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率低的若干维度
2018-04-23许佳李轮
许佳 李轮
摘 要 国家助学贷款自实施以来,已经帮助大量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一度受到社会的高度好评。但是,近年来由于部分贷款学生违约以致还款率低,给社会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归总起来主要由以下因素导致大学生还款率低,如政策定位不准、收费标准偏高、生存压力偏大、履约能力受限、还款责任不强及诚信意识缺失等。
关键词 国家助学贷款 还款率低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中贫困家庭学生的人数迅速增加。据统计,目前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一般占在校生总数的15%-30%,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8%-15%。为帮助我国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入学、完成学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经过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等有关部门十几年的艰苦探索和高等学校等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至今,我们国家已经基本建立起了以奖学金、学生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政策体系。其中,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教育公平,保证贫困学生得到平等教育机会的重要措施。但是,这一政策的落实过程并不是人们所期望的那样完美,由于国家助学贷款風险防范和补偿机制不健全,造成借款学生还款率低。据《南方日报》2010年1月12日报道,广东部分高校的违约率6 年升高10多倍,在个别高校违约率甚至达到了70%-80%。针对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对助学贷款的拖欠问题,本文总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政策定位不准、收费标准偏高、生存压力偏大、履约能力受限、还款责任不强及诚信意识缺失等。
1政策定位不准
国家助学贷款自1999年实施以来,一直受到广大贫困生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称赞。但随着高等院校招生的扩张,在校贫困生的的规模也在扩大,大批的学生需要助学贷款来支撑他们继续上学。普通高校每年的借款总额原则上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含高职学生)、研究生以及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总数20%的比例、每人每年6000元的标准计算确定。根据这个意见的规定,各个学校根据每年的贷款申请人数,通过审核审查,只能有一部分人能够顺利申请到助学贷款,其他学生只能靠自己想办法上学,这使得助学贷款政策无形中加了一道门槛,难以满足广大贫困家庭大学生贷款的要求。
现行的贷款金额是比较固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最高贷款额度为6000元,而当前大学生的学费一般在5000元左右,本科生只够代缴学费和住宿费,生活费还得自筹。而研究生的学费一般高于6000元,部分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费都得自筹,对于本身处于贫困状态的学生家庭来说,实际上并没有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学费及生活费等方面的压力。
2收费标准偏高
1989年,国家对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度,当时大学学费只象征性地每年收取200元左右,以后则逐年提高:1990年平均标准为1000元,1996年招生实行并轨后为2000元,1999年为2769元,2000年为4415元,2001年为5000元左右。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我国自高等学校实行收费制度以来,学费逐年在增加,并且至今已经达到较高的收费标准。我国农村人口约占70%左右,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却相当缓慢,而且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个地方的的收入水平不一,并且存在较大的收入差距,对于绝大多数西部边远地区及农村地区的大学生来说,对于增速快且高额的学费又增大了家庭的负担。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免学费,高等教育收费是应该的,但现行收费制度考虑较多的是高等教育本身的发展和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却较少兼顾公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尤其是农村居民及城乡偏远地区贫困家庭的承受能力。有人曾经做过统计:西部地区一个大学生每年平均支出7000元,相当于贫困地区9个农民一年的纯收入;一个本科生4 年最少花费2.8万元,相当于贫困县一个农民35年以上的纯收入。高额的大学学费,已使得众多贫困生家庭不堪重负。
此外,由于专业属性的不同,决定以后从事的行业将有所不同,各行业的收入程度不同将决定不同专业学生培养成本将有所不同。而且,在我国各行业的收入差距较大,有的行业之间相差甚至10倍以上。但是,目前高等教育的收费,各个专业的收费并没有明显的差距,凸显不出专业的优越性及差别,有的教育成本低却收费偏高,这也将为日后的还贷能力埋下伏笔。
3生存压力偏大
