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你相伴,精彩无限
2018-04-23张胜
张胜
摘 要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广泛,笔者从课前微课导学,导入新课,品悟词句、深化感悟,小结时情感升华等方面进行论述。阐明小学語文阅读教学各环节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感悟文本内涵起重要辅助作用。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语文 阅读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互联网+时代,教师应与时俱进,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灵活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达成高效课堂。尤其是小学教师,要激发孩子学习兴趣与热情。那么教师该怎么做,呈现怎样的课堂给学生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来谈一谈。
1微课导学,预习感知激发情
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预习”就是很好的途径。微课的引入让预习真正落到实处,感知文本,激发情感。通过导学微课,教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及易错知识进行专题讲解,让学生先了解与课文相关的写作背景,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再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课前录制微课,并制作好测试卡,上传至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平台“我的班级—课堂微课”,学生在家里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然后完成“班级作业”冲关测试题,教师线上评改,效果不好的,可以继续学习,直至达标为止。在教学《练习2—处处留心》给人物对话加标点,课前通过微课,学生明白什么是提示语,掌握提示语在不同位置加标点的方法,这样加标点符号就容易了。录制字词、课文朗读方面的微课,学生对于难读、难认、难写的字,难读通顺的语句,就可以反复观看,从音、形、义、写字规则等逐一掌握,既扫清了阅读障碍,又利于新课能高效地完成。
2视频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语文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多媒体教学有声有情、图文并茂、形神兼备,将文本中的知识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展现出来,实现语文知识的生动性和立体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如《九寨沟》《雾凇》教学前,在网络上搜集相关的视频、图片等,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观看后让学生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这是哪儿,你想去吗?” 学生全面感受那儿的美景,很自然地进入优美的情境中。学生观看了《雾凇》视频,被那雾气缭绕,千姿百态、洁白晶莹的树挂给震撼了,没想到,祖国大地上还有如此自然奇观。《九寨沟》图片的出示,学生先观赏了平湖飞瀑、雪峰插云、古木参天的壮美,为后续的学习做了铺垫,学习时对“童话般的世界”“人间仙境”的理解就会水到渠成。
3 PPT教学,品词析句悟真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领会语言文字中的情感。把重点语段通过PPT课件呈现出来,简化流程,节约时间,将会事半功倍。《第一次抱母亲》一文描写“我”记忆中母亲辛劳的语句,PPT课件出示该语段后,让学生找出关键性的词语,比如“母亲总是……母亲总是……”“翻山越岭、年复一年、重担”等,交流时采用不同的颜色或符号强调,引起学生的注意,反复吟诵中感受母亲的辛苦,思考“我”没想到什么,追问“我”想到什么,明白“我”粗心,多年来对母亲的忽视,这时品读“提那些事干什么”,学生得出母亲并没有因子女的熟视无睹而责怪,只是报以“笑了笑”,体会母爱的无私与博大就比较容易了。而且也能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因为,实际课堂上,学生表现是有差异的,通过呈现重点语句,学生能掌握课程中关键知识点。
4视频深化,一词一句内化情
教学中,理解词语意思较为容易,可以借助工具书、图片等资料,但是品悟语言意境,就比较难了,枯燥的解读有时会适得其反。这时,借助媒体资源就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处理信息,整合信息,正确表达,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实现穿越。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中,学生说说自己的母亲,并播放电影《九香》片段。学生观看时,有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有的张大嘴巴发出惊呼……
有以下对话:
师:你们为什么会有这种表情?
生1:感动的,那个妈妈自己舔碗,而把饼子给孩子吃。
生2:母爱太伟大了!世上最无私的就是母爱。
师:假如你的妈妈就在这儿,你想说什么,想做什么?
生3:我想说妈妈你辛苦了。
生4:我什么都不想说,就想扑在妈妈的怀里,紧紧抱着她。
生5:我要帮妈妈做些家务,减轻他的负担。
…………
对“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就有深刻地理解,会和作者产生共鸣,要报答母恩,要为母亲做些什么。
5音频总结,情到深处难自拔
课堂总结,既是对文章中心的归纳,也是学生情感的再次升华。在制作课件中,选用恰当的音乐,总结时予以播放,渲染气氛,起到熏陶感染的作用。《第一次抱母亲》教学结束总结时,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深情的歌词,动人的旋律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爱的氛围里,更加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发自内心地萌生报答母恩的想法。学习《大海睡了》,师生共唱《摇篮曲》完成教学,学生仿佛陶醉在宁静的夜晚,不知不觉进入静谧的意境。
如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合理灵活运用可以使语文教学声情并茂、化难为易,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加大课堂信息量,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同时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认识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课堂环境,是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有力抓手。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林雯.微课教学设计的原则与三个关键问题[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