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物理实验课程改革与实践

2018-04-23贺泽龙夏琦李亚东张万里隆小江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36期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课程改革

贺泽龙 夏琦 李亚东 张万里 隆小江

摘 要 物理实验课程是培养本科生实践素养的一门课程。长江师范学院正在进行新工科与一流专业建设,以大学物理理论课程为依据,优化物理实验教学内容,改革物理实验的考核制度,保障具有创新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通过完善物理实验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实践和构建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实验课程考核体系来激发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研究的兴趣,从而实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物理实验课程 创新型人才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识码:A

1物理实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以我校重点建设应用型高校,同时加强新工科与一流专业的建设为契机,结合我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改革与实践。各学院积极组建创新团队,并且已经开始购置先进的实验设备。实验实践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与拓展,是学生把课本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它也是学生探究科学、生产和生活规律的一个必要手段。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重点应该放在“应用”上,实验实践教学是“应用”的一个最好体现,也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职业素质及就业竞争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高校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改革,能更好的实施我校“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战略,因此建立创新型物理实验教学的新体系势在必行。

2实验课程改革与实践

2.1完善物理实验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实践

实验教学是高校培养具备现代科学技术素质的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建立一套适合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新体系,使之满足各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重点培养创新能力,这是进行高等院校大学物理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通过合理的调整使学生可以更加系统的掌握大学物理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进一步了解近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成果。让学生在整个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能够学会使用新的物理实验仪器、工具和新的实验手段来测试各种真实的物理量,而且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素养。将大学物理的理论教学、计算仿真实验、多媒体技术、计算机采集和处理实验数据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应用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使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符合新时代的發展。这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现代科技,培养和锻炼学生能够运用物理思想,构建物理模型并增强设计实验的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中,增加选做实验的内容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更新实验教师以前手把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主动去思考,同时将开放性的物理实验也纳入到实验教学课程中。与各专业有机结合的大学物理实验选课制度改革,可以有力的推动其他实验课程的整体改革,为从基础实验到各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提供思路。同时灵活的选课制度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在个性发展方面提供宽松的环境。

2.2建立起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实验课程考核体系

改革物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实验课程考核方法。为了能够更好的将大学物理理论知识与物理实验有机的结合,每个大学物理实验教师既教授大学物理课程的理论教学,同时承担大学物理课程的实验教学,这能够保证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际有机的结合。做到大学物理实验与理论教学不分家,同时能够锻炼师资队伍。做到教师与学生,从理论教学教室到大学物理实验室的有机结合。在具体的大学物理实验考核中,让学生能够讲解其实验原理,在原理的讲解过程中涉及具体实验如何操作。这种大学物理实验考核方式能够让学生掌握大学物理相关理论知识,同时能够体现出学生对理论与实践能力方面相结合的考核。还可以通过开放性物理实验或综合实验来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方面的考核。也可对学生在进行整个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实验素养考核。最终,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考核制度。达到既从实验实际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方面对学生进行考察,又能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的目的。进一步激发学生在物理实验中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

3结束语

为了更好的培养创新人才,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对教学手段和课程考核体系提出了改革措施。创新能力的教育培养可以说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一套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实验教学体系。不断的通过大学物理选课制度改革、实验课程考核制度改革等多种措施来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建立完备的大学物理实验考核制度。这些改革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骆艳洁,麦云飞,王蕾.创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的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6(11).

[2] 刘书勇,张国印,武俊鹏.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08).

[3] 邓明,陈伟民,郭永彩,陈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09).

[4] 高宏,张春.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及其“教学-科研连接体”模式的构建[J].新余学院学报,2016(21).

[5] 贺泽龙,马成,白云峰,赵树军,白继元.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02).

猜你喜欢

创新型人才课程改革
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及改革策略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