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浙江法官人才队伍建设的路径分析

2018-04-23俞欣妙

法制博览 2018年3期
关键词:人才队伍建设

摘 要:法治人才的培养,尤其是法官人才队伍的培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性环节。本文比较分析了浙江法官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三大问题即人才不够用、人才不好留、人才不适用三大问题,并阐释了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简化解纠路径、应对法官人才“量”的紧缺;立足培养机制,应对法官人才“质”的紧缺;建立吸纳机制,应对法官队伍“才”的紧缺三大路径推进我省法官人才队伍建设。

关键词:法官人才;全省法院;人才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D9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8)08-0052-02

作者简介:俞欣妙(1983-),女,浙江宁波人,宁波大学,民商法学硕士研究生,中共宁海县委党校办公室,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法学、社会学。

一、浙江法官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三大问题

(一)问题之一:人才不够用

主要表现:2016年第一季度全省法院一审收案19.1万,同比上升14.83%,结案16.5万件,同比上升17.61%。2015年全省全年新收各类案件134.4万件,审执结127.2万件,收结案数均为全国第二,分别上升18.1%和13.7%;一线办案法官年人均结案218件,是全国平均数的2.2倍,居全国第一。其中2015年全年宁波两级法院受理各类案件17.7万件,审结16.6万件,同比分别上升15.8%和9.37%。其中一线法官人均结案193.13件,主要办案质效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原因分析:一是依据户籍人口来设置法官编制。经济发达地区常住人口较户籍人口多出数倍,往往造成“案多人少”,而经济欠发达地区户籍人口远远多于常住人口,造成“案少人多”。因此,应该明确所谓的“人口数量”是以常住人口还是户籍人口为标准。二是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是当前案件数量急剧上升的客观原因。浙江各级法院近年受理的有关复杂金融纠纷案件、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数量显著上升。三是立案登记制存在的内在矛盾,导致滥用诉权的情况时有发生。立案登记制实行以来案件数量剧增,但是法官数量并没有配套增长,从而导致法官的流失现象更加突出,审判人员数量与案件数量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容易引发滥诉。

(二)问题之二:人才不好留

主要表现:从浙江省法院系统数据来看,2010年以来全省法院共有999名干警调离法院,其中调离的法官731名;辞职的149名,其中辞职的法官116名。2014年度调离总人数达198人,其中法官调离人数142人;辞职人数52人,其中辞职法官39人。据统计,截至2015年度全省法院辞职人数已将近80人。从总体来看,浙江全省各级法院人才流失的主要特征出现骨干化、年轻化、高学历等趋势,多为所在法院一线业务骨干,属于法院重点培养对象。

原因分析:一是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大。自2008年7月份以来,宁波鄞州法院为了改变积案较多的情况,除法官个人非工作时间加班的情形外,已经实行了常态单休日制,但是仍然不能改变案件存量逐年上升的局面。二是实际待遇与社会预期相差大。浙江各级法院法官收入与当地普通公务员收入相差不大,同时对于法院系统内部而言,法官等级津贴差异不大,无法体现不同等级间法官的区别。随着立案登记制的推进,我省各级法院案件数量持续大幅攀升,尤其是民商事案件突破千万件。三是一线办案法官事务性工作较多。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浙江一些基层法院(如乡镇法庭)的法官除了常规业务性工作,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如乡镇驻村联村工作、综治维稳等也占用了一线办案法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三)问题之三:人才不适用

主要表现:2014年至2016年杭州、宁波两地中院受理专利技术类一审民事案件总量连续三年均占全省总量超过40%。近五年,全省法院受理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7.6万余件,占长三角地区案件总量的51.3%;其中专利8364件,占到全国法院收案总数的1/6,共涉及大中型高新技术企业1759家,案件标的总金额达到7.2亿元。2015年宁波两级法院共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包括民事、刑事及行政)2715件(其中二审案件98件),较去年同期的1826件增長48.7%;审结案件2656件,较去年同期的1801件增长47.5%。与此同时我省金融领域包括证券、票据、信用证、信用卡、保险、期货等新问题层出不穷,2015年全省全年审结金融纠纷8.5万件、民间借贷案件15.6万件,标的额分别达2405亿元和990亿元,其中宁波全市法院共审结金融纠纷11622件,标的额达461.51亿元。

原因分析:一是新型的、非传统的知识产权案件不断涌现,跨越了刑事、行政和民事三个领域,同时“大知产”格局的出现,需要知识产权法院的法官具备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提高跟踪和把握国际司法前沿和动向的能力。同时,一个知产案件往往同时涉及民事领域两个甚至三个以上实体法适用问题,如侵犯商标权案件同时牵涉公司法中的相关法律制度。二是“互联网+”、互联网金融等新常态的出现使法官工作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各种新的经济业态要求法官队伍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同时把握经济运行态势中的新规律、新特点、新动向。三是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公众参与“虚拟法庭”和“在线陪审”成为可能。“公众陪审员”们占据网络信息高位,通过引发话题、设置议程、传递信息来监督司法,公众陪审团通过互联网新媒体所反映的民情民意已成为新时期法官审判工作中不可回避的部分。

