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翁诗情”:由浅入深,渐入佳境
2018-04-22金晓雁
金晓雁
【摘要】本文以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渔歌子》一文的教学为例,论述古诗词教学应注重教材解读,从而明确教学目标,顺利开展教学,以及进行教学反思。
【关键词】《渔歌子》 渔翁 教材 评析 反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2A-0096-04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美丽的瑰宝,其涵盖面宽,意蕴深远。在灿烂的诗歌宝库中,“渔翁”形象已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存在其中。关于《渔歌子》一课的设计思路,笔者拟立足学生已有的经验,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充分地理解诗词,在读中想象画面,在读中入境、读中悟情,积累语言。同时,链接相关资料,由点及面,将阅读视野引向“渔翁”的主题,让学生在精读中感悟“渔翁”形象,在阅读中加深对词人张志和的认识,达到对《渔歌子》的理解更加饱满的目的。
一、教材解读
《渔歌子》是唐代词人张志和的作品,词作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塑造了一位悠然自得的渔翁形象,体现了渔家生活别有情趣的一面。词人将文字和画面完美地结合,青山、白鹭、红桃、碧水、青箬笠、绿蓑衣,色调明丽和谐,既让人感到幽远宁静,又不失生动活泼,正符合作者“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惬意,真乃“词中极品”。同时,词的字里行间也体现出作者追求无为、随遇而安的平和心境,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二、教学目标
(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二)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词的含义
(三)通过反复吟诵、想象画面等方法,体会词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实录
(一)谈话导入,揭开题目
师:今天我们再次走进词的世界,学习一首新词(板书:渔歌子)。
(生齐读题目)
师:让我们跟随着词人张志和去赏一幅画,悟一种心情,品一段人生。看到“渔歌子”这三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生1:我想到了渔夫。
生2:我想到了钓鱼。
生3:我想到了一首与钓鱼有关的歌曲。
师: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渔歌子”作为词牌名,最早就是出自民间的渔歌。你们读词牌名的时候加进了自己的想象,也就使词语有了形象,有了画面,有了情感。我们再来读一读!
【评析】词牌名与词的内容的关系比较复杂,因此,笔者引导学生读题后根据“渔歌子”词牌名猜测词的内容,使学生初步感知词牌名与内容的关系。
(二)通读全诗,初步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首词,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生自由朗读)
师:在朗读的时候,你觉得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一下?
生1:“鳜鱼”的“鳜”是个生字,读的时候不要读错了。
师:对,这个“鳜”就相当于“桂花”的“桂”。
生2:“塞”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第四声。
师:西塞山是山名,也就是现在的浙江。
生3:“箬笠”的“箬”是翘舌音,注意读好。
师:你提醒得好!“箬笠”两个字都是竹字头,你猜猜看,它是什么意思?(出示图片)
生4:“箬笠”是用箬竹的叶子做成的帽子。
师:对!它可以用来遮挡风雨,那“蓑衣”呢?看,这就是蓑衣。(出示图片)
生5:“蓑衣”是用草编成的衣服。
师:你们真会学习。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这首词。
(指名生6朗读)
师:你读得很流畅,谁再来读?
(生7朗读)
师:听出来了没有?“桃花流水鳜鱼肥——”“肥”是韵脚,读得长一些,给人想象的空间。“青箬笠,绿蓑衣”这一句话和我们读过的诗有什么不同呢?
生8:诗句每一行的字数相等,这两句只有三个字。
师:字数不一样,所以词又叫长短句。读的时候要读出它的节奏、韵律,能把这句词读好吗?
生(全体):能!
(请两名学生朗读)
师: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这首词。
【评析】在学生初读词时,教师提出读的要求,然后层层递进,要求学生自由读、反复读,由读准音、读顺句子到读出节奏,逐步提高要求,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了读词的方法,同时为后面引导学生品诗意、悟诗情做好铺垫。
(三)品读诗文,读出画面
师:张志和不仅会写词,还是一个大画家。大书法家颜真卿称赞他“词中有画,画中有词”。你想看看这幅画吗?
生(全体):想!
师:老师一边读一边把它画下来,但老师有一个要求:你们要闭上眼睛。(师一边配乐朗诵,一边挂了一个空白的画轴)
师:请大家睁开眼睛,看到这幅画了吗?
生(全体):(轻声地)没有。
师:真的没看到吗?谁看到了?你是怎么看到的?
生1:我看到了,我是通过想象看到的。
师:你真会读书,美好的画面是要我们用心去想象的,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词,轻轻地读,缓缓地读,看谁的脑中的画面最美。谁来给我们描绘一下他读出的画面?
