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 讲中国好故事
——《故事会》与改革开放40年
2018-04-23张黎敏夏一鸣
张黎敏 夏一鸣
一、专业:从民间来,到民间去(1978—1985)
《故事会》杂志最早创办于1963年7月,至1966年5月停刊,其间以不定期丛刊的形式出版发行了24辑,出版者先期为上海文艺出版社,一辑之后再版,即以上海文化出版社的名义出版发行。1974年3月,《故事会》杂志复刊,改刊名为《革命故事会》,亦为不定期丛刊,共发行33期,出版者为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1月至11月,出版6期,明确为双月刊,出版权回归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1月,恢复原刊名《故事会》,由著名书法家周慧珺题写的“故事会”刊名正式启用。
从上述简要梳理中可以看出,《故事会》在办刊过程中走过了一段艰难曲折之路,对杂志来说,最为重要的转折点是1978年“思想解放”运动所带来的1979年改刊以及1979年9月20日至26日在上海文艺会堂召开的座谈会,正是这次座谈会为杂志的正本清源进行理论“背书”和实践“加持”。
此次座谈会是建国以来故事界第一次召开的全国性的故事工作者大型座谈会。三十多位与会者中,既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线故事作者,又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辽宁大学等高等院校从事故事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还有各地群众艺术馆的故事活动组织者以及从事故事报刊出版的编创人员。针对当时杂志刊发的故事老百姓不喜欢看,而老百姓津津乐道的故事,杂志又不愿刊登的“两律背反”现象,大家经过为期一周的激烈讨论,最后达成一个共识:“革命故事会”的“革命”两字必须拿掉,必须从民间来再到民间去。任嘉禾多年从事故事创作组织工作,他的发言更是石破天惊:“打回老家去!”故事必须姓“故”,这也就是1963年《故事会》创刊词中“编者的话”所谈到的:“它专门刊载基本上可以直接供给故事员口头讲述的故事脚本,以促进群众故事活动的发展,扩大社会主义宣传阵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换言之,故事创作、故事出版必须回到它的民间原点!
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故事会》杂志发表了一大批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好故事,如采录的流传故事有陶文进的《恐怖的脚步声》,肖士太、黄宣林、欧阳德整理改编的长篇连载故事《蔷薇花案件》等;采写的政治笑话有《一定要今朝来》等。与此同时,个人创作故事、有潜力的故事作家也开始显山露水走上前台,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创作力量,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吴伦的《三百元的故事》、陈希元的《彩蝶》等。
与此相应,从1979年到1985年,杂志的发行量呈现上升趋势。1985年2月,《故事会》杂志期发行量达到760万册。这也是《故事会》杂志有史以来最高的发行量。
二、创新:把每一期杂志办成创刊号(1985—2004)
这一阶段的标志性事件为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4年再由月刊改为半月刊。其间与此伴生的事件有:举办作者培训班、栏目建设、启用刊徽等。需指出的是,虽然2004年之后《故事会》的品牌建设仍一以贯之甚至得到强化,但总体设计在这一阶段已大体完成。
1.建立作者培训机制,占领原创作品制高点
建立和完善作者培训机制,做大阵地,占领原创作品制高点。这项工作开展得比较早,1985年5月至1986年4月举办的第一届故事创作函授班,报名学员达8 000多人。如果说函授班还带有“普遍撒网”的性质,那么其后举行的创作笔会、专题讨论会则明显具有“重点培育”的目的。特别是从1996年开始,为培养和发现《故事会》的骨干作者,杂志社免费举办了18届“故事理论培训班”。培训班除了请社外专家授课,更多的是编辑人员亲自授课,以此督促编辑自觉成为本专业的理论研究者。如今,《故事会》编辑部已成为中国故事文坛名作家、名编辑的成长摇篮,成为公认的中国现代故事理论研究中心。
此外,杂志社还在全国各地实施作者网格化管理,建立诸多各具地方特色的“故事沙龙”,通过沙龙组织团结和帮助文学青年走上创作道路。对于重点作者,《故事会》杂志还给他们出版个人作品集,为他们在故事领域树碑立传,比较典型的如《吴伦故事集》(1989)、《吴文昶故事集》(1991)、《黄宣林故事集》(1993)、《崔陟故事集》(1993)、《夏元寿故事集》(1996)、《何初树故事集》(1997)、《肖士太故事集》(2001)、《范大宇故事集》(2003)等。
2.办好品牌栏目
办好品牌栏目,使之成为杂志的“看点”和吸引读者的“亮点”。
