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生法律教学现状与对策

2018-04-23李成伟

法制博览 2018年3期
关键词:法律教学中职

摘 要:随着社会时代发展,网络步入人们地生活,人们所接受到各种各样地信息。但是局限于自己的认识及知识,无法分辨出来自己所做地行为是否正确。中职的学生尤其如此。正处于人生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段,对中职学生进行法律知识教授及教学,不但能将法律进行普及,提高社会的法律知识普及总体程度,而且能使得学生能够认识到行为的对错,进而养成有利于社会的行为规范并提高道德水准和三观水平,并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关键词:中职;法律教学;教学问题探究

中图分类号:D912.2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8)08-0241-01

作者简介:李成伟(1994-),男,汉族,河南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法律方向)。

在当前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法律也在飞速发展着,但是教学的内容及教学方法却很难跟得上时代的需求,所以为了加强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和了解,防范教育下的惨剧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防范意识,很有必要提高法律教学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质量。

一、目前中职学生法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厌学心理、自卑心理、逆反心理严重

首先,大多数中职学生基于考大学无望而选择中职教育,因此对于本身的学习前途并不看好,因此对于上课也不怎么上心。目前,在课堂上玩手机等现象十分严重,反应出了学生对于学习的不感兴趣的现状。其次,社会上很多人认为中职学生不如高中学生,因为他们无法参加高考,进行更进一步的教育。因此社会上很多职业对中职学生存在歧視。再有,中职学生大多还处在青春期,逆反心理严重,对于老师的教导不放在心上,对学校的规章制度不满,更对于家庭所要求的好好学习思想有所反感,进而学习动力缺乏。

(二)课堂教学老套、死板、无力

在中职教育中,教师的选拔相对于大学教育、高中教育、小学英才教育有所不足。对老师没有过多的教学成果硬性要求。因此部分老师也是本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对课堂教学成果毫不关心,在课堂上与学生毫无互动,在课下也没有与学生过多交流。认为只要把上课所需要讲的东西讲一遍即可,毫不关心实际效果。

(三)法律知识教学跟不上社会节奏

当下,法律的更新日新月异,但是老师们却并没有过多关注,课堂上的法律知识教育仅仅停留在课本的内容层面,而并未对相关实例进行过多研究。法律知识教育的过程中,部分老师甚至仅仅是将书本上的内容念一遍,没有加入任何其他内容,实在令人堪忧。

(四)老师对法律教学认可程度有待加强

不久之前,鄙人对某中职学校的部分老师进行采访,发现这些老师认为法律知识对于中职学生几乎没有任何意义,他们普遍认为,应试教育下的教育现状,中职学生应该关注自身专业知识。而且学生们对于自己本身的专业知识尚未认真学习,更不会重视法律知识的学习。

(五)学生本身对自身行为是否违法并不清楚

当下,中职学生校园事故频频发生,情杀、校园暴力等问题给世人敲响了警钟。2016年11月23日,校园暴力案件进行判刑。但是在事件发生的时候,这些学生并不一定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犯罪的。再有,某些精通网络的学生进行木马传播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损失会造成自己会有牢狱之灾。

二、解决方法及对策

(一)重视老师法律知识及认可度培养

老师是学生的榜样,要想学生对法律重视,首先要老师对法律重视。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重视法律有助于保障自身以及他人的利益,有助于减少违法犯罪。因此,只有为人师表的老师对法律认可并对学生加强法律教育,才能保障法律知识教育切实履行下去。

(二)重视培养遵法守法的学校氛围

都说,环境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改变校园环境,营造一个充满法制氛围的校园环境显得尤为必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很简单:关注社会上的大事件,关注其法律判决;在校园中,按规矩做事,赏罚分明,对于遵守纪律的学生给予表扬,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给予批评教育;将社会上的一些法律规则引进校园中来,如校园暴力要给予严重惩罚等等。

(三)加强法律课堂的教学,改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当下中职学生的法律教学中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学效果问题,学生学不到知识,教学方式死板,无法引发学生兴趣。所以,针对此项问题,需要老师们改变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再一味的以书本知识为所有内容,及时的加入当下社会热点,重点案件的法律判决,并通过引发学生的兴趣与讨论,达到将法律知识传授给学生的目的。

(四)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学,让学生认识到遵法与违法的后果

校园暴力的发生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学生对违法犯罪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就无法对于自身的行为进行约束。试想,如果学生能认识到,自身处在校园暴力的施虐者的地位是违法犯罪,那么必将改正自己的行为,从而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违法犯罪,也会让他们端正自己的心态,减少校园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五)开展课堂实践教学,让学生对具体的法律事件有一定的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引申为:在课堂上,通过对现实案例的还原,可以让学生对什么是违法犯罪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例如,在课堂上开展校园暴力的现实模拟,可以让学生对于校园暴力进行一个深刻认识,知道这种行为是违法犯罪,同时通过实践教学,使得教学效果较之前更加良好。

(六)联系家庭做到两面兼顾

往往,一件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是多方面照成的结果,但是值得肯定的是,家庭在这方面会对当事人造成很深的影响。如果在家庭方面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法制教育,相信会大大减少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 参 考 文 献 ]

[1]姜明霞.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下),2016(12):50.

[2]邱香.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J].高考,2017(24):284-285.

猜你喜欢

法律教学中职
实践性法律教学与法学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用“第三只眼”看待中职学生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