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住人性的眼睛——老舍《歪毛儿》解读
2018-04-22宋佳明
宋佳明
摘要:《歪毛儿》作为老舍的一部摹写的短篇小说,主题上不仅继承《隐者》的人性意蕴,还呈现出多义性。《歪毛儿》整体可分为三大部分进行解读,第一大部分为“我”与歪毛儿的回忆,第二大部分为“我”与歪毛儿相遇,第三大部分为“我”倾听歪毛儿的故事。
关键词:歪毛儿;人性;孤独者
《歪毛儿》作为老舍摹仿他人写作的为数不多的作品,远不如老舍其他作品被人所熟知与重视,该小说的意义与价值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这部作品摹仿了英国作家贝尔斯弗德的小说《隐者》,吴永平先生指出《隐者》其实是贝尔斯弗德的《恨世者》,但老舍并未如此翻译,即《歪毛儿》的主题并非“恨世”如此简单,它的主题呈现着多义性。
一、“我”与歪毛儿的回忆
《歪毛儿》这篇小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前四段为第一大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是“我”对歪毛儿儿时的回忆;第5段至第17段为第二大部分,该部分则是“我”与歪毛儿的相遇;剩下的则为第三大部分,“我”倾听歪毛儿讲述他的故事。
第一大部分第1段着重描写了儿时的歪毛儿长得惹人喜爱,从“我”与歪毛儿下了学一起去听评书可以看出我与歪毛儿的关系十分要好。孙二大爷喜欢叫白仁禄歪毛子,但不经常叫“我”小坠根,可以看出孙二大爷比起“我”更喜欢歪毛儿多一些。“剃头之后,谁也想轻敲他三下——剃头打三光”[1]在民间小孩剃光了头,通常会送上祝福,故而有句俗语:“新剃头,打三下,不打三下,不像话。”
第2段讲述了歪毛儿在学堂上发生的故事。歪毛儿背不上书的时候脾气比老师还大,最后挨打了也忍着泪不哭,之后脾气消了,就跟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在第三大部分中歪毛儿提到他从小就得了一种眼病,犯病的时候能看见一股可恶的神气,在《隐者》里的隐者的眼睛看到的不是一股可恶的神气,而是明确地指出看到的是人类的恶欲与缺点。老舍说过这篇小说的意思是抄袭了《隐者》,那么歪毛儿所看到的这股可恶的神气可以说是人性的恶欲与缺点。所以歪毛儿在犯病的时候在老师的身上看到了这股可恶的神气,于是说出了:“就是不背,看你怎样!”①
第3段对歪毛儿的性格概括为奇怪和硬脾气。第4段是歪毛儿上中学了,他依然跟小时候一样清秀,但是别人的脸上都长了小红脓泡,有个学生挤了歪毛儿一膀子并叫他姑娘,歪毛儿就跟他拼命地打了起来。这件事情并不大,但是歪毛儿却跟人家拼命,第三大部分说到歪毛儿管不住自己,看到这股可恶就是不打架也不与他来往了。他此时也犯病了,所以在这学生的身上看到了可恶,当所有人脸上都长了东西,只有歪毛儿还如此白净,这就会引起嫉妒,那么这个学生身上的可恶就是嫉妒。
第一大部分主要写了回忆中的三个地点,分别是茶馆,学堂和中学,在这三个地点事件中歪毛儿都有着不同的性格,与人的关系也在变化。在茶馆回忆中歪毛儿是一个好脾气的孩子,人人都喜欢他;学堂回忆中是一个奇怪,清秀而又脾气硬的孩子,跟老师的关系似乎剑拔弩张;中学回忆里他仍然那么好看,可是却很冲动地跟别人拼了命的打架。歪毛儿与他人的关系逐渐变得紧张,性格变得奇怪,皆因他犯病看见了可恶的神气,并与人性中的恶欲与缺点积极地抗争。
二、“我”与歪毛儿相遇及倾听
第二大部分讲述了“我”与歪毛儿多年未见,在一个市集上相遇。第二大部分的地点是在一个集上,但却分割成两个空间,热闹繁华的集市和孤零零的书摊,这形成了一种矛盾,实际上是歪毛儿与人们的疏远与隔离,歪毛儿害了眼病,防止自己犯病看到可恶的神气,是不愿与人接触与来往的,但自己要谋生又不得不与人打交道,于是将摊子选在人少的地方,甚至最初与“我”重逢也不愿相认,还是在“我”反复询问确认下,歪毛儿拉住“我”的手,笑了。当“我”进一步邀请歪毛儿到家中做客时,歪毛儿又断然拒绝,但“他的泪在眼内转呢”②,歪毛儿见到儿时的玩伴是高兴的,可是由于自己的眼病又不愿与“我”接触过多,担心在“我”的身上看到可恶的神气而失去重要的朋友,歪毛儿此时的心理是矛盾纠结的。
