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教育中通俗唱法的走向和风格

2018-04-22胡菲莉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34期
关键词:沙哑演唱风格通俗

胡菲莉

摘 要 通俗唱法的教学近年有两个很值得高兴的现象:第一是队伍素质的变化,这些年大批的专业团体歌手及音乐学院毕业生纷纷加入通俗歌曲演唱行列,使通俗歌曲队伍产生了质变。他们以较好的声音条件、音乐修养及扎实的演唱功力,很快便成为各地通俗歌曲演唱的佼佼者。第二个现象是在演唱风格和内容上,国内歌星们开始摆脱了以前清一色的模仿港台现象,他们开始了对各自风格特色的挖掘,开始较多地演唱国内的作品,创作歌曲的比例相对以前是大多了,在内容上,出现了许多包含着对人生积极思索、有艺术深度、有演唱难度的“大作品”,从创作到演唱,都令通俗歌曲升了格。

关键词 通俗歌曲演唱风格 通俗歌曲演唱方法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

1通俗歌演唱风格的走向

早期兴起轻声、气声,大多数歌手都喜欢用一种轻柔的声音去吟唱,那时的歌曲也较短小易唱,给人以活泼、轻松的感觉。后来一度掀起一股‘中音热,一种略带沙哑的中低音色很受欢迎,它回复了人们说话的感觉,以一种很内在的感情去表现人的内心,很有磁性和弹性。这种声音的受欢迎使许多歌手们都去努力挖掘自己的中低音区,寻找自身最自然、最本色的东西。这种唱法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去掉了某些歌星唱法中不自然的,略兼做作的成分,使通俗歌唱法走向质朴和自然,走向人的内心层次,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

近来在频频举行的歌手大赛上,产生了一些很有演唱能力的歌手,在他们的带动下,国内歌手出现一种追求唱“大歌”的倾向,即音域宽广,内容有深度,富于激情的通俗歌曲。这种歌曲难度大,需要较深的理解力、较强的声音表现能力,非人人能唱,但一旦唱成功,能收到非常好的舞台效果和比赛效果。这类歌曲往往使用量的高音、长音、喊声、哭腔,不但对听者的情绪起到强烈的煽动作用,而且对于歌唱者来说,也有一种满足感,一种能发挥浑身解数、迸发全心热情的畅快感,因此,唱激情型歌曲成为目前歌手们的一种追求,虽然我们并不是提倡每个歌手都去这样唱,但至少这种倾向是值得称道的,它使我们看到通俗歌曲艺术化的前景。

在通俗歌曲的各种演唱风格里,对民歌风格的探索是许多歌星都尝试过的,也引起群众的很大兴趣。从女声来说,用中声区的音域,柔和的音色唱民歌确实有其独特的韵味,尤其是江南一带的小调,很受欢迎。作曲上的成绩我暂且不谈,单从唱法上,我认为也是一种新的尝试。突破了传统的民歌唱法及许多男声以往的奶油味流行唱法,独特地运用一种粗犷、沙哑但又高亢的音色,在偏高的音区上,很形象地表现了民族风格的通俗歌,效果很好。我想,今后应鼓励国内歌手们积极尝试,勇于出新,用各种不同的唱法表现不同的地方风格及民族特色。通俗歌曲民族化,应是一个发展方向。

2通俗歌的演唱方法需要科学化

中国通俗歌曲已崛起好多年,在群众中已建立了较稳定的地位。作为一门艺术,有必要尽快建立专门的理论研究部门,建立一支通俗唱法的教师队伍,对通俗唱法进行系统的归纳、研究,确立通俗唱法的明确概念。许多歌手极力想从模仿的框框里走出来,但由于缺乏明确的理论作指导,对发声原理一无所知,也没机会受到训练,因此一脱离模仿,就无从把握自己的声音,不知怎样唱才好。或者乱喊乱唱,一两年就把嗓子唱坏了。而一些受过正统发声训练的歌手,也碰到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真假声的合理运用,波音的区分,吐字的习惯,这些都不是容易解决好的。无论专业歌手或业余歌手,在碰到难题时都苦于无师可求,虽则音乐学院有许多教师,但大多只是按传统的美声或民歌方法去教,至于怎样实际地运用、解决通俗唱法的具体问题,就无从帮忙了。

通俗唱法教师的合适人选我认为是一些有志于研究通俗唱法的音院声乐教师。他们长期从事发声理论研究,要研究出流行唱法的规律特点是不难的。而且,在一些基本原理上,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是有许多共同点的。许多港台著名歌手的演唱,尽管风格各异,但很明显,其发声都有较科学的合理性,声音统一稳定,有明确的概念,气息支持得很好,训练有素,运用自如,这些效果绝非可以“碰”出来的。据了解,在香港是有专门教授流行歌手们的发声及音乐教师。大陆有这么多正统的音乐学院,为什么不能设立轻音乐学院或轻音乐系呢?在这里,想略为“沙声”、“气声”正言一番。通俗歌曲在唱法上最引入注目的就是它惯用的沙哑声,这种音色曾一度被人眨为非艺术的低级的东西,也有人错误地认为,越沙哑的嗓子越适合唱流行曲。我认为这些看法都是片面的。首先,沙声气声也要根据歌曲需要而言,流行歌曲也有需要明亮的時候。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轻声说话时,都会出现声带松驰、略沙的声音,这种感觉就是通俗唱法中沙声的原版。而气声,则是强调吐字,夸张每个字头的发音而形成的。这些沙声气声溶进音乐旋律里,经过高级音响器材的加工,形成了它独特的魅力,给人以亲切自然娓娓而谈的美感,很适合表现一些描写内心独白的歌曲。我之所以强调通俗唱法往说话感觉靠近,主要理由在于通俗歌曲的表现内容上,侧重于表现人,表现人的喜怒哀乐、人之常情,具体的我、你、他,感情色彩很浓。因此很自然地从音乐表现到唱法音色都力图贴近生活,做到歌唱如倾诉,使听者容易接受它,愿意亲近它,这就是其通俗性。我们不应片而地把听不惯的音色斥之为非艺术的,应理解为这是一种表现手段,只要运用恰当,就能有显著的效果。

猜你喜欢

沙哑演唱风格通俗
沙哑
沙哑 等
Sumo Wrestling
任它性感,略带沙哑的声音
技术重构:从《窈窕淑女》重识音乐剧演唱风格与审美观念的“缝合”
《Liability》:一场心碎的狂欢
原生态演唱风格的理性研究
青春飞扬(女通俗合唱)
用通俗的例子打比方
浅谈普米族民歌的演唱风格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