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北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

2018-04-23姚毓璇桂旭李明志周超任亚东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36期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

姚毓璇 桂旭 李明志 周超 任亚东

摘 要 苏北地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相对丰富和集中的地区,非遗项目的保护具有很好的区域共性,开展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工作,是苏北五市继成立非遗保护联盟后的又一项推动非遗保护的重要工作。本文在分析苏北非遗资源的基础上,探讨了苏北非遗数字化保护的具体路径,以期为苏北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苏北地区 数字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技术的冲击给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创造了新的机遇,各地在推动非遗的数字化保护方面都开展了不遗余力的尝试。苏北作为我国非遗资源相对富集的地区,目前已经成立了区域性的非遗保护联盟,进一步认清形势,数字保护为王,是苏北非遗保护面对信息时代应给出的有力回应。

1苏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2017年6月,苏北五市在江苏省文化厅的支持下,成立了区域性的非遗保护联盟,对于推动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和文化环境建设具有积极意义。苏北五市地缘接近,习俗相亲,文化共融,在非遗保护上具有很多的共同点,容易形成合力。苏北地区汇集了非常丰富的非遗资源,按照江苏省先后发布的江苏省非遗名录,能够看到很多苏北非遗的影子。苏北的体育非遗资源是其非遗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代表了苏北的区域特色,是其非遗保护的重要部分。比如徐州市的沛县武术,六步架大洪拳等;宿迁市的洋河陈式太极拳;连云港的灌云形意拳等,代表了蘇北地区别具特色的人文和地理文化。

针对苏北地区丰富的体育非遗项目,运用信息技术全面介入保护工作,完善非遗资源从采集到服务的各个环节,以苏北非遗区域保护联盟为基础,探索区域性的融合大数据技术的保护机制,对于非遗的保护、开发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省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无论是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还是资金支持上都具有较大的优势,为非遗的数字化保护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和物质基础。

2苏北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途径

非遗的数字化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开发高效的数字化硬件,并提供对应的软件支持,为非遗的整理、挖掘、传播、展示创造了广阔平台。具体而言,苏北地区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2.1建设非遗保护的专业数据库

专业数据库是当前各地推动非遗数字化保护的重要手段,通过专业的数字管理软件和高效的数字技术设施,在专业团队的运作下,非遗数据库的建设与保护具有更高的实操性,苏北地区非遗专业数据库的建设可以有以下几种形式:政府主导的非遗数据库,由政府主持建设的数据库具有最强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苏北地区应该充分发挥五市的协同优势,不断建设和完善区域性非遗数据库,更好地推动非遗的传承与发扬;社会力量参与的非遗数据库,由各类非遗协会、爱好者和传承者针对喜欢或感兴趣的非遗项目开展“民间”数字化保护工作,这种充分发动群众的数字化保护不仅覆盖面广,而且原创性更高,是对官方保护机构的有效补充;文献书库参与的非遗数据库,当前,包括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在内的各类综合文献数据库在非遗的保护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主题归纳的途径为非遗提供了一个新的学术交流和宣传推广渠道。

2.2建设非遗保护的网站平台

信息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浏览和存储的主要阵地,在非遗的数字化保护中更是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凭借网络平台传播迅速、信息容量大的特点,非遗项目能够高效的抵达受众。网络保护平台为非遗的收集整理、补充完善、创新服务提供了空间,既方便相关资料的快速积累,也为纠偏矫正工作创造了条件。苏北地区非遗网络保护平台的建设可以有以下几种形式:专业性门户网站,苏北五市应该协同开发一个联合性的政府职能网站,建设协同的非遗网络保护平台,展示非遗的数字化内容,如各类非遗项目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提供各类非遗活动信息,将非遗的开发、推广和保护作为专职工作;其他网站的协同保护,即充分利用各类新闻网站,以新闻报道的方式不断推出与苏北五市非遗开发、保护相关的新闻报道,以新闻的专业视角挖掘非遗保护的工作成果,丰富非遗项目的展现形式,扩大非遗项目的社会影响力。

2.3建设非遗保护的数字化博物馆

博物馆在传统文化的保护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其同时实体文物的陈列与展示再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信息时代,数字化博物馆作为一种虚拟的博物馆,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高效的传统文化保护途径。所谓数字化博物馆,就是充分利用各类数字化手段,如电脑网络、人机互动、虚拟空间等打造的一种网络生态的非实体博物馆,将非遗项目以视频、图像、声音等数字化“语言”呈现出来,是苏北五市应该大力推动的数字化保护工作。其一,对各类非遗项目的器材、人物、载体等内容进行数字化再现,以视频、影音等形式进行数字化的收集存储;其二,对非遗项目的视频、图片等资料进行3D处理,以受众更喜闻乐见的三维画面展现出来,从而完成非遗项目的“立体”传承与保护。

3结语

互联网+时代语境下,数字化技术为我国非遗的保护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在危险和机遇并存的形势下,苏北地区应该充分把握技术变革趋势完成非遗保护工作的华丽转身。以自身的非遗资源为依据,以专业数据库为依托,各类网站为基础,数字化博物馆为补充,就能够找到适合自身的非遗保护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解赵辉.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字化保护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38(05):100-102.

[2] 张炜.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03):80-82.

[3] 刘志敏.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研究——以新疆哈萨克族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3,3(05):99-100.

猜你喜欢

数字化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播电视发射机数字化改造
数字化技术在房地产档案管理中的运用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