就业是根本,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就谈不上还款。自高等院校招生规模扩张以来,随之而来产生的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近年来,每年有将近100多万的毕业生不能够顺利就业,对于贷款的学生不能顺利就业或者没能找到较好一点的工作,直接影响到助学贷款的后续还款环节。贫困生作为大学校园里的一个弱势群体,受环境、心里及家庭状况的影响,无形中产生自卑等心理,在就业等方面往往显现出较大的劣势。对于没有就业的学生,根本没有偿付贷款的能力,甚至有可能无法解决日常的饮食等生活问题,更无法谈及偿还贷款,也是当前助学贷款还贷面临的重大问题。当然,低收入群体的学生也面临相同的问题,毕业后面临结婚、买房子等问题,对于在银行规定期限内,按期还款来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就业难必将是日后还款难的一个重大问题。
4履约能力受限
大学生毕业后就面临着还款的压力,而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就业水平在下滑,相应的大学生就业工资待遇也在下降,今后几年内国家助学贷款还款难主要面临的问题,恐怕是大学生的还贷能力问题。据对违约学生的调研表明,有44.29%的学生违约的原因为还款能力不足。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平均工资大概在1500元左右,其中租房、应酬等生活费用除外,所剩寥寥无几,也就勉强只够自己的正常生活。而要求大学毕业后就开始计息,准备还贷,在毕业后的一两年内压力确实太大,这也是造成大学生毕业后前几年违约率高的原因所在。而且,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中国经济尚未好转,这一趋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将影响到广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待遇水平,当然这其中包括困难贷款的毕业生,也必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国家助学贷款催还问题将要考虑的一个重大问题。
5还款责任不强
由于我国的个人诚信制度还不够完善,刚刚走出校门大学生对于违约这个概念理解的还不够透彻,往往认为迟早还款是没有区别的。还有,银行在咨询服务这方面做的还不够,对学生毕业后的还款细则提供的不够清楚,导致学生在还款方面理解程度不够而未及时还清贷款。有些学生还款意识不高,也不是故意拖欠贷款,有的是错过还款日期,银行也把他们当做违约;有的是工作地方没有指定的还款银行,造成学生不能及时还贷,也是违约的一部分;有的暂时有经济困难,没有通知银行自己能够还款的期限,也会造成银行所规定的违约现象;还有的由于不知道确切要还多少钱,尤其是在利率发生了变化时,还的钱不足够扣款数,即使只差几毛钱,银行也无法扣收,由此也造成违约等。
6诚信意识缺失
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启用个人信用记录,已经联合全国各大商业银行网点和有条件的农村信用社建立信用记录数据库。这一数据库的建立标准这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已经迈出了革命性的,但是,这一制度并不完善,个人诚信问题并不能得到有力的惩戒措施,是我国当前信用制度的一大缺陷,也是影响个人诚信的关键因素。还有,受当今社会风气的影响,大学生并不是很重视诚信问题,以致影响到助学贷款的偿还。当然,学校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力度也不够,也间接导致学生个人诚信的缺失。大学生信用意识的薄弱导致助学贷款的风险增大,抑制了银行贷款的积极性,也使许多真正经济困难学生得不到及时的帮助,无法顺利完成学业。
综上所述,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处于低迷的状态,当然中国也不在例外。国家助学贷款还款难将进入了一个新的还款难时期,即贷款学生的就业状况是影响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率的核心因素,即学生的实际还贷能力将影响未来的还贷情况,如何提高贷款学生的就业率及就业水平将是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政府需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积极提升社会就业水平,健全还款监督机制等,以提高国家助学贷款的还款率。
基金项目:2016年“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编号:C-a/2016/01/16);2017年“河海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面上课题”(编号:20171206);2017年“河海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2017B44814);2017年“河海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項目编号:2017B46114)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刘红政.助学贷款难的原因探析[J],事业会计,2004,92(06):76.
[2] 谢苗枫.助学贷款违约率6年飙升13倍大学生怎么了[N].南方日报,2010-01-12.
[3] 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DB/OL].http://www.haedu.net.cn/news/175,2004-06-08.
[4] 李德传.高等教育收费标准与居民支付能力的比较分析[J].河南科技,2006(08):12.
[5] 王俊秀.注意:中国家庭的教育投入可能出现拐点[N].中国青年报,2008-03-28.
[6] 师帅.大学生助学贷款还款问题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11(09):80.
[7] 廖茂忠,沈红.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的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科学,2010(05).
[8] 宋潇芫,金启扬.大学生诚信缺失现状及对策[J].时代教育,2009(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