第三大部分是这篇小说的核心内容,而第三大部分中的第二部分是故事的高潮,歪毛讲述自己这几年的经历以及自己的眼病。第一部分是“我”与歪毛儿的闲聊,担心将歪毛儿吓住,企图营造一个舒适的气氛,引诱歪毛儿说自己的故事,在这一部分的歪毛儿呈现出的是一种无聊和悲观的情绪。在我询问歪毛儿家的住处时,歪毛儿笑得十分无聊,这种无聊是看透人生的疲惫,甚至说:“三十多也就该死了。一个狗才活十来年。”“人生还就不是个好玩艺!”③
第二部分歪毛儿说自己的怪脾气是因为自己的眼睛,这双眼睛时不时地犯病,它不是肉体上的疾病,却能看见奇怪的现象,但这种现象并非幻象,而是真实存在的一股神气,它很可恶,歪毛儿看不惯于是就跟它横着来,所以才会发生小说开篇“我”回忆的三件事。当歪毛儿犯病的时候,没有人例外,也就是说这股可恶的神气是每个人所具有的,即每个人都有恶欲与缺点,歪毛儿面对这些可恶时把自己置于一个困境之中,如果对这些可恶敷衍,视而不见,那么自己以这种方式生存本身就是对生命的敷衍与不负责任,可如果奋起反抗,打倒这些可恶,所有人都是自己的敌人,将会是孤身一人。歪毛儿找不到合适自己的出路,无论是敷衍还是反抗,自己都是孤独的。
第三大部分的第三部分即故事结束后“我”与歪毛儿的一段对话,歪毛儿通过他结识的一个土匪,这个土匪被歪毛儿出卖枪毙,但他却为歪毛儿开脱,令歪毛儿意识到即使可恶的人也有好的一面,他明白即使自己对别人硬不起来,可至少自己也要像这土匪一样有点骨气,对自己硬起来,不能向自己的可恶屈服。
三、《歪毛儿》与《狂人日记》
《歪毛儿》篇幅虽短小但其蕴含的主题意义是多样的,内容材料是取自于中国的生活环境,然而小说所呈现的人性是全世界人类所共通的。在学堂事件中,歪毛儿屡次说不背书,“老师磨不开脸了,只好拿板子吧。”④老师的威严受到歪毛儿的挑衅,如果不教训歪毛儿,这会让老师失掉在其他学生面前的面子。在查票事件里的一个体面的男子被查票时,没买票被人发现,失去了面子,为了保住所谓的面子,这个男子大喊就算日本人查票也不会买票。由此可见,老舍发现了中国人是好面子的,这种面子不仅仅是中国人所具备的,也是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拥有的,只不过中国人是将面子发挥到了极致,故而有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说法。除了面子,老舍还发现了人性中的欺软怕硬的丑陋嘴脸。当歪毛儿打了不买票男子一耳光后,这个男子只是嚷着走了,当歪毛儿面对军人掏出枪时,他没有退缩反倒反问这个军人,这个军人却收起枪走了,走了很远才敢回头看他。可见敌强你硬则敌退,你示弱反而让别人更嚣张,当你硬起来的时候,敌人则怕了你,躲得远远的。
《歪毛儿》与鲁迅的《狂人日记》也有共通之处。歪毛儿因害了眼病,犯病时候能清醒地看穿人的可恶,狂人清醒地意识到这个社会是“吃人”,所以他们两个人在别人的眼中会显得格格不入,甚至被认为是得了精神病,从而不被人所理解,是孤独的清醒者。由此《歪毛儿》的主题意蕴是十分丰厚的,是一部仍值得深入探索与研究的短篇小说。
注释:
①老舍.歪毛儿[A].老舍文集[C].第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77.
②老舍.歪毛兒[A].老舍文集[C].第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77-78.
③老舍.歪毛儿[A].老舍文集[C].第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80.
④老舍.歪毛儿[A].老舍文集[C].第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81.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