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继承法的修订与完善分析

2018-04-22方敏

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 2018年3期
关键词:修订继承法完善

方敏

摘 要: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继承法对尊重当事人个人意志及财产保护非常重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家庭结构不断改变,个人财产变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现行继承法无法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继承法修订与完善的相关知识,希望对相关领域研究有帮助。

关键词:继承法;修订;完善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多的家庭在具备消费职能的同时,形成生产职能,且私有财产规模不断扩大,出现更多的千万与亿万富翁,这是继承法立法初期不能预见到的。继承法设立之初,实际上民事立法指导思想属于“宜粗不宜细”,这就使得我国继承法立法原则性太强,市场经济体制下,继承法中部分规定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因而继承法的修订与完善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1继承性问题分析

1.1遗产范围方面

1.1.1继承法遗产范围不大

现代继承法中,以财产继承为主,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财产形态也由传统的计划经济消费资料转为更加多样化的形式,因此必须要及时调整遗产范围。现行继承法中明确规定了遗产范围,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1.1.2遗产债务范围缺失

在我国现行继承法中,第23条规定涉及到了遗产债务,但自继承法颁布以来,遗产债务范围依然以计划经济时代的财产范围为主,市场经济体制下形成新的财产类型,所以遗产债务范围也要不断扩大。

1.2法定继承方面

法定继承人范围太小。根据现行继承法,法定继承人主要为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及外祖父父母等。由此可以看出,法定继承人以近亲属为主,但实际生活中,这一范围比较窄,不够完整。如果继承法中规定法定继承人属于直系亲属,对被继承人合法财产保护带来一定的影响。现行继承法存在明显漏洞,不符合现阶段社会发展需求与传统历史文化,以权利、义务相统一原则也不适应。法定继承人顺序不规范。一方面,我国主要法定继承人员的有血缘或婚姻关系。对于丧偶儿媳或女婿来讲,其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同时,传统上,我国对法定继承人的理解也以存在血统与婚姻关系为主。另一方面,在实际生活中,丧偶儿媳或女婿都会有子女,这又与代位继承问题相关,此种情况下,就会扩大继承人的继承权,配偶与子女同时享有继承权,双份继承问题客观存在,这对其他继承人有失公允。

1.3遗嘱继承方面

1.3.1继承法遗嘱自由性太大

遗嘱自由,充分表明被继承人意愿获得尊重,保障了被继承人处理私人财产的权利。但基于遗嘱自由,违背伦理道德、世人无法理解与接受的遗嘱继承事件不断出现,特别是新时期,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化,社会关系更加复杂,遗嘱自由引起的一些关系亲密或陌生人因继承权而对簿公堂,逐渐暴露出遗嘱自由的弊端。

1.3.2遗产管理人制度不完善

针对遺产管理人制度,现行继承法属于空白,没有明确的规定与说明,这对继承人继承权的保护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降低了继承法的实践效率与可行性。

1.3.3特留份制度不健全

如果遗嘱能够完全依靠个人意志对财产进行处理,就会出现偶然、认识及自私性等,从而破坏家庭伦理关系。

1.4继承权方面

1.4.1配偶继承权问题

配偶继承权保护不完整,影响家庭成员间的和谐相处,极易引起关系混乱。继承法修订过程中,必须要注意配偶继承权问题。

1.4.2继承权丧失制度

一方面,对于代位继承人而言,此项规定不公平,此种情况下,代位继承人享有的继承权是受法律保护的。另一方面,因法律制度缺失,导致实际生活中,矛盾日益突出,对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2继承法完善建议

2.1扩大继承法遗产范围

新时期,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生活资料更加丰富,生活与生产资料范围不断扩大,涌现各种新财产形态,比如知识产权相关的商标权。被继承人遗产范围也要相应扩大,其中被继承人死亡,其财产利益是不会消失的,继承人可继承相应的财产利益。司法实践中,承认并保护人格权商品化利益的继承权,因随着被继承人的死亡,其享有的被承人人格利益也会消失。但实际生活中,死者近亲属等依然继续维护死者人格尊严,所以,遗产范围的扩大,显得尤为重要。

2.2对法定继承人范围进行适当地扩大

对法定继承人范围进行适当地扩大,将叔伯与侄子女间同时纳入法定继承人范围,合理扩大法定继承人旁系血亲关系,以此增强亲属间的亲密性,推动社会发展,缓解社会压力。

2.3对遗嘱自由进行适当地限制

现象继承法遗嘱太过自由,对我国传统伦理道德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影响到社会和谐发展与家庭和睦相处,人们对血缘、婚姻等关系的传统认知不断被刷新,因而适当限制遗嘱自由十分必要。秉承平衡原则,统筹兼顾公平与正义,被继承人遗嘱自由获得尊重的基础上,保障特殊群体继承权,创建特留份制度,平衡继承人间的权益,对被继承人遗嘱自由进行适当地限制。

2.4构建特留份制度

在我国现行继承法中,特留份制度并没有明确规定,只有第19条有涉及,从法律角度来看,该制度还没有获得确定。因该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与意义,所以应当对特留份制度进行建立并完善。遗嘱继承中,不能只关心被继承人的遗嘱自由权,还要考虑社会其它群体间的平衡利益,通过法律规定,保护特殊群体利益。通过对比发现,特留份制度立法体制主要为:全部遗产规定比例,比如日本法;各继承人继承份额规定比例,比如德国与瑞士。实际工作中,应在全面分析这两种立法体例基础上,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合理制定特留份制度。

2.5对配偶继承权予以充分保护

对于配偶继承权及份额相关的问题,一方面,必须要充分保护配偶继承权,确保配偶权利与义务保持统一。另一方面,根据现阶段我国实际国情与传统历史文化发展,全面考虑被继承人父母赡养及子女抚养教育等问题,以防配偶权益保护过度,导致权益保护发展不平衡。统筹兼顾各继承人间的利益,尽可能做到公平与公正,将配偶由第一顺序继承人转为无固定顺序继承人,适当提升其继承份额。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物质生活资料更加丰富,此种情况下,继承法也要顺应时代潮流,积极进行修订与完善,更好地发挥作用,保障各方继承者的利益。

参考文献:

[1]钟海燕.试论我国继承法的修订与完善[J].法制博览,2016(17):80-81.

[2]朱纪诚.论我国继承法的修订与完善[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8(05):59-63.

猜你喜欢

修订继承法完善
简析继承法的本属与立法体例
高中生个人成长主动性问卷(PGIS—Ⅱ)的修订
关于现行《消防法》修订的几点思考
《现代汉语词典》字母词收录与修订情况分析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资本项目开放与完善国内金融市场的探讨
完善企业制度管理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研究
“狼烟”释义辨正
我国遗嘱形式的立法缺陷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