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积石山县脱毒马铃薯旱地覆膜高产栽培技术

2018-04-22高正玲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4期
关键词:入窖种肥晚疫病

高正玲

我县马铃薯种植面积在4万亩左右,一二级马铃薯良种扩繁补贴项目实施以来,马铃薯产量逐年增加,平均产量在1500~2000kg左右。项目实施以前亩产量低而不稳,徘徊在1000~1200kg之间。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有几项措施:(1)增加密度提高土地利用率,我们原来的种植密度为每亩1300~1800株,但增加密度会给我们的商品率带来下降,出现产品的卖难问题,因此在原来种植密度的基础上每亩再增加500~600株,不但可以提高产量,同时也不影响商品率,还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2)改变种植模式,增加投入,实现精种高产,也就是高投入高产出。如覆膜种植,每亩可增加马铃薯产量500~1000斤,每斤按0.5元计算,每亩可增收250~500元之间。

1 脱毒马铃薯旱地覆膜的栽培技术

1.1 选地与合理轮作

1.1.1 选地、覆膜的地块应选择耕作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肥力中等偏上的,背风向阳的旱坡地或平地上。

1.1.2 整地、秋收后及時深耕保墒,深耕深度应20~30cm,耕后及时耙耱,使整个土地达到深、松、疏,为明年的覆膜打好基础。

1.1.3 合理轮作、合理轮作是提高马铃薯品质,减轻病虫害,降低退化速度,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最好茬口是小麦、玉米,实行三年以上轮作。

1.2 覆膜

我县的覆膜时间应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宜,覆膜时采用机械覆膜最好。根据我县春季风大的特点,覆膜时要打好腰带,每隔1.5~2m之间打一条,防止风大揭膜影响覆膜的效果。覆好膜后每天要或早或晚必须出去检查一次,发现有起的地膜应及时压严压实。覆膜间距应在60cm以上,也就是每带占地宽在1.1m,这样有利种植后通风良好。选用地膜以70~75cm宽的最好最经济。

1.3 种薯的选用及处理

1.3.1 选种 根据不同用途,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高产优质脱毒种薯,适合我县种植的常用品种有陇薯3号、陇薯6号、民薯4号、青薯9号、新大坪等。

1.3.2 种薯处理

(1)晒种催芽,晒种催芽是把好种子质量关的首选措施,种薯在播种前15天左右,将选好的薯块放入14~16℃室内,3~5天翻一次,10天左右芽眼萌发后再选一次,过5~7天后切块待播。

(2)种薯切块,每个薯块切成50g左右,从顶端纵切每块上必须有2~3个芽眼,切好的薯块用草木灰拌种,既有种肥作用,又有防病作用。

(3)小整薯作种、用25~30g的小整薯作种,具有抗旱防病、提高出苗率的综合效果。

1.4施肥

施肥以基肥或种肥为主,追肥为辅,在施肥中应测土配方然后进行施肥,这样既可了解自已土地中的养分情况,也可经济有效地使用肥料。

1.4.1 基肥 根据土壤的肥力条件,在秋翻地时一次性亩施优质农家肥1500~2000kg,碳铵50kg,做到秋施春用。

1.4.2 种肥 覆膜种植在覆膜时就可以把种肥施入,这样做既防止了种肥接触,避免烧苗,又把种肥集中深施提高利用率,一般在无基肥时每亩施种肥尿素10kg,专用肥40~50kg。

1.4.3 追肥 在马铃薯生长旺盛时,也就是现蕾期视苗情长势亩追尿素5~10kg,追肥时一定要结合降雨进行。

1.5 播种 覆好膜2~3天后即可进行播种,播种深度应在10~12cm,播种时根据土壤墒情来确定,墒情较干时可采用坐水点种。播种密度实行大小垄种植,应掌握在大行距为7cm,小行距为40cm,株距为45~50cm,亩保苗在3500~4000株为宜。

1.5 田间管理

覆膜马铃薯的田间管理重点是:前期要及时查膜放苗、除草、后期是及时揭膜、培土、防止病虫害。

1.5.1 查膜放苗,播种后应经常查膜,防止把膜被大风揭破,并观察有的马铃薯幼苗钻入地膜内,一旦发现应及时放出。

1.5.2 除草 及时将大行距中的杂草锄掉,使大行距间疏松干净,减少失墒。

1.5.3 揭膜 在马铃薯生长开花后期,马铃薯块茎膨大迅速,易与地膜接触造成腐烂,发现后应及时揭膜并培土。

1.6 病虫害防治

(1)地下害虫 每亩用40%的甲基异柳磷乳油200g拌炒熟的油菜籽5kg,在覆膜前播入地内,可有效地防治蛴螬和金针虫。

(2)病害 晚疫病;晚疫病是造成马铃薯毁灭性病害之一,它的发病条件是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在中心病株出现后,通过空气流通进行传染,蔓延速度相当快,因此发现中心病株应及时拨除深埋,预防措施是在马铃薯的现蕾后期开花前喷打一次甲霜灵以防病株出现,在开花后期再喷一次,这样就可以完全控制晚疫病的发生,方法是25%的甲霜灵500倍液即可。

(3) 马铃薯病毒病。病毒病主要靠蚜虫传染。在我县表现为花叶、卷叶、皱缩、矮化。目前防治洋芋病毒病最有效、最显著的一项新技术就是脱毒微型薯播种,脱毒微型薯既无病毒,也无环腐病、晚疫病、黑胫病等病菌,脱毒微型薯均源种在大田第一年产量不高,但在第二年、第三年增产幅度很大,第四、第五年产量开始下降,因此,应用原种脱毒种薯,应在第二年、第三年应用于大田。

(4)马铃薯甲虫、蚜虫:防治马铃薯甲虫可用氧化乐果、澳氰菊酯、乐果进行防治,每亩用药100g兑水20kg,进行喷雾防治。

1.7 收获

收获期应在植株大部分茎叶变黄枯萎时进行,采用机械收获或者人工收获。

1.8 贮藏

1.8.1 旧窖消毒 已贮藏过马铃薯块茎的旧窖难免有病菌的存在,因此在入窖前应进行消毒处理,方法可用石灰水喷刷窖壁与地面,然而风干即可入窖。

1.8.2 精选薯块 块茎在入窖时要进行严格挑选,剔除病薯、烂薯、冻薯,以免病菌感染造成烂窖。

(作者单位:731700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农业局)

猜你喜欢

入窖种肥晚疫病
种肥施用关键技术与原则
临汾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如何防治大棚番茄晚疫病
种肥施用关键技术与原则
利用冷风摊凉控制酒醅入窖温度对浓香型白酒发酵的影响研究
冬季蔬菜窖藏方法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习酒浓香型制酒糟醅接种探讨
甘薯冷害的发生与防治
小麦高产不可忽视种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