生1:站在西塞山脚下,我看到一群白鹭悠闲地飞着,发出欢乐的叫声。桃花开了,粉红的一大片,倒映在水中,仿佛水也变粉红了。鸟儿在枝头欢快地跳跃着、唱着歌儿,一位老渔翁穿着绿蓑衣,戴着青箬笠,在溪上钓鱼。
生2:走在小桥上,只看见白鹭在苍翠的西塞山前慢悠悠地飞着,发出悦耳的歌声。溪水唱着歌儿,哗哗地流向遠方。吸一口气,还能闻到桃花淡淡的清香。鳜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着。蒙蒙的细雨飘在身上,凉凉的,真舒服。老渔翁就这样静静地垂钓。
师:老师很佩服你们的想象力!这样的画面真美,能用你们的朗读把它展现出来吗?自己先试着读一读。
(生朗读)
师:想象着画面读,真是声情并茂啊!配上音乐谁再试试?
(生配乐朗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们仿佛也置身于“山明水秀,可谓绝境”的西塞山,任清风抚面,任细雨飘洒,任空气的芬芳扑鼻而来,一起诵读(全词)——文字的美,画面的美,同学们朗读的美,让老师陶醉了。
【评析】本词篇幅短小,但字字珠玑。在教《渔歌子》时,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冥想,同时挂了一个空白的画轴,以此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象,让学生还原他们的想象,再说出来,为学生走进诗人内心作铺垫。然后,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让学生在情境想象中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入境、悟情。
(四)研读诗文,感悟诗情
师:“斜风细雨不须归”,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1:渔翁为什么不归?
师:(板书:不须归)这个问题很有价值,请大家默默读读这首词,抓住关键的字词说说自己的体会。
生2:因为西塞山前风景如画,像世外桃源一样,他被深深地吸引了,所以“不须归”。
生3:因为这里不仅景色优美,而且还能吃到美味的鳜鱼。赏赏景、钓钓鱼,生活太悠闲了,所以“不须归”。
师:美味可口的鳜鱼令渔翁意犹未尽,他情不自禁地吟唱——
生(全体):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风景如画的西塞山令渔翁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地吟唱——
生(全体):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悠闲自在的生活令渔翁乐而忘归,他情不自禁地吟唱——
生(全体):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让我们听听这个小朋友是怎么唱的。(播放音乐,听唱词)
【评析】学贵有疑,此处笔者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以“斜风细雨不须归”为悟情的出发点,讨论、解决问题。同时,笔者注意在引读中引导学生领略诗的意境美,使学生体会其中的情趣,受到情感的熏陶。
(五)拓展阅读,体验诗魂
师:张志和的哥哥读了这首《渔歌子》,就作了一首和词《和答弟志和渔父歌》。哥哥在叫弟弟干什么?
生:哥哥在劝弟弟赶紧回来。
师:下面,我来当哥哥,你们当张志和,我们一起来对读两首词。“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齐读)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齐读)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齐读)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且须还呐且须还。
生:(齐读)不须归呐不须归。
师:且须还。
生:(齐读)不须归。
师:弟弟啊,为何不管我怎么劝,你都“不须归”呢?让我们一起走近词人张志和。(出示张志和的相关资料)
(生默读)
师:他到底钓到了什么呢?
生1:他钓到了自由。
生2:他钓到了悠闲。
师:所以张志和发自肺腑地吟唱“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里的“不须归”仅仅是指不想回家吗?
生1:不想回官场。
生2:不想再与别人勾心斗角。
生3:我看出了他对名利的淡泊。
师:淡泊名利,这是张志和一生的追求和写照。我们今天的收获可真多,不仅读出了词中的画,还读出了词中的人,读出了张志和“青箬笠,绿蓑衣”里的一份淡泊。让我们再次诵读。
(生齐读全词)
【评析】通过共享作者的生活背景资源,学生对张志和加深了认识,更进一步感悟“斜风细雨不须归”一句中所蕴含的韵味,巧妙地升华了对“不须归”的理解,品出“钓中情”。
(六)比较阅读,领略诗蕴
师:在古诗词中,写渔翁垂钓的作品很多,除了今天学的《渔歌子》,你还想到了哪些?
生1:我想到了《江雪》。
师:你能背诵吗?
(生1背)
师:(出示《江雪》)自由读读这两首诗,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生2:《江雪》是一首诗,《渔歌子》是一首词。
生3:《江雪》描写的是冬天的景色,《渔歌子》表现的是春天的美景。
生4:两个人的心情应该也不一样,《江雪》中诗人的心情是寂寞、孤独的,《渔歌子》中张志和的心情是悠闲自在的。
师:同学们,你们很会比较。再读读,他们有相同之处吗?
