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道德品质渗透的方略

2018-04-22韦树阳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34期
关键词:道德品质渗透语文教学

韦树阳

摘 要 新时期的小学生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人,因此,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的渗透,让小学生以良好的道德观念,积极的人生态度,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道德品质 渗透 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因此,要求我们语文教师除了进行语文知识传授外,更要根据教材的特點对小学生道德认识和行为养成存在的问题进行道德品质的渗透力度。多年实践证明,下面的方略值得同行们借鉴。

1在揭示课题中渗透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课文思想内容的聚焦。因此,抓住题眼,揭示课题的内涵,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达到文道统一的目的,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文章的兴趣。

如在教学《飞夺泸定桥》时,先引导学生读题目,思考:课文讲了什么故事?要攻取泸定桥,到底怎样攻取?“飞”、“夺”过程中,红军遇到哪些困难,他们怎样面对?怎样克服?为什么会取得胜利,读后有什么感受?这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再播放录像《飞夺泸定桥》片段,让学生感受当时战斗的激烈,壮士们的英勇气概和大无畏精神,给学生脑海里先有感性的认识,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这样既利用教材让他们理解了课文内容,又使学生得到了缅怀先烈,珍惜幸福的教育。

2抓住关键词句理解

小学语文教材中,揭示课文思想内容的关键性词语、句子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落脚点。找准了落脚点,教者就要精心设计思想教育的脉络,让学生在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同时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例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首先抓住“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这个中心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设计如下:课文描写了西沙群岛什么风景?它美在哪里?课文写西沙群岛哪些地方的物产?有哪些物产?它们怎么样?通过理解以上几个问题,学生已初步懂得整篇课文都是围绕着“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来写的,同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利用教材中的故事启迪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生动有趣、内容丰富的故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心中那盏灯》等。利用这些故事,教师可以使学生受到熏陶,启发他们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培养高尚的情操。如今的独生子女缺乏对他人的关爱、意志薄弱,承受不起挫折等。作为老师, 可以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教育。课文《我不能忘记祖国》,写的是宋庆龄留学美国时,在一次讨论会上,有力地驳斥美国学生关于“亚洲的中国,都被历史淘汰了"的谬论,表达了宋庆龄的爱国情怀。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们对革命前辈产生了敬仰之情。

4在重点句段篇的品读中渗透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语句优美、内容生动的课文。对这类课文,可根据教材的特点,抓好重点语句、段落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感知语言文字的同时,加深理解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品德教育。

教学《海上日出》时,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我们可以在学生找出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后,接着在小组里读给同学们听,然后通过朗读训练,让学生在感知、理解语言文字的同时,情绪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领略到海上日出时的雄伟、奇特美景。

5在创设情景中渗透

语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朗读、表演朗读等方式来再现情境、创设情景。通过精心设计让学生扮演角色进行表演,促使学生带着角色转换的真切感受来理解课文,使课文所描绘的形象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色彩中。例如课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讲的是国王用一种独特的方法选继承人,本文主要讲诚实最可贵。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弄懂故事说明的道理,我们除了重视自由读、小组读外,还要创设好分角色朗读或表演朗读的环节,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国王、孩子,这样,学生在读中更容易悟出诚实最可贵的道理。

6利用课文插图,在激发兴趣中渗透

小学语文教材插图对儿童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用好插图,让学生直观感受,激发学习兴趣,从中渗透思想教育。比如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学生观察邱少云被烈火烧身的插图后,让他们说说英雄的神态、动作,想象英雄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谈谈自己的感想。学生踊跃发言,纷纷说出对英雄的敬佩之情。这样学生既学习了课文,又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类似这样的课文插图还有,如:《刘胡兰》、《飞夺沪定桥》等。

7利用课堂总结的契机渗透

小学语文课本选编的课文有写景的、有叙事性的,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最好的素材,教师在授课中要注重在课堂小结时进行品德教育渗透。教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后说:“同学们,我们了解了黄河的过去、现状、变化的原因,还有治理的方案,更重要的是懂得了生活中要注意环保,我们应该从身边做起,做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总之,新时期的小学生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人,因此要求教师不仅将课本内容的讲授当作重点,还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希望同仁们在教学中继续加强道德品质渗透的研究力度。

参考文献

[1]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J].科教文汇,2014.

[2]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语文建设,2015(9x).

猜你喜欢

道德品质渗透语文教学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交往是青少年道德品质形成的一个重要途径——简评杨鲜兰、彭菊花新著《交往与青少年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