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水城市市政路网构建方案研究
2018-04-23曹阳钱盈
曹 阳 钱 盈
(湖北省城建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 43005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也扩建和改造了一些旧城。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市交通问题日渐突出,城市道路网规划被逐步重视。
滨水城市道路网建设必须以路网合理性为前提[1],不同城市的路网有相应的发展规模、等级及布局结构。滨水城市市政路网构建方案研究不但要解决地面交通,还要解决跨河、跨湖、跨海交通问题。明确未来滨水城市的交通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促进城市交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对实现城市交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拟以天门市南湖片区的路网规划建设为实例,探索城市滨水道路规划建设的原则、方法和经验。
1 研究背景
天门主城区包括市区内的竟陵、杨林2个街道办事处和天门经济开发区3个行政辖区内的规划城市建成区,面积46.11 km2,主城区人口为34.5万。主要道路网系统基本为东西、南北走向,呈方格网和环路结合的均衡布局。
根据《天门市城市总体规划》,天门市作为武汉城市圈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主城区发展主方向应向南发展,适度向北,远期向东西发展。老城区地处主城区中心位置,人口密度大,交通出行需求旺盛。完善老城区基础设施与城市功能,合理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是当下天门市城市发展建设的主要方向之一。
南湖片区位于老城区南部,是天门市新老城区间的衔接区域。由于城区建成较早,各种基础设施并不完善,且与城南新区相比较为落后,无法很好地发挥新老城区间衔接过渡的功能。因此南湖片区的建设改造便成为了天门市老城区改造进程的重要一环。
2 现状分析
2.1 路网概况
区域内路网呈“五纵四横”网状分布,东西向主要道路平均间距为2 km,南北向主要道路平均间距为1.2 km,主要道路间距较远。路网级配结构基本合理,但老城区前往城南的交通需通过人民大道、闸北路、东湖路等道路绕行,平均绕行距离约为2 km,绕行距离较长,支路系统有待提升。具体路网结构见图1。
图1 天门市南湖片区现状路网
2.2 主干道
区域内各条主干路通行状况良好,如西湖路、东湖路、人民大道及闸北路等,人民大道在闸北路以东路段通行效率较低。
2.3 次干道与支路
由调查得知,自2016年4月份起,天门市老城区道路进行综合整治,元春街、百花街、文学泉街及鸿渐路4条道路首尾相接的路段实施单向交通管制措施。鸿渐路于人民大道以南路段07∶00-19∶00禁止机动车驶入。
2.4 断面
目前西寺路为双向4车道,人民大道车行道为15 m宽的双向2车道,区内支路均为车行道7 m宽的双向2车道。闸北路在与人民大道交叉口处展宽为双向4车道,其余路段为双向2车道。区域内各道路的等级、红线宽度及交通现状见表1。
表1 道路等级指标一览表
3 现存问题与发展
3.1 现存问题分析
1) 人民大道交通压力较大。人民大道、闸北路服务水平处于C级以下,沿线交叉口间距为180 m,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混行,运营速度低。
2) 城南与老城区绕行较长,通达可靠性低。区域缺乏过河分流道路,老城区前往城南的交通需通过人民大道、西湖路、东湖路等道路绕行,绕行距离均超过3 km,距离较长。
3) 旧城改造区域支路系统有待提升。区域支路路网密度仅为1.63 km/km2,比标准值3~4 km/km2低很多,建议进行棚户区改造工程同时加大支路系统建设力度,增强区域路网可达性。
3.2 交通发展分析
交通发展预测应充分考虑研究范围内地块的开发诱增交通,在研究范围内骨干路网和关键节点按规划实施改造的前提下,不考虑本项目影响,对道路目标年交通量进行预测[2]。预测到2036年,研究范围内的主要交通量将集中于闸北路、人民大道等主干路,评估得到除人民大道的服务水平为E、闸北路的服务水平为D以外,其他骨干道路的服务水平均在D级以上。2036年研究区域内主要道路的交通服务水平预测结果见图2。
图2 远期路网服务水平预测
根据《天门市城市总体规划》及棚户区改造工程等规划方案,原有交通基础设施无法满足区域发展产生的交通出行需求,路网不畅、交通设施不足、交通拥堵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需要对区域路网进行改造。
1) 优化路网级配。棚户改造区域内新建内部支路,完善支路系统。