二、推进浙江法官人才队伍建设的三大路径

(一)简化解纠路径,应对法官人才“量”的紧缺

一是践行繁简分流法律程序。浙江各级法院应严格实行繁简分流法律程序。在目前各地法院案件繁简比例不对称的情形下,综合考虑法官的特长、经验以及办案能力等因素,依据案件的类型确定审理类型化案件的专业审判组织,按照案件的繁简程度确定专门审理复杂案件与简单案件的审判人员,从而更加高效地配置有限的审判力量。同时,在专业化要求较高的法院如海事法院以及各地中院尝试实行法官专业化审案制度,确保具有某种审判业务专长的专业型法官主审某些专业性较强的案件。

二是引入小额速裁机制。当前全国各地法院开展“简易程序、便民法庭、调裁机制、速裁法庭”等改革尝试,浙江可以借鉴小额速裁机制,应对各级法院法官人才不夠用的现状,进而缓解法院“案多人少”的诉讼压力。从操作程序上看,小额速裁机制相对比简易程序而言,操作更加简化。包括:进一步简化庭前程序,电脑分案、采用格式化诉状、实行简便(调解)式开庭。从机构设置上看,可设立独立的或在立案庭内部增设小额速裁庭,其中的法官责任考核与质量考评体系独立化。

三是尝试“模块化审理+简式判决书”审判新模式。这是我省宁波市江北区法院推出的一项措施,具体做法是:模块化审理主要适用于道路交通事故案件,将当事人普适化的主张予以归纳分类,制作成通用制式表格。在证据出示与质证环节不再因循固有节奏任由原告自行示证,而是由主审法官根据条目逐一引导示证。浙江各级法院可以借鉴江北区法院的有效做法,将“模块化审理+简式判决书”推广适用至一些类型化和简易化的民事案件的审判当中来,以节约有限的法官人才资源。

(二)立足培养机制,应对法官人才“质”的紧缺

一是实行审级差异培养。对于浙江各级基层法院法官人才的培养,重点在于熟悉并逐渐融入当地风土人情,使案件的调处尽可能地契合本地民间朴素的思维方式。我省高院以及市中级法院研究生、博士生被招进入院后,应当通过专门的进修和培训使其向着更专业更细分的领域来发展,进而从事涉外国际化经济纠纷、新型经济业态纠纷、特种医疗事故纠纷、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纠纷、人权保障等专门型案件的审判。同时,针对新媒体时代的要求,应侧重培养大数据时代的专业法官人才队伍。

二是建立阶段差异培养。对于初任法官,应注重加强司法程序、司法礼仪、基本司法理念方面的培养,培育作为法官所应具备的基本品质、素养。工作满一定年限后,应注重法官人才对疑难案件的调处、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及专业化方向延伸的培养。对于善于调处疑难案件、司法能力较强的法官人才可引导其向资深型、专业型法官方向培养。

三是制定个体培养规划。浙江各级法院应从发现优点、培养人才的角度,尝试建立法官人才培养档案。根据本院法官人才个体的性格、社会阅历、知识结构等各方面的综合条件,合理确定法官人才个体的发展方向,从而推进我省高院制定《浙江省法官人才分类定位培养办法》,确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建立吸纳机制,应对法官队伍“才”的紧缺

一是建立灵活的法官遴选制度。拓宽法官遴选渠道,建立更加灵活与开放的法官遴选制度。可以从优秀律师人才队伍和法律专业院校的法学学者队伍等高层次法律人才中选拔法官,进而从源头上解决法治专门人才队伍短缺的问题。

二是引入法官助理制度。浙江各级法院尤其是各县(市)区基层法院的法官助理的招录可以采取合同制,而不占用司法行政编制,这样就解决了司法行政编制少而法院人才进口小的问题。在人员匹配上,按照1:1的比例为各基层法院每位审判长和独任审判员配备1名法官助理,形成“1名法官+1名书记员+1名法官助理”的办案单元。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保证法官助理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优质化。

三是吸纳具备专业资质的社会精英。为解决我省法官人才队伍单一化的问题,可以吸纳一批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社会精英进入见习法官队伍。在思路设计上,可以在浙江各级法院设立部分公益性岗位,增加事业编制名额,将通过司法考试的优秀社会人员招聘进来,从事法院业务性工作。

[ 参 考 文 献 ]

[1]方宏伟.法官流失及其治理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2]陶永强.法院“案多人少”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6(5).

[3]徐隽.改革:让优秀人才留在法官队伍[N].人民日报,2016-11-6.

[4]李绿水.法官职业流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6.4.

[5]蒋悟真,黄越.依法治国与法治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1).

[6]李江涛.比较法视野的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以法官培养为中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2).

[7]陆晓燕,张琨.从体制内到体制外——将法律学徒式法官助理作为司法公务员式法官助理的补充[C].尊重司法规律与刑事法律适用研究(全国法院第27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2016.

猜你喜欢

人才队伍建设
阅读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精益管理理念下的人才队伍结构优化实证研究
公共图书馆古籍工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