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棉花机械化采摘技术的推广及应用

2018-04-22米日古丽·托合尼亚孜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4期
关键词:机采棉棉机棉株

米日古丽·托合尼亚孜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疆的棉花产业也迎来了良好的机遇。机械化采摘不仅有利于提高棉花单产、品质、而且增加经济效益、节约成本。近年来,棉花的机械化种植和加工已大面积推广应用,而棉花机械化采摘发展相对缓慢,成为制约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 采棉机主要性能

机采棉是棉花产业发展的方向,积极研究和推广机采棉种植技术和生产加工技术是提高棉花竞争力,增强抗拒市场风险能力,确保棉花生产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解决棉花收获劳动力紧缺问题、降低棉农劳动强度、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加速实现棉花收获机械化、农业发展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

2 机采棉栽培和布局

2.1 加强机采棉的品种选择

机采棉品种的选择是顺利开展机采棉工作的基础。应选用抗病,品质好,产量高,棉株中上部结铃多,抗倒伏,不夹壳,对脱叶剂比较敏感的细绒品种,始果节高于18cm株高控制在75~85cm,以便于开展机械机采工作和提高采摘率。加强早、中熟便于机采品种的种植推广,在采棉机车和拉运机车配备运行和机采籽棉的存放加工上做好布局,从而在保证棉花品质的前提下,延长采摘时间,提高收获产量。最大发挥采棉机车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2.2 机采棉农艺配套技术

(1)为了提高采棉机作业效率,现在的采棉机通常是6行机,根据采棉机作业需要,株行间距配置采用66cm+10cm高密度、带状栽培的模式种植;(2)播前选种晒种;耙地前每亩用菜草通180ml,用喷药机车均匀喷施到土壤表面,随即用联合整地机进行耙地保墒,对一些影响机采工作的恶性杂草进行播前封闭;(3)适时早播,采用机械式精量穴播器播种播行端直,连接行规范,深浅一致;(4)播种后认真调查出苗情况,及时进行查苗补种,适时早定苗,严禁留双株,特别在查苗补种时需注意棉株的株行距,不可人为改动,否则会造成机采浪费;(5)系列化控,机采棉要求第一果枝节位在20cm左右,以减少机采棉含杂,提高采净率,因此必须根据棉花的长势进行适时化调。根据苗情掌握“早,轻,勤”原则。对于弱苗可以喷施叶面肥,以促苗早发。施用缩节胺的量应因地、因苗掌握,一般第一次化控在三片真叶时每亩为1.5~2g/亩;节间控制在6~7cm。第二次化控在4~5叶和7~8叶时用缩节胺2~3g/亩,第三次化控在12~14叶时用缩节胺6~7g每亩,第四次化控在打顶后一星期用缩节胺10~15g/亩重控。若机采棉整体株高太矮和果枝节间太短,会造成棉花吐絮时夹壳,不易采净;(6)打顶遵循“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适时进行脱叶催熟,要求多数棉株顶部棉铃铃期达到45天。)棉株在7~8台果枝时必须对棉株进行打顶工作,这样可以促使中下部果枝接铃率和缩短棉株顶部蕾铃形成的时间。(7)机采棉在采收前的催熟脱叶剂的使用上必须规范,喷药的用药量和效果要求10天内平均气温高于20℃,此时棉花正处于一部分铃成熟的关键时期,由于喷药影响,使棉籽不饱满,棉花铃重不够而影响产量。只有在脱好叶、成熟度好的前提下,才能够保证棉花的优质高产。(8)做好机械前准备工作,清除田间杂草、残膜及其他杂物,防止机采过程中棉花受污染或因含杂高而影响棉花品质。对田间障碍物及坑等做好标记,防止损坏采棉机工作部件。(9)机械化采收: 在正常天气条件下,喷施脱叶剂18~20天后,棉花脱叶率≥90%,吐絮率≥95%时即可进行机械采收。作业速度严格控制在4km/h以內。为安全起见,待采收作业全部结束,采棉机出地后,才能进行人工清田。

2.3 机采棉运输拖斗的配置

根据加工厂和棉田的运输距离和采棉机采摘量来配备拉花车辆,为每辆采棉机配备3~5台拉花自卸拖斗车。拖车制动挂接可靠,结构坚固耐用,机车及拖斗按要求张贴反光膜,灯光、喇叭齐全有效,并配备盖花盖布一张和两个8公斤的消防灭火器。

2.4 机采棉的存放

因机采棉采花时间集中,每天运输到加工厂的棉花数量较大,所以垛花棉场要配备垛花机和吹花机,按检验水分和含杂情况存放到相应的地方。

2.5 机采棉清理加工

机采棉含杂率一般在12%左右,杂物为铃壳,小棉杆,大叶片等。在清理时大杂很轻易清理掉,而小叶屑等较难清除,经烘干后,机采棉的含水率在5.5%~7%最适合轧花。

3 对推广机采棉技术综合效益评价

3.1 经济效益显著,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按每户100亩核算,单产400公斤,实施机采棉每公斤可节约1.16元成本计算,每机采一亩可节约费用464元,100亩可节约成本费用46400元。

3.2 可以保证植棉采摘顺利完成、提高工作效率,减轻用工劳动强度。一台5行采棉机日工效150亩以上,6行机工效200亩,至少相当于750~1000人,省去了人工吃住、运输等环节的麻烦,改善了劳动环境,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科技含量,特别是不受劳务工人数的影响,使得植棉有保证。

3.3 减轻了社会负担。传统人工拾花方式效率低,劳动力需求量大,阶段性用工矛盾突出,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工采摘费用还会进一步增加,劳动力组织将更加困难,间接费用也会增加。造成生产成本进一步增加,同时带来大量的劳动力组织、接送、交通运输、吃住、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的社会性问题。

(作者单位:843200新疆阿瓦提县塔木托格拉克乡农科站)

猜你喜欢

机采棉棉机棉株
国产采棉机替代进口成趋势
芒种时节抓好棉田管理
棉花早衰原因及防止措施
新疆北疆植棉区机采棉品种筛选试验
采棉机介绍
干旱胁迫条件下施用保水剂对棉花植株生理生化的影响
棉花烂铃的综合防控
机采棉打模机和运模车的故障维修
短季棉品种华棉3109在荆门的种植表现
机采棉静电喷雾机的设计及关键部件仿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