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杜荀鹤的文学思想
2018-04-22吴婧婧
吴婧婧
摘要:文章结合具体的诗句对杜荀鹤的文学思想进行了分析,既体现了传统诗歌表达中以诗言志的思想,又进行了创新,融合了自己的表达与思想。
关键词:杜荀鹤;诗歌;文学思想
杜荀鹤是我国唐代末期著名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人(今安徽石台)。大顺时期考取进士,但并未受官后返乡。其尤擅长宫词,著有《唐风集》,现世传诗共326首。其生平并未发表任何关于文学理论的文章,在诗歌的表达上也未提出具体和明确的主张,反而将所有主张都蕴含在诗歌的创作与文学思想中,为此,文章对杜荀鹤的文学思想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一、风雅精神的体现
直应吾道在,未觉国风衰。(《维扬逢诗友张乔》)
君诗通大雅,吟觉古风生。外却浮华景,中含教化情。(《读友人诗》)
上述诗句中,直接体现了杜荀鹤文学思想中对风雅精神的体现,他主张在诗中继承《诗经》中所传递的风雅精神。并且十分倡导《诗经》中的雅诗与风诗,多次在诗中提及“教化情”、“通大雅”、“继国风”。
《诗经》中的大多数作品都是从描写现实生活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现实的描写表达现实主义精神,对国家盛世的赞扬、对黑暗势力的批判。而唐代很多诗人也都从这个角度进行创作,大力推崇风雅,如陈子昂、李白、杜甫等诗人。在杜甫的创作中,现实主义的表达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他创作了大量关心时事、政治批判、关系百姓、关心国家兴衰的诗歌,反映了中唐至晚唐时期的社会现象。而杜荀鹤的文学思想受这些诗人的影响,自然而然地继承了其中的风雅精神,坚持以现实主义的手法进行创作[1]。他的诗中大多反映了晚唐时期的落寞、百姓生活的苦难,以“激越之句,能使贪吏廉、斜臣正,父慈子孝,兄良弟悌,人伦之纪备矣”来表述其内心的愤懑与寄托。
在晚唐时期与杜荀鹤同时期的诗人都具有一定的政治地位,却以消极的态度面对黑暗的现实,安于生活现状或避世逃脱,只有杜荀鹤坚持现实主义创作,以诗歌内容揭露现实的黑暗与社会矛盾,表现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利用其浅近的语言为人民向统治阶级进行申诉与抗议,所以说,杜荀鹤是晚唐时期十分优秀并具有远大政治抱负与理想的优秀诗人[2]。
二、重视文学价值的体现
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郊居即事投李给事》)
苦吟无暇日,华发有多时。(《投李大夫》)
四海无寸土,一生惟苦吟。(《湘中秋日呈所知》)
上述的诗歌内容为我们展示了杜荀鹤文学思想的另一面,充分地体现出他对文学价值的重视,即使是苦吟,也要精雕细琢每一句诗歌的字、词。他表示“出生应无辍日,死是不吟时”,表达了他对诗歌的热爱以及至死不渝的执着。
晚唐的大多诗人都习惯于苦吟,由于时代的黑暗与国家的没落,诗人的生活疾苦,面对现实生活又十分无奈,治世而无力,如贾岛层表述“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可能在苦难的生活中,只有诗歌创作才能安抚其内心的伤痛,而杜荀鹤的文学思想深深受到了晚唐时期贾岛等诗人诗风的影响。对这位文学前辈,表现出了敬仰与尊重。曾写《经贾岛墓》表达对贾岛诗歌的珍视与敬重,如“山根三尺墓,仙桂終无分,皇天似有私。暗松风雨夜,空使老猿悲”。
另外,杜荀鹤擅长写宫词,利用对宫女等生活、心情的描写,表达内心的孤寂、落寞。如在《春宫词》中写到“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描写春光暖融的宫女生活,但宫女的内心真实写照是落寞、无奈的,用词十分巧妙,每词都可以看出诗人的细心雕琢之迹,但读来朗朗上口,十分自然,并无突兀与刻意之处,而这句诗歌也得到了很多文学大家的赞赏。杜荀鹤在晚唐的乱世中认识到诗歌的魅力与价值,其以严谨的文学态度、深刻的文学思想、准确的词句将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诗歌,即使是苦吟也无法改变其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对诗歌创作的坚持,是我国诗歌领域的“狂人”,南宋诗论家严羽更是将杜荀鹤的诗歌称为杜荀鹤体,肯定其在文学创作上的价值与贡献。
作家的文学思想是其文学创作的一盏明灯、一种执念,所以在文学作品上作家的文学思想都有着深刻的体现,杜荀鹤生平主要创作的都是近体诗,他的诗中很少引用历史典故,也不刻意进行华丽辞藻堆砌,一字一句以匠心来雕琢,语言浅近,内涵深刻。杜荀鹤的所有诗歌作品无不深刻体现出其文学思想,他接受了诗歌传统以诗言志的思想,坚实现实主义,推崇风雅,却在诗歌内容中强调“中含教化情”,通俗佳句比比皆是,充分体现了其创作精神。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杜荀鹤是我国晚唐时期著名诗人,其诗歌颇具特色,曾有诗论家将杜荀鹤的诗歌创作称为杜荀鹤体,而这样的资格在晚唐时期只有三个人具备,另外两人是李商隐与杜牧,因此可见杜荀鹤的文学造诣与成就,但这与其专注、执着的文学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杜荀鹤的文学思想无论是当世还是现世都具有一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高亮.杜荀鹤《唐风集》叠音词研究[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2(6):87-90.
[2]刘园园.杜荀鹤诗歌中的仁政思想和民本理念[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6):91-94.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池州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