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动脉超声检查对不同级别心血管高危患者的临床应用分析

2018-04-24宋月实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7期
关键词:中层数目颈动脉

宋月实

(辽宁省营口市中医医院 彩超室,辽宁 营口 115000)

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高脂血症、高血压及心脏病等,该病在中老年人群体中发病率最高,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及生活[1]。临床针对颈动脉血管硬化主要采取超声检查,该检查方法具有安全无创及廉价等优点,可清晰显示出患者血管径、斑块形态及大小等,并且能将患者的颈动脉中膜厚度、发病部位情况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等进行确定,为患者早期预防及治疗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2]。为此,我院将颈动脉超声检查对不同级别的心血管高危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具体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治疗的98例心血管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49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1.0 mm的患者定为研究组,将49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 1.1~1.5 mm的患者定为对照组,研究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30~78岁,平均年龄为(54.0±5.3)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30~76岁,平均年龄为(53.0±5.2)岁,组间患者基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两组颈动脉超声检查采用(美国GE公司,型号为ViViD7)高频彩色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设置为8.0 MHz,患者取仰卧位,头部侧向检查工作人员,将颈部充分暴露,探头置于患者颈部,对患者颈根部直至颈动脉主干的血流变化、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斑块大小进行观察分析确定。

1.3 观察标准:将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数目、危险因素数目及冠状动脉血管的病变程度进行观察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资料计量以(±s)表示,行t检验;对比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 果

2.1 两组心血管事件数目、危险因素数目对比:研究组患者心血管事件数目为(0)个,危险因素数目为(2.34±0.52)个;对照组患者心血管事件数目为(0.25±0.45)个,危险因素数目为(3.35±0.65)个。两组对比,研究组患者心血管事件数目和危险因素数目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

2.2 两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对比:研究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CAG单支双支病变率为10.2%、CAG三支病变率为6.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双支病变率36.7%、CAG三支病变率为12.2%;同时研究组患者CAG阴性率为8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0%,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对比情况[n(%)]

3 讨 论

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便是动脉硬化,动脉硬化可导致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3]。因此尽早确诊可帮助患者早期预防及治疗,并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提高治疗效果[4]。随着我国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近年临床推出的颈动脉超声检查已被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所认可,并已广泛应用在颈动脉硬化疾病的检查中,该检查方法操作简单,可准确评估出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5]。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将49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1.0 mm的患者定为研究组,将49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 1.1~1.5 mm的患者定为对照组,并对颈动脉超声检查对不同级别的心血管高危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患者心血管事件数目和危险因素数目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CAG单支双支病变率、CAG三支病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CAG阴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通过以上结果表明,对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实施超声检查,可准确了解患者动脉病变程度及血流动态情况,为患者的早期预防及医师治疗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刘红波,陈双龙.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颈动脉超声改变及预测价值[J].吉林医学,2014,35(8):1699-1700.

[2]汪锦丹.颈动脉超声检查在心血管高危人群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9):102-103.

[3]朱艳,张志斌,贺晓丹,等.颈动脉超声在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的评估作用[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8(10):1246-1248.

[4]杨艳红.颈动脉超声检查对不同级别的心血管高危患者的临床应用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3,11(48):187-188.

[5]富华颖,周长钰,李广平,等.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颈动脉超声的临床应用[J].天津医药,2013,41(18):663-666.

猜你喜欢

中层数目颈动脉
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方法
双麦克斯韦分布下极区中层尘埃粒子带电研究
《哲对宁诺尔》方剂数目统计研究
牧场里的马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企业中层管理团队在运营中的困境与作用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从组织支持谈中层管理者激励*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在双侧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