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教材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浅谈

2018-04-22陈波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34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新教材

陈波

摘 要 有效性教学是语文课程改革倡导的核心理念,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要求教师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新的教学理念、有效的教学方法来组织和开展各种课堂教学活动,尽可能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然而,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并未达到这一要求,很多教师仍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导致课堂教学出现了许多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 新教材 初中语文课堂 有效性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所谓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技术,让学生能够理解、认识、掌握及灵活使用老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面发展。语文是一门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学科。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文化品位是统编教材追求的目标。新课程总目标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1课前精心准备

语文课堂教学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而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主要是建立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基础上的。

课前准备包括教师的准备和学生的准备。

(1)语文教师上课前必须要先备课。教学方案要设计科学。教师首先要读懂教材,能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结合单元教学重点,设计课堂教学目标,确定好教什么。教学内容要围绕三个方面:一是丰富语文经验(情感体验、语言材料、语法知识等),二是培养阅读素养(阅读习惯、阅读速度、阅读方法和策略、语言品味、鉴赏等),三是学习写作方法(选材、构思、语言等)。然后精心设计出教学思路,设计过程中始终要注重问题设计的有效性,终极目标是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另外,教师还要对文本进行自己个性化的解读,要符合作品中作者的本意,让学生易于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文意。

教师还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备课时还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课堂心态、认知水平,从而设计符合本班学生情况的教学方案,而且问题的设置应该由易到难,能照顾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学生作业设计时,也要做到分层检测,以能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2)学生准备:学生的课前准备十分重要。新教材课前预习提示指向性很强,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前置学习一般要求学生认读新课的生字、词语、把握作品的内容、初步体会作者思想情感,勾畫出不理解的地方,并对课后习题进行独立思考和体会,自己用铅笔初次解答。

教师课前要摸清学生的预习情况,达到“以学定教”。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2.1激趣导入

课一开始就要能充分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了一个和谐、专注、活泼的教学氛围,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具体学习课程来进行设置。

如在教学《动物笑谈》时,先是给学生展示在生活中易于接触的猫、狗、兔子、牛、羊等动物,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与动物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情。通过这种方式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切入观照本课的主题。

2.2过程清晰,重点突出

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充分阅读课文。教学内容应该由浅入深、由课内到课外、由特殊到一般;教学气氛要紧张、活泼、热烈、有序,引导学生思考、归纳、总结。

如在教学《春》时,第一课时着重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第二课时就要着重品析文章的语言美,品文章语言的修辞美、炼字美、韵律美,这便是教学的重点。抓住语言学用的训练,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3有效提问

成功的语文课上总是少不了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设计这样的提问需要技巧 ,更需要功夫和经验。如《中国石拱桥》这一课,面对这样一篇文字并不深的课文,可是巧妙的提问,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在阅读时难以发现的新境界:“为什么课文只选取赵州桥和卢沟桥两座桥做例子?”引导学生从文章选材上的特点进行探究,很有针对性。

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辐射面要广,要能兼顾大部分学生,让他们感到学习的成就感。特别是小组合作探讨的问题,一定要有研究的价值,要新而有趣。

对于问题的设置方法也较多,可以对课文的标题设问、在关键语句处设问、在重点难点处设问、在对比处设问、在细节处设问、在矛盾处设问。

2.4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用小黑板、PPT课件、视频等,充分调动各种可用因素,来为语文课堂服务,增加语文课堂的容量,拓宽课堂的深度、广度。如学习诗词歌赋,借助图画与音乐的配合下进行真情朗诵,或让学生自己上网查找背景资料,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理解词的意境与情感,可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的探究与实践能力。

2.5多种评价、重激励、重发展

课堂教学评价只有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相一致,课堂才能变成青少年获得知识,个体得以张扬的园地,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学生的评价是多元的,可以教师点评、小组合评、学生互评等。在教学中,要综合使用。评价过程中一定是多鼓励,少批评,要充分的看到学生的独特体验和点滴进步。

2.6联系生活,读写结合

语文课堂还要注重联系生活的实际,特别是在课中学生到的知识可延伸到课堂以外,让学生学以致用。如学到《端午的鸭蛋》,写作练习就让学生写家乡的特产,如家乡的竹笋、豆荡面、荤豆花,学生兴趣很浓厚,也有话可说;如学到《动物笑谈》时,就让学生写自己与小动物的有趣的事,学生兴味会很浓,也做到读写结合。

3抓常规、巧检测、深反思

语文课,有人曾说要像教数学那样教,我认为有一定的道理。数学课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检测。但语文课堂有它独有的特点,要有浓厚的语文味,也要有一些学习语文的常规方法。如角色朗读、诵读、背诵、板演、辩论、抢答等方式。及时的对学生所学知识、技能在课堂上巧妙的进行检测,也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育体制改革和新教材背景下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教学选择空间和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实际课堂教学需求和教学任务要求进行教学模式的选择。以上只是对新教材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几点粗浅的看法,语文课堂教学永远是值得探索的一门艺术,只有不断的探索和实践,课堂教学才更有效。

参考文献

[1] 刘鲁波,李喜凤,孟凡伟.做一个高效的阅读者[J].中国校外教育,2015(21).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课堂新教材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专辑出版
立足2016版新教材培养史料实证意识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
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