生5:都是写渔翁垂钓。
生6:都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师:我们中国的语言真是奇妙,相同的内容,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勾画的可以是不一样的画面,表达的也可以是不一样的情感。词人张志和看破红尘、想摆脱世俗,就把自己化身为一个悠闲自在的渔翁,借此表现他淡泊的心境——
(生齐读《渔歌子》)
师:诗人柳宗元受到别人的排挤、冷眼时,就把自己化身为一个寒江独钓的渔翁,借此表明他坚定的信念——
(生齐读《江雪》)
师:同为“独钓”,清代王士祯身居要职,春风得意,就把自己化身为一个怡然自得的渔翁,借此展现他逍遥的生活——
(生齐读《题秋江独钓图》)
师:唐后主李煜为了免遭他哥哥的毒手,遠祸全身,就把自己化身为一个快活自在的渔翁,借此透露他与世无争的个性——
(生齐读《渔父歌》)
师:同学们,有人说,钓春者飘逸,钓夏者潇洒,钓秋者成熟,钓冬者坚毅,“渔翁垂钓”语义隽永,耐人寻味。看来,要真正读懂,我们必须走进诗的境界中去,走进诗人的内心中去。
【评析】由一首《渔歌子》的渔翁带出了一系列的“渔翁”形象的诗句,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更激起了学生后续阅读的欲望。这样的设计是鼓励学生多积累诗词,把学习活动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把课上学到的方法迁移到具体的学习实践中,不断提高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四、教学反思
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许嘉璐曾指出:儿童阅读“最好的办法就是诵读古典优秀诗文,那些名篇名句都是人生哲理、中国魂,字不虚设,一篇顶若干篇”。
诵读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手段,是叩开古诗词朦胧、灵动、丰美意向的不二法门,是对诗文外形的小心呵护和情思的轻柔触摸。吟诵古诗词时除了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教师还要成为引领学生朗读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让学生渐入佳境,读出层次,品出味道。在教学《渔歌子》时,笔者试图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理解文本内容,体会作者蕴含在文中的情感。这样,学生既锻炼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还产生了阅读更多作品的愿望与兴趣。具体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顺学“适境”,简单朴实
看不到学生起点的课不是好课,不切合学生发展实情的课不是好课。一堂好课,必要以学生为主,课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教学时,在组织教学时都要顺学“适境”。
在这堂课中,就具有这样的境界。纵观整堂课,头绪简单,板块不多:揭开题目后引导学生通读全词,读出画面;抓住“不须归”研读诗词,感悟词情;最后拓展阅读,领略词蕴。简简单单,层层深入,易于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这堂课的设计,舒缓有致,顺学“适境”,和着学生学习的节奏,带领着学生徐徐进入词的意思层级,观赏词的意境风光,发现词的言志密码。这样的课堂,听着舒服,学得舒畅。学生在各种形式的听、说、读、思训练中获得发展。
(二)因词“造境”,自然扎实
古诗词是凝炼的,寥寥数字蕴含丰富的意思,令人回眸间常有新的顿悟。古诗词也是带着古意的,带着历史的尘埃和时间的灰沙。由此我们也该承认,古诗词与学生是有一定距离的。因为古诗词的这个特点,在教学时,就需要我们适当地“造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身临体会。
例如,为了让学生展开想象,体會词中的美景,笔者用这样的设计“造境”:老师一边读一边把它画下来,但老师有个要求:你们要闭上眼睛。(师一边配乐朗诵,一边挂了一个空白的画轴。)……请大家睁开眼睛,看到这幅画了吗?……真的没看到吗?谁看到了?你是怎么看到的?……真会读书,美好的画面是要我们用心去想象的。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词,轻轻地读,缓缓地读,看谁的脑中的画面最美。这样的设计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同时保持了诗词的美感,为学生快速走进作者的内心做好了铺垫。随着课堂的深入,笔者结合作者生平、事迹又适时“造境”,让学生在巩固中深化认识,对“不须归”的理解更深入、更透彻。
(三)缘情“拓境”,扎实有效
缘情“拓境”,是这堂课最大的亮点。在课堂中,笔者拓展了《和答弟志和渔父歌》,通过充满情趣的师生问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不须归”的原因。同时,和《江雪》进行比较教学,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这两首诗词的异同。紧接着,引导学生诵读大量的诗句,从而体会古诗词中渔翁形象的魅力。
这一环节的教学,让人有峰回路转之感,使整堂课一下子开阔敞亮了起来。引导学生缘情“拓境”,学生从学一首词拓展学习了一个系列的诗词,大大激发了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很自然地延伸到了课外,足以证明教学的扎实有效。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育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
“适境”“造境”“拓境”,使这堂简简单单的课由浅入深,渐入佳境。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学生的收获是丰厚的,教师的教学是扎实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