《故事会》开办栏目起步较早,1983年第一次有计划地设立“妈妈讲故事”栏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后来还以“妈妈讲故事”为名,出版了两套《妈妈讲故事》系列图书。1991年设立“东方夜谈”栏目,特地聘请故事大王吴文昶作为主持人,基本操作流程是编辑部先从来稿中发现适用于“东方夜谈”栏目的作品,再请吴文昶代为加工改造。而吴文昶利用当地沙龙组织,先讲后改,讲讲改改,边讲边改,反复斟酌,故这个栏目的作品带有浓厚的“吴氏”讲述和叙事风格。此外,1996年设立的“百姓话题”也是一档深受读者欢迎的栏目,围绕一档话题,组织三到四篇质量较高的作品,由主持人统一规划和整理。
现在,《故事会》已经形成传统,基本上每年都要策划新栏目,迄今常设栏目近30个,其中,“笑话”“幽默故事”“外国文学故事鉴赏”“民间故事金库”“3分钟典藏故事”等栏目已成为《故事会》的“常青藤”,像“外国文学故事鉴赏”栏目最早创办于1991年第4期,至今仍作为一个主要栏目继续保留下来。
3.确立“说书俑”刊徽
《故事会》杂志现在有两个注册商标,其一为书写体“故事会”,其二为“说书俑”刊徽。“说书俑”是成都天回山出土的汉代文物,现保存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曾被评为中国旅游最佳吉祥物。1996年,“说书俑”作为商标登记注册,成为杂志的标志符号。
把“说书俑”作为杂志的刊徽,主要基于三方面的考虑:其一,两者都是“讲故事”,形式和内容具有高度的同一性;其二,可体现刊物的民族文化特点;其三,体现了刊物大众化、通俗化的办刊宗旨,是杂志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当然,“说书俑”的喜乐形象也与杂志的审美情趣高度一致。现在,书写体“故事会”与“说书俑”统一在一个色块之下,成为杂志行之于世的标志,一方面从版权上保护了杂志的正当权益和合法诉求,比如可延伸到相关联的图书产品之上,另一方面也与其他杂志拉开了审美视差。
4.出版流程制度化
实施原创内容“慢编辑”,管理流程“扁平化”,把每一期都当作创刊号来办。《故事会》编辑部视质量为生命线,严格把关,深耕细作。在稿件选择方面,除常见的“三审制”外,《故事会》编辑部还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制度。“打分制”——给每则作品打分,且规定每期稿件均需有一定数量的分数达到优秀的作品。“社外审稿制”——“三审”过关的稿件,修改、加工后,再送交社外专家审核,召开小型座谈会,专门就修改稿提出补充、批评意见,这项制度从1996年开始一直坚持到现在。“会审制”——以问题为导向,编辑人员共同参与长条样“大讨论”,对可能发表的作品进行思想性、艺术性、规范性方面的把关。
三、共享:走出去,与社会各界展开深度合作(2005—2018)
以《故事会》为平台、渠道,实施“走出去”文化战略,走出编辑部,与社会各界广泛开展合作。从2005年始,编辑部便与司法部法宣司、上海市法宣办、闵行区梅陇镇连续举办4届“梅陇杯”全国法制故事创作大赛。其后,又与司法部法宣司、上海市司法局、嘉定区安亭镇联合开展“法宝杯”华东六省一市法治故事征文、演讲活动。2013年,与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共青团上海市委、新民晚报社、上海市嘉定区政府,推出“青春励志故事”征文大赛。2014年,与上海市黄浦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新民晚报社,共同发起“我们的价值观——中国好故事”全国征文活动。2016年,与上海市妇联、上海市版协、浙江丽水莲都区人民政府、新民晚报社一起,倡导举办“中国好家风”全国故事征文大赛。有组织、有计划地讲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故事,传播主流价值观。2005年至今,杂志社与社会各界开展的合作项目及部分成果见表1。
表1 《故事会》“走出去”合作项目及部分成果
四、协调:有大刊必有大书(2006—2018)
这一阶段的标志性事件为2006年成立上海故事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故事会》杂志从上海文艺出版社裂变出来,由《故事会》一种杂志,协调、整合《旅游天地》杂志、《秀WITH》杂志等,以及图书部、新媒体发展部、广告中心等文化出版资源。如果说《故事会》编辑部此前还只是以编辑出版杂志为主,图书出版还只是一项边缘性、辅助性的活动,那么,从2006年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出版系列图书以及推出有影响力的文化巨著就成为一个自觉、自主的文化行为。以下是较为典型的几个出版案例。
1.开发系列图书
故事具有情节性强、时间性弱的特点,许多作品都具有再度开发的价值。为此,《故事会》编辑部注重挖掘、整合优质故事资源,推出类型故事,如100种“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图书,总印数高达1 000万册。编辑部还介入主题出版,推出《滴水藏海系列》《青春读本系列》《过目不忘:50则荣辱观的故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事读本》《中国好故事》等系列图书,均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此外,编辑部还善于利用作家资源,进行其他专题出版,较为突出的是出版“青春小说”系列,如《细米》(曹文轩)、《鸟奴》(沈石溪)、《漂来的狗儿》(黄蓓佳)等,其中,《细米》和《鸟奴》获得第六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2.打造畅销图书《话说中国》
