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建设探讨
2018-04-22胡振云
胡振云
摘 要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因此,在初中阶段,建设高校的信息技术课堂,需要老师的高度重视并加以认真思考。本文从建设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意义入手,分析现存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对提升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建设效果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 高效课堂 构建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
1构建初中信息技术高校课堂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已经逐渐的融入人们的工作及生活。从未来发展着眼,初中学生必然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角色,因此,对于他们而言,掌握信息技术显得格外重要,掌握了相应的信息技术,才能更加从容的适应社会的智能化节奏,从而通过熟练的信息技术操作,使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培育和巩固。当然,信息技术课程在初中阶段不是主要课目,但它的重要性不可忽略,其对于提升学生的自身素质非常有益。毕竟,虽则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实教学活动的要求,必须开设更为丰富的教学课程,引入高效率的教学方式,才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可见,我们有必要应用多种想方式,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既满足了教育形势的发展要求,符合學生自身素质提升的目标,也会是信息技术得到推广和更多的应用。
2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现状
信息技术课程往往会向学生传递一些比较新颖的事物和理论,然而,很多学生并未真正意识到信息技术课堂的价值,导致实际教学现状并不乐观。首先,教学目标不太明确,致使一些学生将信息技术课堂践行时间当成放松时间,常常利用教学时间玩游戏,利用上机时间聊天,整个过程显得非常散漫;其次,学生学习兴趣比较淡薄,不能对信息技术课程形成应用的重视;再次,课堂实践活动比较有限,没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信息技术课堂践行的重视程度;最后,老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未能明确,老师仍然习惯于将信息技术知识涂鸦式的传输给学生,而不能从学生出发,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3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3.1信息技术教学目标要格外明确
教学目标决定了教学的理念、模式、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目标一定要明确。如此,才能是践行的开展具备了鲜明的目的性。这也是教学目标指导性作用的集中体现。践行目标一旦明确,学生应当完成哪些任务才能被固定,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倍加努力,拿出应有的学习热情和动力,这五是一个科学有效的践行策略。当然,明确践行目标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以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教学目的为前提,对教学目标加以明确;其次,老师不能一味的遵循教学内容,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计划,做到教学计划具备显著的针对性;再次,教学目标的确定还要出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他们的年龄、兴趣爱好、性格及个人现有能力等因素,加以综合判断;最后,教学目标必须以满足实际教学为前提,难度方面要适中,使教学目标的实现具备可行性。
3.2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挖掘
手段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学手段要打破陈规,不断的挖掘积累更加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此满足教与学的内在需要。教师可用电脑给学生演示一些应用效果,播放一些活动视频剪辑,还可创新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例如,可以使用一个简单的动画,讲述比尔·盖茨的故事。还可以把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老师可以用Excel表格显示学生的考试成绩,用PPT开班会等。如此,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会督促学生规范的对待学习任务,强化他们的认真意识和规范操作意识。如此,学生的学习自信便会不断地树立起来。当然,培育学生学习兴趣时,老师也可以倾听学生的意见,将学生合理的意见借鉴过来,融入在自己的教学方向中,很可能就会衍生出很多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比如,一些学生的表演欲望比较强烈,老师可以给这些学生制造机会,让他们完成比较完整的操作步骤,从而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3.3实践活动中的评价要到位
毋庸置疑,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活动必不可少,否则,空有一套理论知识还不能印证其应有的价值,也不会真正激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实践活动要引起老师的足够重视。比如,老师可以在讲解一些操作步骤后,让学生去亲自重复操作,但可以融入一些没有讲解过的要求,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尝试着自行解决,从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渐拓展操作动手能力。同时,老师的评价是对学生实践活动效果的明确,其也是学生进行思考学习的有效指引。因此,老师还要注意对每个学生的实践操作过程进行应有的评价,或者通过学生互评、老师分组评价等其他方式进行评价,使学生明白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由老师进行重申或者拓展讲解,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重视,便也会重视实践活动,提升综合素质。
3.4稳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最为基本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明确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定位。比如,老师可以利用分组教学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让每个小组独立思考探讨,从而消化一些知识点。最终,可以在互相讨论中加深印象,利于温习和理解掌握。
4结语
信息技术课堂对于锻炼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都非常重要,这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应有之义。初中阶段是非常关键的学习阶段,老师应当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价值,这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根式社会进步的结果。老师必须针对现状,采取有效策略,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亮.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教文汇,2012(10).
[2] 李德刚.对当前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信息与电脑,2013(07).
[3] 蔡小玉.浅谈如何建立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J].新课程导学,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