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鬼针草属药用植物的考证及资源分布

2018-04-23曾晓燕秦民坚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8年1期
关键词:先端金盏裂片

曾晓燕,李 华,秦民坚,王 霆

(1. 广州一品红制药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广东 广州510760; 2. 广东省药品检验所,广东 广州510180; 3. 中国药科大学 中药学院,江苏 南京211198)

鬼针草属药用植物为菊科(Composite)鬼针草属(Bidens)一年生或多年生植物,全球范围约有230余种,广泛分布于热带及温带地区,均为野生品种,且极易采集[1]。我国有9种,以及2变种,遍布全国各地,多为民间草药。鬼针草味苦无毒,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痢疾、腹泻、感冒等[2]。从各地方标准收载情况可知,鬼针草记载存在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现象,如黏身草、刺针草、鬼骨针、引线包、一把针、刺儿鬼、乌藤菜、跟人走、鬼菊、脱力草等,多为地方俗名,根据鬼针草果实形态特点而命名。鬼针草在全国各地均有广泛的分布,入药部位为全草或是地上部。为了正确研究和开发鬼针草属药用植物资源,澄清鬼针草的混乱,现从本草考证、植物形态、资源分布这三个方面对鬼针草属各药用植物进行整理综述。

1 本草考证及收载情况[3]

鬼针草属的药用历史悠久,最早记载于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名为鬼钗草,因着人衣如针,故亦名为鬼针[4]。清·《植物名实图考》指出:“鬼针草,秋时叶端有针四出,刺人衣,今北地犹谓之鬼针。”[5]其所附植物图:“芒刺四出,叶形一回羽状分裂”,与今三叶鬼针草(BidenspilosaL.)相符。此外,此古籍记载隰草类附狼把草植物图与今鬼针草属狼把草(BidenstripartitaL.)相符。《经史证类备急本草》[6]引《本草拾遗》的描述:鬼针草:“生池畔,方茎,叶有桠,子作钗脚,着人衣如针”;狼把草:“狼耶草,生于涧间,叶作雁齿,如鬼针苗”。《本草纲目拾遗》云:“铁筅帚,山间多有之,绿茎而方。上有紫线纹,叶似紫顶龙芽,微有白毛,七月开小黄花,山间多有之,结实似筅帚形,能刺入手。故又名千条针。”[7]文中描述与金盏银盘 [Bidensbiternata(Lour.)Merr. et Sherff] 相似。清·何谏所撰《生草药性备要》记载:“对面叶,花黄色。春夏秀,秋冬枯”[8],描述简单无法判断为何种植物。民国年间,萧步丹所撰《岭南釆药录》虾箝草别名金杯银盏、黄花母沾衣草、三黄子:“梗方,叶对生,花边白中黄”[9]。《闽东本草》名黏身草、粘花衣、鬼菊。

鬼针草属药用植物形态特征主要区别点在于叶、茎、果实的形态(瘦果或宽果)以及果实顶端冠毛数量,而本草中均未有这方面的描述,即使有也是简单笼统的描述。从上述本草记载的情况可见,鬼针草主要来源于鬼针草(BidenspilosaL.)、金盏银盘[Bidensbiternata(Lour.)Merr. et Sherff]、狼把草(BidenstripartitaL.)。此外,还有同属的多种药用植物在全国或各省市作为鬼针草使用,主要有婆婆针(BidensbipinnataL.)、白花鬼针草(BidenspilosaL.var.radiataSch.-Bip.)、大狼把草(BidensfrondosaL.)、小花鬼针草(BidensparvifloraWilld.)、柳叶鬼针草(BidenscernuaL.)等。其中,狼把草曾被收载1977年版《中国药典》。鬼针草属药材收载情况详见表1。

表1 鬼针草属植物药收载情况

2 植物形态

根据《中国植物志》[10]对我国鬼针草分种检索,柳叶鬼针草、大狼把草、狼把草的瘦果较宽,倒卵状楔形或楔形(即宽果组)。其中柳叶鬼针草特点为瘦果 4棱,顶端芒刺4枚,以及盘花花冠5裂。大狼把草和狼把草特点为瘦果扁平,顶端芒刺以2枚常见,前者茎中部叶为羽状复叶,盘花花冠5裂;后者茎中部叶羽状深裂,盘花花冠 4裂,头状花序宽与高约相等。而小花鬼针草、鬼针草、婆婆针、金盏银盘的瘦果条形 ,先端渐狭(即裸果组)。前者瘦果顶端芒刺2枚;盘花花冠 4裂,叶羽状分裂。后三者瘦果顶端芒刺 3~4枚,盘花花冠裂。鬼针草的特点是总苞外层苞片匙形,先端增宽;金盏银盘特点为总苞外层苞片披针形,先端不增宽,被柔毛,且顶生裂片卵形,先端短渐尖,边缘有稍密近均匀的锯齿;而婆婆针特点为总苞外层苞片披针形,先端不增宽,被柔毛,且顶生裂片狭窄,先端渐尖,边缘具规整稀疏的粗齿。

2.1 鬼针草(Bidens pilosa L.)