2) 优化路网布局。延长义乌路,新建过河通道,增强区域交通可达性。
3) 适当拓宽城市主干道。优化人民大道道路断面,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缓解道路交通压力。
4) 改造部分交叉口。改造人民大道与闸北路交叉口,增加行车安全性,减少交通阻滞。
4 建设方案
4.1 路网方案
3种路网方案见图3。
4.1.1方案一
新建道路连接义乌路至人民大道交叉口。竟陵中街以南道路等级为次干路,红线宽25 m;竟陵中街以北为支路,红线宽14 m。近期考虑到周边商铺仍在运营,竟陵中街维持现状不变,待远期规划建设时可结合片区拆迁改造升级为次干路,次干路红线宽30 m。
4.1.2方案二
新建道路以义乌路为起点,经过孝子里路,连接至人民大道。规划道路等级为次干路,红线宽度25 m。竟陵中街至人民大道交叉口之间可建设一条区域内部支路,支路红线宽14 m。近期竟陵中街维持现状不变,待远期可改造升级为次干路。
4.1.3方案三
新建规划路以义乌路为起点,向北直接与人民大道平交,规划道路等级为次干路,红线宽度25 m。竟陵中路至人民大道交叉口之间可建设1条区域内部支路。近期竟陵中路维持现状不变,远期可改造升级为次干路。
图3 路网方案示意图
4.2 方案评估
根据3种路网改造方案,表2给出了TransCAD仿真软件对各方案实现后的道路服务水平预测结果。
表2 路网服务水平评价(V/C-服务水平)
4.3 分析与建议
依据以上3种方案分析,结合规划与地块开发需求,提供如下建议。
1) 从缓解天门市南湖片区的交通拥堵现状出发,方案一是本研究的优选方案,但实际建设时,应根据投资预算结果和征地拆迁难度合理选择。
2) 研究区域内,建筑地块标高为南高北低,高差近5 m,规划路修建时标高宜充分考虑与小区建筑标高相协调。
3) 规划桥梁为双向4车道,与其所在道路保持一致;桥面宽度30 m,以道路远期规划红线宽度为准。根据《城市桥梁设计规范》,位于次干路上的桥梁设计荷载采用城-A或城-B级,考虑到老城区今后建设改造的需要,天门河桥建议使用城-A级。
4.4 景观设计
规划道路连接天门老城区和新城区,紧邻天门河,集天门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新时代的气息于一体。建议在景观设计上体现历史文化的精髓。
桥梁景观设计要从视觉效果、地域特征、地域文化、风俗习惯等多方面考虑,不仅要与周边桥梁的形态和自然环境相协调,更应与风景、文化相协调[3]。
4.5 海绵城市设计
城市道路在满足道路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还要达到建设海绵城市提出的LID(低影响开发)[4-5]控制目标与指标要求。
城市道路径流雨水通过有组织地汇流与传输,经截污等预处理后引入道路红线、外绿地内,并通过设置在绿地内的以雨水渗透、储存、调节等为主要功能的LID设施进行处理。
路面排水采用生态排水的方式,路面雨水宜首先汇入道路红线内绿带,利用红线内LID设施消纳径流雨水。LID设施应通过溢流排放系统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相衔接,保证上、下游排水系统的顺畅。
道路横断面设计优化道路横坡坡向,路面与道路绿带及周边绿地的竖向关系等,便于径流雨水汇入LID设施。
道路人行道采用透水铺装,非机动车可采用透水沥青路面或透水混凝土路面。
5 结语
滨水城市市政路网构建是滨水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关系到市民的日常出行,对滨水城市的生态环境也有较大影响。本文以天门市南湖片区的路网规划建设为例,在分析现有市政路网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路网结构优化、桥梁设计和海绵城市设计等方面对市政路网构建给出了科学可行的方案。该方案对完善市政路网,促进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1] 广晓平,马昌喜,马国纲,等.黄河兰州段亲河道建设方案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5):81-83,203.
[2] 邓润飞.基于交通条件改善的公路网交通生成预测方法研究[J].交通科技,2011(1):108-110.
[3] 何雄君,何佳.桥梁夜景观与文化景观设计方法研究[J].交通科技,2013(1):55-56.
[4] 谷新刚,李明全.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建设中的应用与研究[J].城市住宅,2017,24(7):45-47.
[5] 戴福青,庞笔照,袁婕,等.基于超级网络的空铁联合交通流分布模型[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7,41(5):770-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