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事件背后的反思
2018-04-23郭小靖
郭小靖
摘要: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纵观人类历史,我们总能发现一些惊人的相似之处,有对比方有思考,唯有立足世界,博采众长,以发展论证发展的问题,以变通应对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相同问题,才能融会贯通,不落窠臼。近些年校园欺凌事件层出不穷,让我们不得不正视这些问题,因此,我们应首先立足中国本身的现状进行分析,再借鉴美国关于校园暴力处理和预防措施。
关键词:校园暴力;原因;现状;措施
一、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
看到媒体对有关当事人的采访,现在的小孩儿已经不再是法律意识薄弱,而是知道他们所处的年龄只要不干过分“出格”的事,一般是不会有严重的后果的,顶多赔礼道歉或者父母出面协商就完了。然而这个的根源就在于我国刑法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相较国外较为死板。且就算被追究责任,大部分还是被判处缓刑,警示作用相当局限。法律的作用有引导人们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作用,十一二岁的少年如果知道法律的禁止的意义,必然也会理解不尊重人格的后果。再者,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如果一部法律仅仅是道义上的呐喊,就会渐渐沦为一纸空文,起不到任何作用。我国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就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第二十五条规定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互相配合加以管教;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将其送专门学校继续接受教育。看似通顺的法条,隐藏着严重的问题:相互配合是怎么配合?学校和家长应当分别扮演什么的角色?管教都有哪些措施?这些措施会不会存在问题,出现问题由谁担责?专门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学校,这些学校的运行模式和由谁监督都是问题,但这些具体的实施细则则无从查起。
学校在面对校园暴力的消极应对和掩饰的态度往往会助长施暴者的施暴情绪。或是单纯的将问题推给社会只是掩盖了小范围上问题发生的可能性,但对于校园暴力的根除于事无补。相应的司法机关的不作为或者忽视也是校园暴力的推手。但是学校只是一个侧重于教育的机构,没有执行力。一旦出了问题,也只单能纯的予以退学规避更严重的后果,这样的方式只是让施暴者带着暴力的因素来到了社会,而不是根除了危险。但是司法机关对于校园暴力不愿意给予更多的关注,认为不过是小孩子打闹以至于放任的态度助长了施暴者的嚣张气焰。在我国之前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中,如果不是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重伤,死亡),一般施暴者仅仅承担道歉和民事赔偿,即便一些应该追究的情况下,“私了”的情况比比皆是。
法律意识看似是虚无缥缈的,但却是人内心最后的一点自律防线。一旦触碰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然而就我国现状来看,法学教育的专业化和精英化使得与中小学教育格格不入,再加上应试教育的桎梏,尽管国民的法律意识已经初具规模,了解了一些浅层次的规定,却又将其用在了逃避法律制裁的侥幸心理上。孩子们只知道逃避年龄的制裁,却不知道对于人身的侵犯会带来同样严重的后果,这是一种深层次缺失的体现。以专业化的发展带动国民法律意识的深层次化发展,应将法律意识植根于每一个孩子的心里,对于施暴者也好,受害者也好,都会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观的架构。
二、国外校园暴力现状
上年度发生的中国留学生在美暴力群殴同伴的事件引起全社会关注。最终,美检方做出判决,两名主犯被判终身监禁,累计保释金高达$600万美金,超3600万人民币。媒体称是美国历史上留学生犯案保释金最高记录。最终,凌虐和绑架同学的三名中国留学生嫌犯的律师和检方达成认罪减刑协议,3人将分别被判刑13年、6年和10年,刑满后将被被驱逐出美国。同时,案件的两名受害者已经对案发时在场的所有施暴者提起民事赔偿诉讼。
就此案例中我们能看出就同种类的案件在美国舆论和司法上与中国的不同,而那些中国留学生和家长对于校园暴力的态度也反映出我国社会的关于校园暴力的一些问题。首先从美国方面来看,高额的保释金和最少6年的刑罚反映出美国对校园暴力的严惩程度,相比较中国的处理方式,也难怪会给孩子们留下“顶多教训一下”的印象,这也为广大留学生的家长提了提醒,应该增强孩子对留学国家法律的认识。懂得保护自己,也尊重他人。从家长角度来看,到了美国试图通过贿赂的方式解决问题反而被提起诉讼,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我们所不能否认的美国司法的公正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当今存在的一些不正之风,亟待扶正。
三、减少校园暴力的有效措施
就法律意识层面来说,分为几个方面:第一,父母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法律意识的深层次普及需要家长的共同参与和给予更多的关注。这个可以通过社区的普法活动以及学校组织相关家长会潜移默化;第二,学校方面的人格健全培养。尽管孩子们面临着升学压力和重才不重德的应试教育,但是意识的培養,终究还是离不开基础教育的渗透,应该使广大教育工作者认识到这个问题,在日常工作时进行相关校园暴力应对措施的培训,以此加强联动机制的灵活性,赋予其活力。第三,尽管严刑苛法并不被提倡,但是面对愈演愈烈的校园暴力,法律的权威还是要被捍卫,就像美国对于校园暴力的零容忍一样,只有将刑罚的砝码适度加重,加大施暴者所要承担的成本,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住挥向受害者的拳头。
参考文献:
[1]金南承.韩国警察对中、小学校校园暴力的处置[C].清华大学,2015.
[2][韩]陸潭晟. 韩、中校园暴力的比较研究[C].大邱: 嶺南大学校社会学系, 2013.
[3][韩]郑惠隣.警察转向制度研究 [C].光州:朝鲜大学校法律系,2014.
[4]周常稳,任锐.中小学学生欺辱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