邀请国内一流专家学者,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演绎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和文化史,成功打造超级畅销图书《话说中国》(共16卷)。雅俗共赏、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备的《话说中国》自2006年正式出版后,得到海内外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的广泛认同,被中宣部列入“民族精神史诗出版工程”。国家领导人胡锦涛访美期间,《话说中国》作为国礼之一馈赠耶鲁大学图书馆。目前,《话说中国》发行总码洋已达2亿多元。
3.融合数字技术,编纂《中华民族文化大系》
《中华民族文化大系》是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和上海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委员会联合主编的一套大型图书,共56 卷,国家民委担任总顾问,“故事会”为编辑出版单位,著名学者乌丙安、郝苏民、葛剑雄担任总主编。该项目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3 年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及“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项目”。项目聘请了全国400 多位各学科专家,积极探索运用二维码、互联网等新技术,融纸质媒体和数字媒体于一体,将动态的音频、视频资料与静态的文字、图片巧妙结合,为读者营造立体而丰富的阅读体验。
五、融合:文化+互联网(2006—2018)
自2006年始,《故事会》便谋篇布局成立新媒体发展部,着手建设门户网站“故事中国网”。2010年,“故事中国网”荣获“上海市十佳网站”称号;2014年,《故事会》入选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数字化出版转型示范单位;2016年,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一个新的传播体系和媒体格局初具雏形。
1.重塑传统期刊在新兴媒体环境下的影响力
重塑传统期刊在新兴媒体环境下的影响力,赢得新兴媒体领域用户群的关注。为了适应新兴媒体领域读者的阅读习惯,《故事会》杂志迄今已推出各种版本、各种形态的数字产品。目前,“故事中国网”的注册用户近60万人,《故事会》微博活跃粉丝23万人,微信公众号用户50万人,阅读量日均超过1万次,多则可达5万次。2016年,《故事会》微信公众号入选首届“大众喜爱的50个阅读微信公众号”。《故事会》荣登2016数字阅读影响力期刊TOP100国内排行榜第7名,2016移动终端阅读TOP100期刊排行榜第1名。网络信息之全面、“两微一端”发布之迅速、杂志编辑之精深,三位一体,协调发展。
2.建立数字化故事资源库
对已有的杂志内容进行数字化转换,建立故事资源库,对优质版权进行多维度孵化和项目制开发。“十二五”期间,先后完成了《故事会》500期、“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100种、“5000年民间故事经典传承”等5种书刊的数字化转换工作。《故事会》杂志已累计拥有各类原创故事近9 000万字,在庞大的内容库的基础上,通过数字平台(网络、平板电脑、移动终端等)实现点对点的定向传播与销售。鉴于音频平台需要的内容和我们的优势资源比较吻合,目前已积累了音频600小时,并与排名第一的音频App喜马拉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蜻蜓FM等保持着紧密合作。
3.打造国家级数字出版项目“中华文化大系数字文库”
打造国家级重点数字出版项目“中华文化大系数字文库”暨“中国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经典数字交流平台”。“十三五”期间,本项目还计划搭建民族、民俗、民间文化领域的数字资源交易平台、众筹平台、自出版平台等,与相关学术期刊开展业务合作,使“中国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经典学术著作数据库”成为专业领域的标杆性数字媒体;利用数字平台的广泛传播性和互动性,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活动,将“互联网+内容”“互联网+版权”的理念贯彻到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的建设与推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