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镇县主要粮食作物主推技术综述
2018-04-22周光荣
周光荣
为促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和稳定持续发展,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的发展思路,固镇县加快粮食绿色增产技术的推广,促进粮食生产由数量向质量数量效益并重转变,从而带动粮食生产质量安全水平和效益提升。
固镇县现有耕地面积8.81万公顷,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5.33万公顷,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和玉米,常年种植面积小麦6.67万公顷、玉米4.67万公顷。主要种植制度为小麦与玉米、大豆、夏花生轮作,春花生-小麦-夏玉米两年三熟制。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的主推技术如下:
1 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技术
1.1 小麦2016年秋种小麦播种面积7万公顷,其中主导品种有:淮麦33、烟农999、安农0711、鲁原502、安科157、烟农5158、皖垦麦0901、华成3366等8个品种的种植面积6.77万公顷。
1.2 玉米2017年夏玉米播种面积4.53万公顷,其中主导品种:德单5号、登海618、隆平206、蠡玉16、金海5号等5个品种的种植面积达4.43万公顷。
2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2017年度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6.67万公顷,玉米4.13万公顷。制定发布配方3个:小麦45%(N20—P2O512—K2O13)配方肥50kg+Zn肥1㎏+拔节期追施尿素7.5kg、小麦45%(N15—P2O515—K2O15)40kg+ Zn肥1㎏+拔节期追施尿素10kg;玉米45%(N28-P2O58-K2O9)配方肥50kg+Zn肥1kg+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0kg(每667㎡施肥量)。
测土配方施肥采取技术路径:小麦。施肥原则:减氮、控磷、稳钾,补硫、锌等中微量元素肥料,提倡使用硝态氮和氮肥增效剂。主要措施:重点推广小麦水肥耦合、氮肥后移和“一喷三防”技术,结合深松整地和推广化肥机械深施技术,小型機具追肥,灌溉或雨后适时适量施肥;加大秸秆还田力度,增施有机肥;适宜区域实行大豆、玉米合理轮作,大豆、花生等作物推广根瘤菌。玉米。施肥原则:减氮、节磷、稳钾,配合施锌等中微量元素,试验推广缓释肥。主要措施:重点推广高效缓释肥料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加大秸秆还田量,推广配方肥、增施有机肥。普及玉米种肥同播技术,推广苗期机械追肥。
3 科学播种技术
3.1 小麦 做到“三适”播种,即:适期(10月上中旬)、适墒(有墒抢墒,无墒造墒,保证一播全苗)、适量(一般每8-12kg/667m2,具体播量根据播期、整地水平等确定)。播种不宜过深和播后开沟、镇压技术,播种过深影响分蘖,穗小,独苗。播种深度一般控制在3~5cm。2016年小麦播种期间条件较好,适期、适墒、适量播种面积达6.53万公顷。
3.2 玉米 适墒播种、播量根据品种确定(耐密品种4000~4500株/667㎡,一般3800~4000株/667㎡,大棒稀植品种3500~3800株/667㎡)、播种深度3~5cm。播后及时开沟,隔6~8m开一条宽20cm深50cm的田间沟。2017年6月份有3次降水过程,全县基本达到适墒播种上,科学播种面积达到4.4万公顷。
4 病虫草综合防控技术
全面推行精准科学施药,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融合,2017年建设小麦、玉米绿色防控示范区0.13万公顷。加强农业病虫害预测预报,促进规范用药。强化高效植保技术及机具应用推广。根据作物病虫害发生危害的特点和预防控制的实际,坚持综合治理、标本兼治,重点在“控、替、精、统”四个字上下功夫。一是“控”,即控制病虫发生危害。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创建有利于作物生长、天敌保护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预防控制病虫发生,从而达到少用药的目。二是“替”,即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大中型高效药械替代小型低效药械。推广应用现代植保机械,替代跑冒滴漏落后机械,减少农药流失和浪费。三是“精”,即推行精准科学施药。重点是对症适时适量施药。在准确诊断病虫害并明确其抗药性水平的基础上,配方选药,对症用药,避免乱用药。根据病虫监测预报,坚持达标防治,适期用药,避免盲目加大施用剂量、增加使用次数。四是“统”,即推行病虫害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率、效果和效益。
4.1 小麦 推广药剂拌种技术5.47万公顷,防治地下害虫和苗期病害。小麦返青拔节期以防治纹枯病为主,兼治麦蜘蛛;抽穗扬花期以防治赤霉病、穗蚜、干热风为主的“一喷三防”技术。2017年小麦“一喷三防”统防统治面积4.33万公顷。在冬前或开春后小麦起身拔节之前进行化学除草5.07万公顷。
4.2 玉米 重点抓好“一次肥、一遍药”: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氮肥和中后期病虫害总体防治。
综合以上分析,2017年度固镇县主要粮食作物主推技术面积到位率达96%以上,粮食产量、品质及效益都有很大的提升。
(作者单位:233700安徽省固镇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