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生职业素养提升手段的创新应用

2018-04-22潘献梅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34期

潘献梅

摘 要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临床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正如十九大报告中所说,要满足患者对健康的需要,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是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熟知相关法律法规、服务理念先进、护患沟通能力强等,具备这些良好的职业素养是临床护士所必须具备的基础。为缩短护生适应临床岗位需求的时间,以实训中心为平台,创新护生职业素养提升的手段十分重要。

关键词 护生职业素养提升 临床岗位需求 创新手段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1创新的意义

通过观察,新入校的护生对临床护理环境认知不够清晰,对护士职业素养知之甚少。因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不够;在人际关系处理上缺乏经验导致沟通能力欠缺;岗位责任意识不强、动手能力欠佳。通过创新职业素养提升的手段,可有效地提升护生的职业素养,为进入临床实习或工作奠定良好的职业基础。

2创新的基础

2.1仿真化的职业环境

学院护理实训中心规模庞大,各实训室模拟医院病房标准化配置建设,为培养护生职业素养提供了仿真的环境。实训中心配备先进的实训设备,实训条件完善,可完成多个护理专业课程的技能实训操作与考核任务。实训室医院文化氛围浓厚,规章制度俱全,有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临床护理的职业氛围。

2.2成长中的自管团队

我院于2007年9月成立的学生护理管理部,是颇具管理特色的护生自管部门。以培养广大护生的专业素质为宗旨,在模拟医院护理部的三级护理管理体制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了独特的管理模式。根据实训中心不同区域对应的模拟病区功能,设置了总护士长、科护士长、护士长、护理干事四个行政级别。通过面试、笔试、管理能力培养后形成一支护生干部队伍,对进入护理实训中心实践的护生开展科学有序和高效的管理,为护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奠定良好的管理基础。

3创新的手段

3.1信息化工具的运用

在信息化无孔不入的时代,传统的纸笔化管理方式已经越来越滞后,伴随着新媒体、手机APP的广泛应用,将信息化手段融入护生职业素养信息化管理方式非常必要。根据部门功能设置不同的QQ群,将对应的管理对象加入群中,进行针对性管理。通过设置微信公众号,进行各分部门的宣传介绍及活动的宣传,受众面为广大护生。护生通过扫码即可关注公众号,及时了解学生护理管理部的管理动态。教师指导护生干部运用美篇、爱视频、美图秀秀等多种信息化工具,制作精美的宣传活动页面,图文并茂地融合了护士法律规范、规章制度、护士职业素养等方面的知识,通过QQ群、微信公众号进行推送,让广大护生加深对职业素养的理解。将评优结果进行信息化宣传,在学生中渲染良好的职业氛围。

3.2特色岗位的建立

通过近几年对护理学生的观察,学生普遍存在责任意识薄弱和动手能力薄弱。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外实践后,存在较大的问题是卫生及用物整理能力差。为了充分培养护生的岗位责任意识、吃苦耐劳精神和动手能力,新设立卫生挂靠岗与用物准备岗。

(1)卫生挂靠岗由数名护生干部组成,将护理实训中心所有模拟病室平均分配给各护理班级,每周二、四两天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全方位的卫生整理,并开展评优。评优结果及时进行信息化宣传。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模拟病室变得窗明几净、地洁床整的同时,侧面提高了学生技能操作方面的卫生整理能力。

(2)用物准备岗人员由护生干部与班级课代表组成。首先在业余时间,由护理实训中心老师对护生干部和班级课代表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本学期开设的实训项目的用物准备。培训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周一至周五下午课外活动时间,由准备人员到岗,课代表带领班级成员轮番到用物管理处领取第二天操作的用物。并将用物整理规范摆放到位后,接受操作盘评价。对于操作用物摆放科学,整理规范的班级学生予以加分表扬,并进行信息化宣传。通过一段时间观察发现,学生在用物准备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是以很快的速度熟知了用物的名称及放置要求,掌握了各项操作用物的准备与整理。为实训课教学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3特色活动的开展

3.3.1开展礼仪培训与竞赛,进行日常考核评选

将护士职业素养礼仪方面的内容融入礼仪培训与考核中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学生护理管理部礼仪分部的成员们轮流担任小讲师,对护理班级有计划地进行轮流培训,在培训中指导学生规范着装、规范行为与语言。在实训中心管理日常考核中,对各班级进行礼仪项目的评分。内容包括:护士着装礼仪、行为礼仪、语言礼仪。在操作考核中提高礼仪的分值比例,通过评分,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礼仪意识,增强沟通能力。

3.3.2开展技能培训、抽考与竞赛

充分利用实训中心的环境与设备条件,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护理管理部制定月培训与抽考计划、学期竞賽计划。根据各班级学生实践技能学习的进度,由学生护理管理部邀请专业老师轮流进行实训项目培训,护生可报名参加。培训指导后,参加培训考核合格后的护生及护生干部在每周值班的过程中,轮流对课外练习的班级学生进行技能上的指导。通过“师对生,生对生”的指导方式促进学生技能操作不断规范化。在抽考和竞赛时,由教师、护生干部和优秀护生代表组成评审团。对抽考对象和竞赛选手进行评审打分。这种充分让学生参与的方式有效提升了护生对技能素养的重视,同时也为技能大赛选手的选拔奠定良好的基础。

3.4护理热点的跟踪

通过建立专门的微信公众号,面向广大护生,征集其在临床见习、实习与工作中的所见所闻,包含临床老师采访、护理亲身体会、新设备应用、临床护理新趋势等等,经采纳的文章将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让护生时刻了解临床新动态,让职业素质提升更贴近临床。

当然,在护理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要培养一批符合临床岗位需求的优秀护生,需要护理老师们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临床发展的新趋势,在创新中不断调整,在调整中不断创新,去不断摸索护生培养的新模式,为护理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