险。
常态化
安全目视化并非一劳永逸,而应将其融入到日常安全管理。
首先,在施工组织设计、HSE作业计划书中要明确安全目视化的相关要求。
其次,对于新入厂人员、新建设施、新购设备、新的场所、新的或临时性的作业,以及设备设施等变更时,要及时开展相应的安全目视化工作,避免因为安全目视化不到位而致使风险失控。
最后,在策划、实施安全目视化的基础上,还应做好定期的检查和改进,保持目视化标识的必要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同时,安全目视化标识作为一种安全设施,必须要留存标识的购置、发放、使用、报废记录,建立并及时更新台账,做到动态管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