一年生草本,高25~100 cm。茎直立,近方形,有纵棱,下部稍带淡紫色。中部叶对生,3深裂或羽状分裂,裂片卵型或卵状椭圆形,先端尖,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有锯齿,叶被稍被毛,叶面稍除叶,脉外无毛;上部叶对生或互生,3裂或不裂。头状花序生于茎上不部叶腋及茎顶,直径8~9 mm。总苞片2~3层,缘花舌状,通常白色,盘花管状,黄褐色。瘦果条形,略扁,具4棱,黑色,稍有硬毛,顶端有3~4枚芒状的冠毛。4—11月开花结果[11-13]。

2.2 婆婆针(Bidens bipinnata L.)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120 cm,下部略具四棱,无毛或上部被疏少柔毛,基部直径2~7 cm。叶对生,具柄,柄长2~6 cm,叶片二回羽状分裂,第一次分裂深达中肋,裂片再次羽状分裂,小裂片三角状或菱状披针形,具1~2对缺刻或深裂,顶生裂片狭,先端渐尖,边缘有稀疏的不规整的粗齿,两面被稀疏柔毛。头状花序直径6~10 mm;花序梗长1~5 cm(果时长2~10 cm)。总苞杯形,基部有柔毛,外层苞片5~7枚,条形。瘦果条形,略扁,具3~4棱,具瘤状突起及小刚毛,顶端芒刺常见3~4枚,少见2枚,长3~4 mm,具倒刺毛[14-15]。

婆婆针与鬼针草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叶为二回羽状深裂,裂片边缘具不规则疏齿;而后者的为三全裂或不裂,叶缘具较规则锯齿。前者果实较长,顶端芒刺3~4 枚,而后者的果实较短,芒刺多为3枚[1]。

2.3 金盏银盘 [Bidens biternata(Lour.)Merr. et Sherff][16]

与鬼针草相类似,主要区别在于顶端裂片卵形,先端短渐尖,边缘具有稍密且均匀的锯齿,筒状花冠5齿裂。

2.4 小花鬼针草(Bidens parviflora Willd.)[1]

与鬼针草和婆婆针主要区别是叶羽状分裂,裂片宽约2 mm,无舌状花,筒状花冠4裂,瘦果顶端芒刺2枚。

2.5 狼把草(Bidens tripartita L.)[1]

该植物的主要特征是植株较大,可达150 cm,

茎中部叶羽状3~5深裂,且顶端裂片较大;头状花序,宽与高大致相等,外层总苞片5~9枚,筒状花冠 4 裂,瘦果较宽,扁平,楔形或倒卵状楔形,顶端芒刺常为2枚。

2.6 大狼把草(Bidens frondosa L.)[1]

与狼杷草相似,主要区别是茎中部叶羽状复叶,筒状花冠5裂;瘦果狭楔形,顶端芒刺2枚。

3 产地及资源分布[2]

鬼针草属药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全球约有230余种,广泛分布于亚洲和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朝鲜、日本、东南亚各国以及非洲、大洋洲均有分布。而我国目前分布有9个种和2个变种。《本草拾遗》收载了狼把草及鬼针草 2 种,《中药大辞典》收载 5种,多为民间草药。江、浙、沪等许多省、市中药炮制规范均以婆婆针(BidensbipinnataL.)作为鬼针草的原植物。鬼针草(三叶鬼针草)的原变种B.pilosaL.var.pilosa,《中药大辞典》将其作为金盏银盘药材的原植物之一[17]。

关于鬼针草属植物的生长环境,《证类本草》对狼把草记载:“生山道傍”;《本草拾遗》云:“鬼针草,生池畔”;《本草纲目拾遗》云:“铁筅帚,山间多有之”。可见,鬼针草属植物在古代分布也是比较广泛,以野生为多。《中药大辞典》记述:“生于路边、荒野及住宅旁,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现在地方性本草及各省市的中药材标准对鬼针草属植物均有记载,可见该属植物在全国分布较为广泛。其种类及分布详见表2。

表2 鬼针草属种类及植物资源分布

4 小 结

鬼针草之名始载于《本草拾遗》,民间用名和异名较多,但现在文献资料以鬼针草为正名,民间也称婆婆针、粘身草、鬼蒺藜等。从各省市收载的鬼针草属药用植物可见,存在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中华大辞典》收载的鹿角草即为小花鬼针草。民间使用鬼针草属植物品种混乱,导致药材品种的质量参差不齐,需进行大量的药理药效、临床试验验证,方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延昌,张永民.鬼针草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J].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4, 104(3) : 79-83.

[2]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词典: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1354.

[3] 林慧,梅全喜. 金盏银盘的本草考证[J].中国药房, 2014, 25(47):4504-4505.

[4] 陈藏器.本草拾遗[M]. 尚志钧, 编校.合肥: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66.

[5] 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校释[M].张瑞贤, 校注. 北京: 中国古籍出版社, 2008: 268.

[6] 唐慎微.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M]. 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93, 259, 171.

[7] 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155.

[8] 朱晓光. 岭南本草古籍三种[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 33.

[9] 萧步丹.岭南采药录[M].香港:万里书店出版社, 2003:145.

[10] 林熔. 中国植物志:第75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369-381.

[11] 黄有霖.福建省中药材标准[S].福州: 海峰出版社, 2006:9-12.

[12] 刘芃, 高海波. 鬼针草的生药学研究[J].贵阳医学院学报, 1996, 21(4): 294-296.

[13] 刘圆, 王杰, 彭镰心. 民族药鬼针草的生药学鉴定[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32(3):568-571.

[14]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M].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5: 496.

[15] 胡伟,陈飞虎,吴繁荣,等. 鬼针草药材的生药学鉴定[J]. 时珍国医国药, 2009, 20(2):329-330.

[16] 中国科学院湖南植物研究所. 广州植物志[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56.

[17] 四川医学院.中草药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80-104.

猜你喜欢

先端金盏裂片
封面照片说明
钩藤花
菊花杂交一代叶片形态数量性状分析
微波超声协同提取金盏菊皂苷工艺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侧金盏
同心发射筒系留盖体燃气开启技术
先端可吸收半倒刺线装置用于肺穿刺定位的实验研究
系3. 门源翠雀花系 Ser. Menyuanensia
金盏银盘鬼针草
丝瓜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