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童谣之花在农村教学点幸福绽放

2018-04-22黄桂香

广西教育·A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童谣德育

黄桂香

【摘要】本文论述农村教学点开展“童谣读写微课程实践研究”活动的做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童谣,实现德育同行;把童谣与美术、体育、音乐课以及主题周会课等有机整合;鼓励学生自己创编童谣,内化于心,导之以行;以多种形式传唱童谣,发挥童谣正能量。

【关键词】童谣 农村教学点 德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2A-0081-03

一、背景

南宁市上林县澄泰乡弄贬小学教学点(以下简称弄贬小学)的生源主要来自下辖的9个自然村屯,这些村屯壮族、瑶族居民占大多数,人均耕地面积少,家庭收入微薄,生活开支主要靠家里的有劳动力的青壮年离家涌进城市打工、做生意挣钱维持,而他们的子女大多留在村里,或由祖辈抚养,或寄养在亲戚家里,或独自在家。

据统计,该教学点共有76名学生(含18名学前班学生),其中留守儿童有67人,占88.16%。弄贬小学离县城远,交通不便,造成师资紧缺、教师工作量繁重,对校园文化生活的创建及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等关注度不够。

结合该教学点的情况,如何创新德育工作方式,提升山区孩子的品质呢?笔者作为到弄贬小学支教的老师,发挥自身写作特长优势和学校教师的集体智慧,创造性地开展“童谣读写微课程实践研究”活动,充分挖掘优秀童谣的娱乐、审美和认知功能,并把童谣创编与学生德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学习、表演、体验、创编童谣,内化学生的行为,为学生构建童谣课程空间,让学生在此空间里健康、快乐、自由地成长。开展童谣系列活动对打造文化校园、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教育内涵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做法

(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童谣,实现德育同行

童谣语言简洁、形象,其意境优美、鲜活、可感,不仅能为学生的语言表达提供养分,而且对学生思想品德的铸造也有促进作用。开展童谣系列活动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弄贬小学长期以来师资紧缺,学校文化生活十分单调,不利于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笔者根据实际情况,每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人、事、物为题材,创编短小精悍、活泼有趣、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的童谣给学生背诵,创编的内容分为时令(节日)篇、安全篇、养成教育篇、励志篇四大主要板块,从而使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得到深入发展,真正让童谣润泽学生的心灵。

比如赞颂弄贬山村儿女的这首童谣:

《我爱我家》

弄贬山村我的家,风光秀丽美如画。村庄儿女多巧手,勤劳致富传佳话。

弄贬小学我的家,师生和谐好融洽。教书育人不忘恩,好好学习听党话。

又如,学校里三角梅在春天热烈开放,学生熟视无睹。如何赋予三角梅新的含义,让学生受到教育呢?笔者创编了《赞弄贬小学三角梅》两首:

1.《赞弄贬小学三角梅》(一)

三角梅,真漂亮!如火如霞多奔放。

不负春光争烂漫,少年读书当自强。

2.《赞弄贬小学三角梅》(二)

弄贬校园红霞飞,学无止境战鼓催。

三角红梅争相放,少年强国看我辈。

再如,弄贬教学点的学生由于家离学校很远,但是学校又没有住宿條件,学生吃完午餐后都散在学校周围玩耍,存在许多安全隐患,笔者为此创编了一系列童谣:

1.《午睡歌》

同学同学不要吵,同学同学不要闹。

中午睡个小午觉,下午学习精神好。

2.《团结歌》

大同学,小同学,牵牵手,微微笑。

不作恶,不欺小,团结友爱人人好。

3.《安全歌》

小朋友,要知道,生命安全最重要。

在学校,不打闹,文明行走讲礼貌。

在家里,要记牢,不玩火电平安好。

……

坚持一学年40周,笔者创编了42首童谣。每周星期一创编一首,发给各班写在黑板一角。每节课前诵读一遍,从周一背到周五,学生完全可以背诵下来了,周五下午周会课上检查。每天不疾不徐,让学生“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学生在诵读中受到感染熏陶,自然接受童谣赋予的思想教育,实现德育同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二)把童谣与美术、体育、音乐课以及主题周会课等有机整合

弄贬教学点师资不足,每位教师都要承担两门以上主科教学任务,教学工作量繁重,学生喜欢的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难以开设。因此每逢星期五下午,笔者主动承担全校的音乐、体育、美术课,别出心裁地把童谣和美术课、音乐课、体育课、安全课、主题周会课整合,实现一课多得,趣味无限。

比如笔者在给学生上美术课时,会根据绘画内容变出一首小童谣,如在画小公鸡时就配上童谣:

《小公鸡》

小公鸡,真神气,大红冠子花外衣。

嘴巴尖,爪子利,来场比武不客气。

劳动节,为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园劳动,笔者创编了两首童谣:

1.劳动者之歌(一)

日出扶桑一丈高,千家万户劳作早。

幸福生活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

2.劳动者之歌(二)

五月一日劳动节,全国人民心团结。

劳动致富国强盛,勤俭节约家和谐。

每周星期五下午,学校76名学生全都被安排到一年级教室,大多数学生虽然没有座位,只能站着一起听、读、背,但“心思一致,不闻雷霆”,倒也乐此不疲。童谣自然而然益人心智、怡人性情。

(三)鼓励学生自己创编童谣,内化于心,导之以行

学生在积累背诵的过程中对童谣有了一定的感知,跃跃欲试,也想自己动手创编童谣。因此,笔者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阅读实际和想法,进行童谣内容的改编及积极的创作。

比如笔者给学校的三角梅创编过两首童谣,学生也按捺不住要自己创编,于是笔者鼓励学生自己创编并帮他们修改,产生了15首关于三角梅的童谣:

1.三角梅(覃燕)

激情如火三角梅,校园墙头笑脸开。

宛如天仙下凡间,风姿绰约惹人爱。

2.三角梅(张露)

三角梅,墙头开。婀娜多姿惹人爱!

每天笑脸迎师生,陪伴我们好风采。

3.三角梅(李伟源)

校园墙头三角梅,千娇百媚惹人爱。

激情四射暖如火,花开花落永不败。

4.三角梅(李玉翔)

三角梅,人人爱,朵朵红花齐开放。

笑着脸,迎师生,伴我读书好时光。

……

篇幅有限,不一一列举。同样是三角梅,却有不一样的看点、不一样的感受,可以看出学生都被三角梅感染了,受到教育了。这正是我们期待的,这也是童谣的独特作用。我们让学生试着创编童谣,如此扶放结合,实现了学生的自我教育。应了这句话:“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

(四)以多种形式传唱童谣,发挥童谣的正能量

童谣的语言有着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对促进学生认知有着积极的价值和意义。但仅在学校学习、传唱童谣较为狭窄,为了扩大童谣的影响力,我们逐步从校内向校外传唱,让童谣走出校园,飞进山村,从而为山区家庭、山区农村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首先,笔者把每周创编的童谣用毛笔抄写到大白纸上,贴在教室后面,每周星期五下午组织学生集体诵读,并让学生将童谣抄到笔记本上,也欢迎周边村民进来抄写。

其次,笔者结合弄贬小学周边9个自然村大部分是壮族家庭、壮语是学生的母语的实际情况,把所有童谣又翻译成壮文,用壮语教学生背诵童谣,鼓励学生回家用壮、汉两种语言背诵给家人听。学生用自己的母语背童谣,传播童谣,用他们纯洁稚嫩的声音,把童谣带到生活中,去感染他人,这种教育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比如将《糯米饭》和《三月三》这两首童谣翻译成壮语:

《糯米饭》

糯米饭,喷喷香,生态养生好食粮。

家乡味道浓浓意,回味无穷情更长。

《Ngaiz haeuxnaengj》

Ngaiz  haeuxnaengj,homngaungau,

Swnghdai  yangjswngh  ndei  sizliengz.

Ranzmbanj feihdauh cingzeiq laeg,

Cingzeiq naekgywg laeg lumj haij.

《三月三》

壮族老家三月三,五色飘香糯米饭。

绣球山歌竹杠舞,呗侬盛情邀你来。

《Sam nyied sam 》

Bouxcuengh bouxcuengh sam nyied sam,

haeuxnaengj hajsaek hom youh hom.

Ciengq fwen diuqfoux ciengj siugiuz,

Beix nuengx ndiedcingz iu mwngz daeuj.

用壮汉双语的形式诵读、传播童谣,而村里的壮族老人们听到孩子传播壮语童谣,也会乐得开口唱一唱壮族山歌。这更激起孩子对母语的亲切感、认同感与自豪感。

再次,笔者每周制作一期粉笔板报,把诵读童谣的图片、视频及自己写的日记发送到学校家长群,让远在外面打工的家长一起分享,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促进家校联系。

最后,笔者把师生创编的童谣投到《广西民族报》,现在已经有三十多首作品发表。同时笔者利用“美篇”这个图文创作分享应用发布童谣,图文并茂地发布了《大山里的“六一”》《暮归·有你》《不忘初心》等童谣。

三、成效

(一)开发了校本教材,逐步形成了童谣课程特色文化。学校根据一年来开展的活动内容,编写出了《优秀童谣伴我行 争当美德少年》校本教材,教材共收集、编订童谣108首,内容涵盖了时令(节日)篇、安全篇、养成教育篇、励志篇四大主要板块,后来推广到“专项活动篇”,比如运动篇、拒绝吸烟篇等专项创作。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教学点学生的文化生活,也為以后校本课程的持续开发与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创新了德育工作新方法。优秀童谣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对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来说也是一种新的探索。课程开发实践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和谐发展的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深化,学习兴趣越来越浓,人文素养得以不断提高,学生的个性特长不断完善,创新能力不断发展。以诵读童谣为主导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在学生当中产生正能量。学生的学习信心、学习劲头空前高涨。2017年春季学期儿童节,学校顺利举行童谣比赛,得到周边群众的好评。

(三)促进了教学成绩的整体提高。开展“童谣读写微课程实践研究”活动后,全校每个班级各个科目期中和期末素质检测成绩在全乡都是名列前茅。其中笔者所任教的二年级数学两次获得第一名,有两名学生拿到满分。校长说好几年没有满分了。

(四)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笔者在开展童谣诵读的系列活动中,用收集的各类图片和童谣,做成《暮归·有你》《大山里的“六一”》《不忘初心》等“美篇”发布到网络,获得近三千的点击量,这就是开展童谣系列活动产生的良性社会效应。

四、讨论

在开展“童谣读写微课程实践研究”的活动中,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点成绩,同时也在不断反思。在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①如何进一步推进童谣与学科的整合课例研究,使之系列化?②如何加快补齐短板,丰富农村教学点文化建设,努力满足人民对更好教育的期盼?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将不断弥补和完善,通过不懈的努力,让童谣教育融入学校的肌体,充分发挥优秀童谣在立德树人、提升师生人文素养方面的巨大作用,逐步达到“教育无痕”的理想境界。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童谣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童谣里的童年
快乐童谣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咿呀声中的童谣
社区盛开德育花
湖南童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